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雲
慕雲

「孤獨感使人擱淺,連結是救贖,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 閱讀|電影|歷史|語學|生活|流行文化|國際時事 https://ko-fi.com/sarenechan 如你願意支持我繼續努力,可以請我一杯茶🍵 Patreon, Medium, 方格子同步更新 @sarenechan14

《3cm》:生活尊嚴與社會公義的距離

3cm有幾大呢,一個五蚊銀係2.7cm,姐係3cm大過一個五蚊銀少少。

一個五蚊銀,係平常人嘅角度係好細嘅野。但從患病生出腫瘤嘅角度,係相當嚴重嘅事。

係現時醫管局嘅規制下,一個患有結節性硬化症(TSC)罕見病嘅病人,一係要個腎度生出3cm以上嘅腫瘤,一係個腦有星型腫瘤,至可以自費地用到有效醫治呢個病嘅藥物。患有TSC嘅人,一般去到15歲左右至會生出3cm以上嘅腫瘤。即使呢個病可以及早醫治控制病情,卻因為醫管局不近人情嘅教條,令一個個生命錯失最好嘅救治時機,讓病情走向難以挽回嘅地步。

而呢個咁嚴苛嘅條件,係以一個個寶貴嘅人命,無奈咁犧牲去換取返尼。即使換取到醫管局嘅「讓步」,病者同家屬都唔覺得係勝利,因為失去左嘅生命、失去左嘅家人同朋友,已經唔再係我地嘅身邊。

紀錄片最後對照罕見疾病患者同家屬嘅請願,完全被撐國歌法嘅示威聲浪掩蓋。眼見一個個懇切嘅生存呼聲,被毫無良知嘅卑劣惡毒之人踐踏,荒謬同殘忍令人反胃。

但家屬仍然繼續爭取權益,唔肯放棄,為嘅係基本醫療權利,生活上嘅尊嚴,亦係社會公義。

係咪好有共鳴?

呢個係紀錄片《3cm》所講述嘅香港罕見病友及其照顧者嘅故事,亦係香港人面對緊嘅故事。

睇完紀錄片,對病人同照顧者嘅遭遇感到好心痛,亦對紀錄片嚴重被忽略感到好心痛。有質素嘅作品需要有質素嘅觀眾支持,希望大家可以多多關注本土作品。

電影最基礎亦都最重要係good storytelling,而呢個作品亦頗為完整地呈現出香港罕見病友及照顧者嘅生活同訴求,選材同剪接上可見用心。鏡頭好人性化,睇得出製作人同被紀錄者嘅互信。

然而呢套戲無論題材上定冇獲得應有嘅關注,係好可惜嘅事。難得加返場,望各位有緣人唔好錯過,珍惜香港僅有嘅生活/生存空間。

《3cm》放映場次:
https://www.cinema.com.hk/tc/movie/details/12094

【影評人 陳力行先生推薦】光復生存
https://ne-np.facebook.com/3cmTheFilm/posts/187619322638963/
//光是好看 / 不好看、感動 / 不感動等字眼,委實涵蓋不到黃肇邦紀錄片新作《3cm》的深度、複雜與震懾之處.....
我想,《3cm》最難能可貴的,並非旨在揭露什麼、反映什麼,而是像朋友般,真正關心拍攝的人物。
實不相暪,我跟戲中另一受訪者Terry是中學同學。但看完電影後,我感到很慚愧——我們相識多年,我卻一直不把他和他哥哥的病當作一回事。或許,《3cm》的另一個優點,是讓每個四肢健全的人安坐在戲院時,確切反思和感受到我們對比罕病患者,是何等幸運、何等privileged;同時作為非當權者,是何等無能為力。//

【電影潭:生命與制度的距離】
https://www.facebook.com/3cmTheFilm/photos/a.122569435810619/242229260511302/?type=3&theater

// 回到今日,看黃肇邦導演的新作《3cm》,第一個鏡頭是灰濛濛的維港景色,然後打上了年份「2017」,好像要在接着的88分鐘裏,提醒我們在那段容易被人遺忘的年月裏,其實有一班不應被香港人忽略的人,僅僅為生存的權利而在竭力奮戰......
《3cm》在香港上映了3個多月,但看過電影的觀眾仍然不多。由於疫情仍未受控,觀眾入戲院的意欲低,令這套本來就不容易生存的獨立紀錄片更難安排放映場次。截至3月底,電影在戲院正式放映可能還不到10場。儘管如此,《3cm》的意義遠比絕大多數香港電影深遠。黃肇邦記錄了一場為生存而持續進行,卻甚少人關心的抗爭,一再提醒我們生而為人的權利和義務。//


如你願意支持我的寫作,可以入戲院睇香港電影,撐本土優秀作品,多謝!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