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潜水教练olivier
自由潜水教练olivier

毕业于985计算机硕士,30岁后放下国内的所有,追求自由的新人生,思想于04年翻墙,肉身在18年才跟上了思想的步伐。曾在菲律宾教授自由潜,独居在malapascua岛的两年获得了思想的升华,目前移居在西澳大利亚perth。 希望通过分享我自身在自我流放中的感悟,带给他人更多的思考。 所有未注明出处的文章均为原创,谢绝私自转载。 本平台文章包括我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文章的备份以及审核不过的文章。

迟到八年的,川藏回忆录

我这前半生,做过很多让我骄傲的事情,但第一件真正值得拿出来'炫耀'一番的,可能就是硕士毕业那年送给自己的毕业礼-川藏线骑行之旅了。

(备份自2021.6.3)



今天猛然发现,6.3日居然是世界自行车日,在我的记忆深处,一直以为自己曾经的川藏线是从2013.5.2-2013.6.3日,今日翻出来旧照,确认了下,是2013.5.9-2013.6.7,川藏南线,全长2200公里,历时30天整。




其实和自行车的渊源实在太久远了,九岁时候用来学会自行车的28大梁车,到属于我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是从大哥手里淘汰来的飞鸽,自行车是我整个中学时期的通勤工具了,还记得和好友骑着自行车追女生的种种,也有每天载着好基友上下学的回忆。




为什么会想要骑行川藏线?川藏线可能是每个人骑行人的梦想了,但也许只有10%的人最终付诸行动,又只有20%的人最终能坚持骑行到拉萨,而能够全程骑行不搭车的人,根据网上的统计,也许又只有10%,光是这些数据罗列起来,就足以让每个骑行人热情澎湃的想要证明自己了。


说到对于山地车的热爱,说来惭愧,曾经的我也只是着迷于骑行人的拉风。来到成都,是我备战考研的2009年,在电子科大的清水河校区,从校门口到教学楼那长长的银杏大道上,趴在山地车上,飞速从车流中穿过的感觉实在太酷了,那个时候的我囊中羞涩,去九里堤的二手市场淘了一辆二手的捷安特通勤车,还记得我兴致勃勃从九里堤骑行到清水河的第二天,车子就被偷了。从那以后,我都是步行二十多分钟从顺江小区到教学楼的自习室备研了。




但对山地车的渴望,却深深印入了脑海,成了我挥之不去的期盼。


艰难考上研究生的第二年,按耐不住对山地车的喜爱,透支信用卡2400+买了一辆红色的美利达duke 600,然后每个月紧衣缩食的从生活费中省下一两百块还信用卡。但也就是那个时候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川藏线的梦想,才对得起自己的一时冲动和热情。


整个研究生时期是伴随着感情曲折和起伏的。


还记得那个时候,每次陷入感情谷底、无处发泄的我,就会一股狠劲从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骑行往返一次都江堰,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也不管白天还是夜晚。记的一次,雨夜,在去都江堰的路上,低头看了一眼大哥发来的短讯,就一头栽进了路旁的排水沟,所幸无碍,也只得忍痛往回赶了。




在曾经挽回感情的往事中,我也是经常来回骑行两个小时到市区,送上一桶坚果,只为了感动自己。


想来,也是曾经青春热血过。


研三小小发了一笔横财,交齐了研究生剩余的学费,还上了自行车的贷款,也有了充足的资金实现自己的川藏线之旅。




那个时候其实也有一些同学为了准备川藏线进行短暂几日拉练的短途骑行活动,但我从来都没有参加过,也没有为了川藏线做一些体能准备,只是每天雷打不动的去游泳馆游泳,因为脑海里仿佛就是深信,川藏线虽然很苦很累,但并不和体力直接划等号,更多的是对毅力的考验。


骑行前,用了几天的时间准备路上需要的物资,甚至多带了一双胶鞋,两本英语书,想来还是太年轻,因为骑行在路上,基于体力上对负重的苛求,连牙膏都挤掉只剩三分之一仅够路上用。




2013.5.7日,就和一个硕士同学,另外两个本科校友上路了,第一天就是140公里的雅安骑行日,中间有折磨人的缓上坡。还深深记得寄宿在雅安青旅的当晚,听到许多同样上路的骑友的哀嚎和哭泣,果然,第二天早上就有很多骑友打包返程了,这个印象太深刻了,因为这才是上路的第一天,而在那以后,每天路上遇到的骑友们越来越少。


具体的骑行纪实,确实也记不起了。但在骑行的第五日,在一个特别痛苦的缓爬坡后,两个本科校友就以毕业设计的原因退出了,于是只剩下了我和另外一同学。




其实整个川藏线最痛苦的地方并不是长距离的骑行,而是整个骑行都在伴随着爬山和下坡,整个川藏线要爬5000米海拔以上的高山两座,4000米以上高山10座,最后从海拔1000米上下的成都市来到海拔3600米的拉萨市,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下坡很爽,但长距离的高速下坡是最危险的,精力稍不集中就会滚下山崖,而如果不注意检查大负荷磨损的刹车片或是刹车皮,遇到紧急情况,更是无解,还有身边近距离呼啸而过的大货,简直是梦魇。


