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潜水教练olivier
自由潜水教练olivier

毕业于985计算机硕士,30岁后放下国内的所有,追求自由的新人生,思想于04年翻墙,肉身在18年才跟上了思想的步伐。曾在菲律宾教授自由潜,独居在malapascua岛的两年获得了思想的升华,目前移居在西澳大利亚perth。 希望通过分享我自身在自我流放中的感悟,带给他人更多的思考。 所有未注明出处的文章均为原创,谢绝私自转载。 本平台文章包括我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文章的备份以及审核不过的文章。

周研讨第五十四期,内在美?外在美。

我们都说,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但我们身边大多数的人又对外在趋之若鹜,而所谓的内在无人问津。是因为外在美太容易鉴别,内在美太不明显,还是我们更容易被肤浅的东西所吸引呢?为什么很道理我们都懂,做的时候又是另一套呢,到底是理论不能指导实践,还是我们不够聪明,不够勇敢,去践行公认的大道理呢。

(备份自2021.8.8)

周研讨第五十四期,内在美?外在美。


你对内在是什么样的理解,什么样的内在美是你所欣赏的?


在你看来,外在美又指哪些东西呢?


内在美和外在美,你更关注哪一个?映射在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呢?





01




olivier 的回答

你对内在是什么样的理解,什么样的内在美是你所欣赏的?

内在是可以弥补外在缺陷的东西,我觉得我最欣赏的应该是从内至外散发出来的充满自信的气息,对女性来说,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气质了。对男性来说,或许表现为胸有成竹的笃定,气定神闲,给人以可靠的感觉。


我感觉自信是最容易形成气场、可以让人感受到的一种内在美。


其他的还有正直,正直是需要相处才可以感受到的,但在我看来正直、正义是人格里面更难得的人格魅力。


还有坚韧、勇气,这些都是我所欣赏的,也是我向往拥有的。

为了拯救世界,你们必须是正直的人-McRaven


在你看来,外在美又指哪些东西呢?

外在,无非就是外貌、身高,身材,甚至物质财富这些东西了。


内在美和外在美,你更关注哪一个?映射在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呢?

在我小的时候,我为自己的身高感到自卑,也为自己的身材焦虑,甚至了解过断骨增高,了解过抽脂减肥。这种自卑感或许是伴随了我整个的童年生活的。


直到我有一天,在我考上研究生后,我想通了我不应该在深陷在那些我不能改变的外在上,如果我不能改变自己的身高,那我应该着力让自己变得强壮,于是我开始游泳、健身跑步,这应该是第一次想清楚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改变。


在那之前我在观察他人的时候,从来没想过去思考他人的内在或者是外在,最多就是看到一个人长得很帅很美,某些人和他们的相处很舒服,甚至没有意识去看待他人有哪些值得自己学习的内在优点。


开始于横向比较他人的内在特点,是在我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自信后,我开始观察到别人的一些行为特点是自己曾经不自信的举止,在那之后,我开始可以去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看待自己,去思考别人的行为举止的出发点。


由于自己跨越过从无到有的阶段,所以我可以理解到他人是因为哪些内在驱动,做出这样那样的行为。

当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特点的深度分析,知道了缺乏哪些内在的支撑,以及是什么促使这样想这样做以后,我开始对自己的价值观更加的坚持,也知道自己的人格特点还需要怎样的内在美的补充,也开始让我感受到人生成长与自我挑战、自我进步的乐趣。





02




你对内在是什么样的理解,什么样的内在美是你所欣赏的?

我对内在的理解是和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我理解的内在美就是道德完善,是自我的要求,和外界的审视无关,同时,和外在美比起来它是抽象的,不可见的。最近有一个朋友说了2个备选异性的各种信息,让我回答哪个更适合恋爱和结婚。我的回答是:你所有讲的条件其实都差不多(和提问的人条件相当),都只是基于世俗的比较,而我认为真正如果选终身伴侣,道德是否完善很重要,那么漫长的一生,其它东西都极可能是变动的,但是人的道德观相对变化很慢,而且假如无法陪伴度过一生,道德观也决定了你们是否可以“好聚好散”,可是你没有给我任何线索,另外,道德是否完善也是很难判别的,甚至就算他/她是一个道德完善的人,他/她也不一定对别人透露,因为可能和你还不熟,也可能要防范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

所以,对于我来说,道德完善的人闪闪发光,但是什么是道德完善,很难描述。文艺一点儿说可能就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在你看来,外在美又指哪些东西呢?

外在美和内在美最大区别就是它是可见的,但是“可见”不代表就是客观的,它依旧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就像同样一个艺术作品,它对10000个人“可见”,一定有人爱它,有人无感,有人憎恶。


很多人看到“外在美”一定首先想到相貌(人脸)的美丽。这是人的本性,先关注自己,先认识自己,先理解自己。无可厚非。我小时候就非常爱美,后来我经历一次几近毁容的疾病,封闭治疗了近2个月,期间有人来看望我,脸上露出的害怕的表情我也印象深刻,但是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心态,可能没有影响我的原因主要有2个,一是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使我安心和自信;二是当我生病以后我就把精力放在阅读书籍上,获得了很多乐趣,而不生病的时候家人总是要带我外出参加各种家庭活动,有的活动我很反感,导致我不能专注阅读反而很受挫。所以我对群内之前提到“长得好看的心理比长的不好看的更健康”其实没有体会,可能说的人有体会吧。所以我觉得“外在美”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另外,可能有人会说“外在美”如果长期缺失呢?会有人继续对你无微不至吗?这个人本身会继续自信健康吗?我没有亲历的答案,但是我曾经想过我如果没有奇迹般康复,如果从此都是“骇人”模样,我想象中我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还是会有自己的乐趣。


内在美和外在美,你更关注哪一个?映射在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呢?

