冬陽
冬陽

推理迷,出版人。

【推理影集.台灣】《誰是被害者》觀後感(上篇──不爆雷版)

《誰是被害者》宣傳海報

「活著的時候沒人在乎你是誰,但你死之後大家就有興趣了。」寫在《誰是被害者:創作全紀錄》一書封底的兩句話,揭示了這齣劇的敘事核心。

《第四名被害者》書封與作者天地無限(圖片來源:鏡週刊)

改編自天地無限長篇推理《第四名被害者》

4/30下午全球Netflix全集數同步上架的台劇《誰是被害者》,改編自小說家天地無限的犯罪推理作品《第四名被害者》,五年前由瀚草影視簽下影視改編權,經過大幅調整後以八集電視劇形式播出。

由於是電視劇,而且還長達四八○分鐘,極不可能沿用原著的內容和架構直接拍攝,加上Netflix用戶收視習慣、演職員選擇、預算花費等現實考量,可以預期需要一定程度的改編,但幅度之大還是出乎我的意料,只能用「脫胎」二字來形容這個故事的轉換。

《誰是被害者》宣傳海報

三位主角的設定與劇情推動

核心要角徐海茵(小說角色名為徐海音,新時報調查組資深記者,許瑋甯飾演)維持新聞記者身分,看得出新聞媒體世界的描繪頗受《我們與惡的距離》(該劇製作人同為湯昇榮)的寫實感影響;鑑識官方毅任(平霖市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警務正,張孝全飾演)是全劇「震央」,宣傳海報上的視覺安排確立了這一點,從他求學階段的遭遇作為開場也給了暗示,加上前兩集頻繁穿梭在離奇(獵奇)命案現場與實驗室、回溯其家庭生活等等,一路到他與徐海茵聯手行動時,將劇情推至第一波高潮。

平霖市刑大偵三隊隊長趙承寬(王識賢飾演)的戲分就有點微妙了。他是處理連串命案的火車頭,卻在前期落後給理當是受自己調度指揮的鑑識人員,還要操煩是誰把調查進度洩漏給媒體(部分資訊還是看了電視新聞才知道警方漏了),直到劇集後半才逐漸扳回劣勢,倒吃甘蔗般為故事收尾。

八集戲劇基本上可以拆成「四支片長兩小時的劇情片」來看。前兩集赤裸裸地呈現溶屍焚屍的動靜態場景、警方如無頭蒼蠅奔走於命案現場與嫌犯追索、新聞記者動用關係施耍手段取得獨家報導,是讓前述三位主角大展身手的主場舞台,快節奏的剪接與醞釀緊張感的配樂頗具好萊塢美劇風格;到了三、四集風格開始轉變,放緩的節奏讓案件進入調查階段,主角戲分轉而被「被害者們」蠶食瓜分。

黃河在《誰是被害者》中的劇照

潛藏的劇情推動力:被害者們

丁寧、黃河、陳家逵、鄭人碩、夏靖庭這幾位橫跨不同世代的演技派演員,在《誰是被害者》共同烘托出「被害者」的集合體樣貌。

傳統推理影劇中,被害者可以「不過是具屍體」般無足輕重,也可以經由回顧他們生前的點滴進而挖掘出嫌犯與犯罪動機,但多數還是側重仍活著四處跑跳的偵探和犯人、以現在進行式來鋪陳故事。《誰是被害者》卻大膽地從第三集開始積極埋進被害者的死前故事,用極具社會意識的角度讓這些硬底子演員飆戲,像是隱藏其後的第二具引擎使勁推動劇情往下發展,漸次突顯了英文劇名「The Victims’ Game」的意義。

(文章待續,下篇將爆雷)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