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i
Sati

嗨! 大家好,我是Sati. Sati 是古印度的巴利文,意思是記得、憶起、專注與覺察、正念。我很喜歡這個名字,因為我的信仰就是【善】。 現在是自由工作者,分享文章、線上課程、靜心音檔,也從事親職教育課程講座與戲劇展演相關推動工作。

什麼是職場心法

【有心】,是很簡單的兩個字,但是卻是貫穿職場心法的精神。更專業一點的說法,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同理心。同理自己、也同理他人。怎麼讓自己有心投入在職場上,專注的執行工作,無礙的人際溝通,甚至發揮團隊力量一起擴展自己與公司,只有先回頭關注自己的心,先把自己搞定,才有可能發現職場心法帶來的無窮絕妙與幫助。

用 心 看待你職場中的每一件人事物

要解釋【職場心法】是什麼,我想從自己遠古的工作經驗開始說起。

我初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廣告代理商擔任廣告業務企劃,這份工作與我所學的科系完全沒有關係,但卻是我在念書時就夢寐以求的渴望。然而,在社會新鮮人毫無工作經驗的連續碰壁與面試之後,終於讓我進入了一家小型廣告代理商。

其實這份工作是一個從零學起的機會,在此之前,我連當時盛行的行銷四P是什麼都還懵懵懂懂。而因為廣告業會接觸各行各業,所以我從每天一早的剪報紙開始學起,將各大報上的相關產業新聞全都剪下來,貼在已經分類好的諸多剪報本上(是的,那是個古老的年代啊…不像現在非常科技化的可以閱讀電子報與手機即時新聞)。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這份工作訓練了我一生受用的軟實力 — 歸類、整合、細心、敏感度,以及見微知著的觀察力。

剪產業新聞,需要知道怎麼分類;每個產業剪報本還細分了各種新聞的分類。所以這是一個不斷在頭腦裡閱讀、歸類、整合、判斷的工作,也是一份磨練耐心的好差事(對的,我從小就是個粗心又沒耐性的孩子)。

但工作到現在深深覺得,類似這樣的軟實力,是沒有辦法透過市面那麼多的行銷、管理、業務銷售或其他專業技能課程上學習而得,也不是上了堂課就能夠立馬變身,即刻擁有這些能力。

所以到底關鍵在哪裡呢?

如果你仔細閱讀上面的文章,你會發現裡面不斷重複的一個關鍵字,其實就是【心】。

無論現在我們的工作是在什麼產業,職務是歸屬哪個領域,是專業經理、是產品經理、是職員、是業務、是數位行銷、是行政管理職、甚至是人資,工作要能做到位,除了本職學能的專業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是否帶入了自己的心,投入在這份工作的裡裡外外面向裡。

如果我們能帶入自己的心,並專注在工作的執行上,你會發現很多障礙,都會有所轉圜。原本溝通不順的,好像問題不見了;
原本訂單下不來的,好像突然如有神助,客戶自已回簽了;
原本一個結不了案的狀況,跟客戶聊了一會兒,隔週卻傳來了好消息;
原本卡觀的產品研發,好像突然通電了,一個程式就解決了先前遇到的Bug…

乍聽之下好像是老生常談,而且這句話人人都聽過,但是實際上我們能夠理解的卻可能遠遠不如文字所要表達的。

讓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我曾經到過一家公司,一踏進門映入眼簾的,都是非常年輕有活力的工程師團隊,感覺氣氛很好,但是實際上總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
我報到之後,三天內就看完了這家公司所有的問題。
於是我在兩週的的職務交接工作告一段落後,開始在適當的時機下,一一與工程師們聊天。

你在這裡工作的開心嗎?我問。

每一個工程師都投報以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微笑回覆給我。

我再接著問,如果你工作遇到問題或瓶頸的時候,你都怎麼處理呢?

我都自己上估狗大神查啊!