我曾经有过内在美>外在美的答案,也有过外在美>内在美的答案,然后我以为自己很“颜控”,看完群内短暂讨论,我觉得自己几乎不是“颜控”了。

我说说我现在的答案,内在美和外在美我都关注,并且没有轻重之分,因为我认为这没有去比较的意义,因为一个人或物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大部分TA是随机的,所以为了让生活有趣,只要是美的我就会去特别关注,何必管内还是外呢?这会让你自己更积极乐观和开心。

当然如果一个人不说话、没有丰富肢体语言的时候,我们更多只能看到外在。当TA发言或者行动的时候,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对内的了解。


对于外在美,我自认为很“宽容”,那种惊为天人的除外,大部分人我认为天然条件没有很丑的,只有很懒的,就是说如果你不去关注自己的外在,脏乱不修边幅的话,可能会丑;或者经济条件差也可能会相对较丑,因为你没有钱矫正牙齿啊,没有合适的护肤品啊,不能选择不被风吹日晒雨淋的工作,没有时间休息导致内分泌紊乱长痘各种。


我真正认为“天然条件”就比较丑的,记忆里只有一个男同学,但是,但是,但是,他是当时我们市级第一高中里的年级前三,文理兼修,神一样的存在,分文理的时候,我们研究如何扬长避短,他的玩笑话是:“像我这种文理兼修的人,该何去何从?”我们一听,竟然无可辩驳,他确实没有偏科并且均名列前茅。另外他虽然从个人审美上被认为丑,但是在班里并不讨厌,甚至很幽默有趣,在班里大家相处愉快,他更加应该没有心理不健康,工作后还见他发学术成就、参加铁三的照片、家人活动等。


映射在生活中,我觉得自己也是内外都会关注的人。我同事中就有个人,第一印象其貌不扬,但是多次工作对接发现他从不说脏话,做事负责,思维清晰,在其他有的男同事以不顾家“为荣”时,他每周固定的日期会按时下班回家带娃,加班时同事们点外卖,他有时会给另一半也点一份送回家。所以呢,那些认为是外貌或者财富阻碍了自己成家立室的人,或许该想想是不是也有其它原因。


映射在生活中,我们还会对外在美比较明显的人眼前一亮,但是假如有更多时间相处发现品行不好,自然就会不屑一顾。所以我更加觉得不必去比较哪个更重要,“颜值即正义”其实本身就不宜。


总结:外在美,内在美,只要是美的,都可以喜欢;外在美(狭义:指外貌,哈哈)如果被无情剥夺了,不要气馁,不要心慌,不要放弃,新的窗口正在打开——我有时候也会想那个文理兼修的同学也不一定是天生聪明,可能是因为把别人关注外貌的精力用在了科学探索上;内在美就更加宽容了,它在于你的修炼,不在于上天的恩赐,所以你想拥有就去追求吧。


PS:讲一个自以为有趣的事情,我有一次看到一个整容的广告短视频,视频描述了一个女子整形前后的面部动图,我看了2遍;看了2遍是因为我以为图放反了,因为整容前是一个我自认为很美的“高级脸”,整容后也是很美的“大众脸”,我看了2遍后思考,如果给我选,我更加希望每天镜子里看到的是整容前的那张脸,有种智慧、独特、高贵的感觉,而整容后就是平凡、平凡、平凡。





03




作为从事艺术相关教育的,想说,美实在是个难以说明的问题哈。否则哲学里就不会有美学了。试着说一两点吧:

1、美的定义太难了,说不清楚,受社会,家庭,人生阅历影响。每个人都不一样,包括人品、性格的好坏。有的人觉得是心思细腻有情调,有的人就觉得胡思乱想瞎矫情。所以,说不清说不清。

2、外在美和内在美一样重要。没有外在美就是不想深入接触,没办法,生理本能。没有内在美就是容易厌烦,没办法,精神洁癖。

3、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你知道美的同时,也就知道丑了,知道善的同时,也就知道恶了。

所以,用鲍勃迪伦的话说,还是blowing in the wind 吧



写在最后:




当我们开始真正刻意地、有意识地,想要提升自身的内在个性魅力美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再如此的在意外在的东西。


也只有当你开始感受到提升内在美带给自己生活的改变的时候,你会注意到身边朋友的区别,甚至仅仅是从朋友圈的状态,你都可以感受、甚至去思考什么样的内在驱动让他们发这样的状态。


当你能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自己,知悉自己的优点和欠缺的时候,你就不再会那么关注外在的东西了。如果你也已经开始有这样的转变,我相信你一定会同意我的观点。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