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rpion
Scorpion

讀過傳媒,又修金融,皆不精通 忙時觀察社會,閒時探索內心 目標是把個人簡介寫的有趣一些 Mastodon:@michellex@mastodon.social

淺談教育


以前有過一位男友,當時我們才20出頭,處於今天不知明日事的年紀,他說他在看教育學的書的時候我嘲笑他過於巨蟹座。時至今日已經失去聯繫,偶爾想起來會感嘆他的先見之明,如果還有機會問他一個問題,我想知道,他是單純的想要成為一個好爸爸,還是也有反思自身所受的教育和整個大環境里的林林種種,希望下一代接受更加科學的教育?

什麼是科學的教育方式,我想,任何人都難以給出一個標準答案。80年代倡導用「虎媽式教育」把孩子送去哈佛,一度登上時代週刊,放在今日,難免被批評為虐待兒童。上層精英階級有資本讓孩子試錯,不僅從小有最好的老師和同學,接觸最前沿的科技。雖然也取決於國家和地區的教育資源分配,但是普通人的教育,平均來說,總是滯後於時代的發展。我總有一種感覺,等大部分的人都開始談論python和金融市場的時候,這些技術和知識已經成為一個隱形的門檻,學也不是,不學也不是。

對西方世界有所瞭解的人都會承認德國可能是除北歐以外整個社會結構最靠近社會主義的一個國家,談及高等教育,大部分地區的大學依然未收學費,對比美國,公立大學的教育資源與私立大學並沒有天淵之別,英語授課的普及和對科研的重視,再加上相對低廉的生活費,吸引了不少留學生和訪問學者。近年來德國留學生年齡顯著下降,來讀高中再參加德國高考的並非少數。哪怕是這樣的環境里,家長們依然為更好的教育資源「打個你死我活」:朋友的孩子去上的一所幼兒園要求父母雙方其中一方是博士畢業,另外的朋友為了某個幼兒園的位置願意等上一兩年也不勉強送去有位置的價格比較低的學習,其原因大部分也是同校孩子的父母受教育水平高,把這看作一個生源素質和教育起點的判斷標準。當然這並不是一個壞的事情,至少在當下的德國並不算是,不是每個人都必須成為銀行家或者工程師,在這個階級固化的社會里,因為人比較少,社會保障體系健全,成為普通的勞動人民也能活的快樂和有尊嚴。再者如果父母教育得當,讓孩子獲得跨越階級的機會(當然不是直接從最底層到最上層的跨越)也是存在的。

所以其實我是想寫一下家庭教育。大部分人都說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家庭氛圍,父母的行為習慣對孩子性格的塑造是學校教育無力扭轉的,從我的經驗來看,孩子在成人之後想要扭轉原生家庭對自己帶來的影響亦是十分艱難,否則就不會有這麼多人願意把自己工資的一大部分支付給心理咨詢師。有幾個原因促使我不得不寫這篇文章,首先是因為某次與一位受抑鬱症困擾的網友電話過後我一直在思考自己一直以來是怎麼對自己進行「再教育」的,想借助寫文章的機會與自己對話。然後是因為某天和媽媽通電話的時候,教育這個話題引發了一場小爭吵,我想用寫文章的方式,理一理自己亂如麻的思緒。