那你們沒有可以討論或是請教的方式或是對象嗎?自己悶著頭解題不是要花很久時間?我疑惑地繼續問著。

可是老闆又不懂啊,他只會下一些奇怪的指示,然後怪我們寫不好程式,我們說的他又不想聽…

是喔…是因為這樣才不開心嗎? 我慢慢地追問著。

不好說……工程師們最終都回答了這句委婉而含蓄的答案給我。


這恐怕是職場上大家常會遇到的溝通問題了,是吧?
這個例子,也是很多公司常面臨到員工與老闆間有溝通障礙的狀況。

但是其實在這樣的障礙裡,只要有一個人願意把心打開,好好的面對自己想要做好事情的那份心,那麼其實很多不敢說、不想說的話,我們自然能夠很有勇氣的、很禮貌的說出口,因為當時的你會有一顆柔軟、不會也不想傷害任何人的心。不論當下你是員工、或是老闆、主管的身份。

但事情往往卡在,每個人都有一個嘗試溝通的時間極限,一次、兩次、三次可能就放棄。員工如此,老闆、主管也會如此,畢竟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一個人而已,有著自己的習氣與性格,誰都不願意把那顆賭著氣的心,放下。

如果在這個例子裡,我們先回過頭看自己,自己內在那顆賭氣的心,到底是哪裡卡住過不去,其實這個溝通障礙會有跨越的契機。

那個關卡,是因為自己的面子?是因為自己覺得被貶低、被否定? 還是因為自己其實真的做不好、但是為了要捍衛自己的努力,不想被這樣否定而理直氣壯?


我們有沒有更適當的方式來對待自己呢?

我們可不可以把這些氣都放開,先對自己說說:是的,也許我做得不夠好,但是我很肯定自己的努力,我相信自己再加把勁學習,一定可以改善我的工作績效。

這其實是一種對自己的承認、接納與包容,是一種愛自己的作法。


如果主管所說,我們可能有做不好的地方是事實,那麼我們承認自己的不足,便能轉化為驅策自己進步的動力。
如果抗拒對方給予的批評或回應,反而會阻擋了原本要流入我們、讓我們能夠繼續前進的能量。

所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第一步,接受他人的不完美則是第二步。

當我們能夠訓練自己去接受原本抗拒的,我們的心就會軟化,願意真實地看待自己與他人,從而你會打從心裡表現出與原本抗拒老闆或主管時不一樣的表情、情緒、言行舉止等反應。那麼這些溝通障礙其實會神奇的消失。

因為對方會感受到你不一樣的表達,於是他原本準備好與你戰鬥的能量,相對也會被抵銷。

而在這個例子裡,若你是主管或老闆身分,願意回過頭來先看看自己內在那顆心,是哪裡掛不住,自己還有哪些堅持與評斷才會導致與員工或部屬之間的溝通不順暢,我要先恭喜你一定能成功帶領這個團隊。

因為有這個<願意先看自己>的意識放在前面,你就能算是有心的主管與老闆了,更有可能從管理者角度,繼續晉級到領導者的思維與格局。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帶兵打仗都知道,帶人就要帶心,這個道理放在團隊與組織裡是千古名言。

問題是怎麼帶心,一直是很多管理者無法觸及的意識。

因為帶心不是一門技巧,同理心也不是上課就能學到,坊間的課程可以教你溝通技巧,卻不能教你怎麼樣真正收服部屬或員工的心。

人是一種很敏感的動物,你的表達、行為是發自內心還是假意,是否能真正觸動到員工或部屬,其實對方很容易分辨,這不是技巧課程能夠帶來的效果。 所以身為主管、或是老闆,真想要帶到團隊成員的心,唯一的道路就是,得先回到自己的心。


當你能夠對自己敞開、不防衛,員工也會成為你的鏡子,他自然不會防衛你,並對你真實的袒露他所遇到的問題與困難,甚至願意熱切的與你討論或請教。

但當你心中先下了評斷、先標籤了員工的行為,那麼這場溝通注定會是一場災難,因為員工感受到你無形中隔出來的那道牆,他日後再也不會對你說真話、或甚至是不再說話。


所以,有心,是從事任何一個工作職務,最重要的第一步,
不論是對自己有心,或是對他人有心。

而這個有心,絕對不會因為你的敞開心,而讓你受到職場厚黑的傷害,因為心靈的力量,遠大於人性、言語的力量。 這部份我們將會另寫一篇關於如何打敗職場厚黑學的生存法則,仔細的來剖析這個議題。

【有心】,是很簡單的兩個字,但是卻是貫穿職場心法的精神。更專業一點的說法,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同理心。同理自己、也同理他人。

怎麼讓自己有心投入在職場上,專注的執行工作,無礙的人際溝通,甚至發揮團隊力量一起擴展自己與公司,只有先回頭關注自己的心,先把自己搞定,才有可能發現職場心法帶來的無窮絕妙與幫助。


希望這個簡單的例子與分享,能夠讓大家初步了解到底所謂的職場心法是什麼。

其實沒有太複雜,大道至簡,就是一個【心】罷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