还有就是高原反应了,还记得曾经偶遇一个骑行人,每骑一段距离,就要在路上躺一会,才能继续骑行,当然最后他还是搭车走了,所以不搭车的骑行人比例才会如此之低。




只剩下我和另一伙伴的骑行路,很快也因为我的感冒生病,分道扬镳了,最后变成了我一个人的骑行之旅。


严格意义上来说,路上也总是会遇到掉队的或是迎头赶上的其他小伙伴齐头并进,认识一些新的伙伴也是令人开心的事,但即使是一起出发的朋友都面临着分离,就更不用说路上搭伴而行的骑友了。




更有趣的是,中途遇到的骑友,中途他们搭车先走了,后面又被我追上,最后又要搭车前行,又反复遇到的情形,也是让人忍俊不止。


这趟骑行,我也是全程直播在了当时还比较流行的人人网上,更是为了鞭策自己不要放弃。


记得最想要搭车的一次是在缓坡而上的安久拉山,和曾经搭车同行的一个队伍共行,因为逆风的缘故,比原计划晚了三个小时,下午两点多才到午餐点,吃过午饭,他们已经又打算搭车前往夜宿点了,我本就心动了,在上厕所之际,久坐骑行的我,更是痔疮到流血,我实在是心痛了,但最后为了骑行前的承诺,我还是决定自己一个人完成剩下的骑行,是我整个骑行路上印象最为深刻的自我考验了。




那一路上,我都在告诉自己,此番骑行,我只为完成对自己的承诺,此事和他人无关,如果我有任何的作弊行为,日后都无法坦荡的告诉他人,自己曾经成功的完成了川藏之旅。一路的自我对话,以及对信念的强化,是我这一生最为重要的升华,因为在那之前,我做很多事,都会在乎别人的意见,格外留意是否达到了他人的预期。


这种一直在路上的感觉,是甜蜜的,每天早上起来,你只关注一件事,今天能否达到日程点,你要做的只是骑车,不会在乎任何物质的享受,大饼,泉水,才是能陪伴你最久的补给。




还有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日,我露宿在一个道班(曾经修路留下的工程队的临时居所),在那个天寒地冻的夜里,是多想吃上一口热饭,老板习惯的把刚刚煮好的白菜肉丁,眼疾手快的倒进了还满是冰块的洗脸盆里,那一刻的委屈还没让我爆发,晚上更是住宿在了风进雨出,被子可以拧出水的被褥里,我记得那是我全程唯一一次滴出眼泪的时刻,那时候我手里还有几万块的盈余,我可以选个海南三亚、云南丽江作为自己的毕业之旅,为什么自己偏偏选了这个最折磨人的考验,但也只能抹掉眼泪继续睡觉了,因为第二天的行程也耽误不得。


路上也有很多的支线小插曲,有机缘巧合又仿佛命中注定下买到狼牙的故事(为什么,我会相信命运);有惊悚到夜宿藏家,在山上野游,几乎被暗流卷下山的故事;更有甜蜜到借宿臧家,被藏家姑娘看上、帮我洗衣物的故事;行程一半不到就被偷的码表;越是接近终点,一天连爆几次的车胎等等等等。




还有印象中深刻的,一辆辆呼啸而过的车上满是穿着昂贵冲锋衣的骑友,反而都是些穿着军大衣的朋友还在坚持。




总之,我能总结出的结论就是,人生只有勇敢走出去体验,才能留下终生铭记的回忆,也只有充满回忆的人生,才是值得的。


当夜思梦想的拉萨布达拉宫映在眼前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会热泪盈眶,欢呼雀跃,以为自己会激动到趴在地上,亲吻大地,但,什么都没有发生,我只是平静的让一个路人帮我拍下了合照,就离开了,甚至连布达拉宫,我都没有想要进去参观的欲望。




我仔细思考原因:路上,或许才是我们最需要回味的,当你开始享受过程,结果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


有很多骑友会炫耀自己用时非常短就完成了骑行,但我却又后悔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在路上,去享受沿途的风景。也许,有些道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轻易学会的。


抵达拉萨后第二天我只去了纳木措,就得知父亲突发心血管堵塞,买了第三天的飞机返回老家了。反倒是要离开了,在前往机场的大巴上,回想起一路的艰辛,不争气的滴下了眼泪。




而那个川藏全程的功臣:公爵600也被拆分寄回了老家,至今我也没有动过了,因为经过一路的磨损,基本算是报废了。


在那以后,我又买了大行的sp18,甚至带到了菲律宾陪伴左右,疫情前因为做出了要离开菲律宾的决定,在当地给它找了一个新的归宿。




这可能就是至今为止,我和自行车的全部故事了,甚至曾经让我引以为傲的川藏线故事也被丢到了记忆的深处,但不得不说,川藏线的骑行,教会了我许多的人生道理,至今还在让我受益匪浅。


今天我之所以会做出与旁人大相径庭的举动,我想应该是我曾经的种种经历,一点点促成的,每次的经历我都从中提炼出了很多的道理,指导着自己今后的人生。以后继续找机会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也能获得一些思考。



---------

最后,希望大家要常骑自行车代步,锻炼身体哦。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