與媽媽的爭論是從某位親戚的小孩中考成績不理想,全家長輩一起以「如果不是我在乎我也不會講你」把他罵了幾個狗血淋頭,這些話我們家的小孩都聽過,我也不例外。但是成人之後,再反思當我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感受,我覺得,我當時聽不懂長輩們究竟想說什麼。誠然,一個活到十幾歲的小孩,不會不知道好好讀書和不好好讀書的區別,尤其是當下互聯網時代,靠刷抖音就能看到受教育程度比較低的普通農民工和上哈佛的孩子處在完全不同的社會環境里,不需要家長帶著你去農村和英國轉上一轉。對於每天做數學題的孩子們來說,雖然他們不一定能準確問出這個量化問題,我相信他們依然心存疑慮,好好讀書和一般讀書,在多大程度上會對我的人生造成影響?讀頂級名校和讀一般大學的區別在哪裡?就算孩子們問出來了,大部分成年人也沒有思考過這麼一個問題,最多給出一個模凌兩可的答案,例如讀頂級大學就業機會會更多,賺更多的錢。可是對於十幾歲不愁吃穿的孩子們來說,一百萬和一千萬只是一個數字,一萬可能是比較具體的一個數字,而春節的時候能收到的紅包才是最實際的價值體現,幾百塊能能在遊戲里充值買到喜歡的裝備,幾千塊能多買幾個裝備還給自己添置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奢侈品」,甚至炫耀性的給朋友們買幾瓶飲料,that's all,他們很滿足,為什麼需要付出努力,捨棄今日的快樂去爭取那看不見的,好十幾年後的工作機會,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年薪?大部分孩子不明白。我當時也不明白,哪怕考差了我會哭,考好了會沾沾自喜,但是那依然是外部世界給我的價值評判:你是學生,就該好好學習,沒學好就應該感到愧疚。大部分的學校教育是這樣的,孩子們被推著走,今天學習的課文,要背的單詞,要完成的數學題,集中起來成為一個考試內容,然後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大家聚在一起課後吐槽,去買菜需要用二元一次方程嗎?這既不是教育,也不是學習,這最多就是做題。這也是為什麼豆瓣有個小組里的組員自嘲為好學校里的「小鎮做題家」,感到自卑有壓力。很殘忍的一件事是,當一些家長在用各種方式對孩子諄諄告誡要好好讀書的時候,他們腦子里想象好好讀書的成果是跨越階級,並非他們嘴裡的有一個好工作和還不錯能養活自己的收入,但是哪怕有一絲跨越階級的機會的話,是萬萬不可能通過「做題」換得的。

中國人很愛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近年又多了個版本,要閱人無數還得名家指路。無論哪個版本的這句話,重點在於「見識」和「經驗」。閱人無數,粗略的解讀是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習得應對不同人和情況的能力,高人指路則頗有站在牛頓的肩膀上的感覺,歸根結底,依然是讀書中的智慧,借助自己的閱歷或「高人」的閱歷豐富自己待人處事的經驗,二者的關係培根早在《論讀書》中就有所論述:

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範之,則又大而無當(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但這篇文章最廣為流傳的一段我也很喜歡,一定程度上能作為佐證,破除學科壁壘,論述了讀不同學科的書籍對人性格的影響: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凡有所學,皆成性格(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i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Abeunt studia in mores)。

這篇文章中的study,中文習慣翻譯為學習,然而更有攻讀研讀的意思,意指這種學習需要具備一定技巧和方法,並非單純的做題。許多沒有機會在學習這件事上翻來覆去的犯錯和嘗試的人不明白的是,做題的技巧與學習的方法在細微末節之處的不同,讓二者也可能是負相關的關係,也就是說,題做的越多,對其背後工作的原理和成因思考的越少。這種負相關在應試教育里被極大化,因為學生要在短時間內吸取大量知識,並且直觀的表現在試卷上,所以只能適應老師的教學進程,許多根本的問題被忽略了,而這些根本的問題,有很多是很有價值的問題,不僅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挑戰欲,其實也是最前沿的科學家們現在一直致力於研究的課題。而另一些學生適應能力極好,這並不代表這些學生會讀書思考,他們選擇忽略掉這樣的問題而不是被讓這些問題留存在心裡百爪撓心,為了讓自己能很好的在這樣一個教育系統里存活。我知道的一位數學專業的尖子生,他在進入一個德國頂級智商俱樂部的時候準備的演講不是專業研究的論述,而是論述了當下德國數學教育的弊端,認為現下的數學教育是導致許多學生無法真正學習和熱愛數學的最大兇手,並非人們通常說的女生比男生差,或者不聰明。不太瞭解的這些緣由的家長,又因為處於這樣的一個競爭激烈的教育環境,會自然而然的用分數去判斷一個孩子是否努力了,他的努力是否有意義。再加上亞洲文化下的傳統家庭,多少都存在與孩子之間的信任和溝通問題,孩子多次表達家長聽不懂,家長的著急孩子也不明白,就正如陳奕迅唱的:孩童只盼望歡樂,大人只知道寄望,為何都不大懂得努力體恤對方。

談及溝通和信任問題,就更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於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中國家庭中。養育孩子,在新一代人的觀念里已經成熟也複雜的多,而老一輩依然停留在把孩子撫養成人不犯大錯也沒有生命危險的概念里(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晚輩和長輩在婚姻育兒這件事上永遠不能達成一致的原因之一)。大部分當下的年輕人,必然接觸過原生家庭的概念,問一百個人,無論當下過的幸福與否,都能講出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不好影響,缺愛,不自信,逃避型焦慮依戀,只要你敢說,沒有一個心理缺陷不能跟原生家庭扯上關係。這種不好影響在多大範圍內是合理的,我不敢妄下判斷,然而父母的言傳身教和家庭實踐對孩子的影響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反駁。父母表現急躁,孩子也會表現急躁,父母溫和謙遜,孩子很難盲目的狂妄自大。父母具有非常好的溝通技巧,願意耐心傾聽他人的意見,孩子獲得尊重,自然也更願意敞開心扉。但是在本身社會生活壓力已經非常大的情況下,如果家長從自己的原生家庭里也沒有得到非常好的教導,哪怕成人後反思再多,沒有通過後天的一些認知行為療法,很難不把所受到的一些壓力和情緒轉移到孩子身上。很多人還會覺得,別的孩子為什麼不這樣,你為什麼就會這樣。殊不知孩子(甚至貓狗寵物)也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面對孩子的學習困難不知所措的時候,通常有幾句固定搭配的話,「我給你找了這麼好的老師,你怎麼會學不好」,所以孩子也對家長的憤怒表現出不知所措,孩子是家長不知所措本身。家長認為孩子聽不懂的話,通常是家長本身也無法把這個問題和答案具象化,他們本身也只是有一個大概的概念,「如果做不好xxx,那就無法xxx」。但是做好了這些題目,考到一所好的學校就一定能成功嗎。做好這些題目要分幾步,什麼樣的學習對孩子來說才是好,什麼成功算是成功,他們也不知道,他們並非每個人都想孩子成為馬雲或者巴菲特,他們只是覺得,必須要往那個方向走。所以孩子也依稀有一個概念,如果學習學不好,那就完了。但是究竟怎麼學才叫學好,究竟多差的情況才是差,孩子不知道,也就無從下手,時間長了鬱悶積攢起來,在應試教育的大河裡被衝的沒有力氣繼續掙扎,不如打遊戲。

很多家長並非故意的,他們只是不懂,在他們的那個時代,並沒有情緒穩定這種要求,也沒有時間去思考,大多數人茫茫然的被時代推著走,從社會最底層的工作做起,然後一個機遇便鯉躍龍門。再看到西方國家或者所謂的文人家庭都重視讀書,覺得自己的孩子也不應該這麼辛苦了,應該好好讀書,成為一個體面的人,成為精英棟樑,想方設法的把孩子往最好的環境里送,卻忽視了孩子最根本的需求。看到網友寫的一句話:

(很多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有成年人的思維和行為,卻在做出決定的時候從來不把孩子當成成年人,甚至不當成一個完整的生命個體來看待。

心有戚戚焉。並在與孩子有矛盾衝突的時候,也沒有正面去面對衝突的習慣,因為圓滑正是儒家文化中至關重要的一項。當他們沒能察覺出自身的問題,而是把衝突歸咎於孩子「不懂事」,希望孩子單方面突然變好,這種解決辦法不亞於皇后用毒蘋果毒死白雪公主,於是自己就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