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am
Samsam

hello world

所謂簡單生活(1):從快樂的生理機制到對於良好生活的反思



直到最近才開始反省自己到底想要怎樣的生活型態。在此之前,我閱讀過許多神經科學或是心理學,或是實用性更強的習慣養成書,知道快樂在腦中的運作機制,明白一些反直覺的道理,卻未曾把這些知識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前些日子因為體重上升大哭了一場。(其實想想真的很荒謬,不論根據新聞或是身邊友人的經驗,疫情在家期間大家體重普遍都有上升,加上這陣子迷上做糕點和包子,不發胖的話就是天縱之才骨骼清奇可以去選武林盟主了)

在崩潰的當下跟一直以來被體重煩惱許久的朋友聊了很久,意外受到了許多啟發。包括自己一直以來看似不在乎他人眼光(和他人定義的美)的表層底下,其實還是沒辦法完全擺脫大眾審美的定義;把自身的問題完全怪罪於社會風氣這個事實;徹底理解並接受人體和人體之間的不同,以及最後重新詮釋快樂的定義,也是我這次特別想分享的一點。

我意識到一件很重要且真切的教訓:

外化問題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我們仍須從自己的需求出發開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為什麼他們又要創造這麼多好吃不健康的東西又要人保持身材?」,我記得我跟他這樣抱怨。

確實這是個問題。我到現在仍認為對於女性身材的嚴苛要求並不合理。但是回歸到個人層面,把問題外化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本身,除非開始從事社會運動來改變這樣的風氣(也是一個解決途徑)。再者,我自己把問題極端化了。為什麼在我心中健康的生活會和有模特兒身材畫上等號呢?

所以我開始重新思考的是:限量和牛口味的洋芋片真的讓我快樂了嗎?

快樂的生理機制

以我而言,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動機正是來自對於快樂機制的反思。目前的神經科學研究結果發現,如果今天一顆棉花糖讓你有100分的快樂值,明天、後天這顆棉花糖帶給你的快樂會低於一百,直到你不再為它感到起伏。你不再為棉花糖感到快樂的根本原因在於,人類的快樂並不是由快樂的強度值決定的,而是由刺激的強度變化所決定的。

劍橋大學的沃夫藍·舒茲(Wolfram Schultz)以很美的研究展示了這點。在實驗中的第一個情境,猴子在受訓之後知道可預期有兩個單位的酬酬賞,另一個情境則是二十個單位的酬賞。如果牠們得到意料之外的四個單位或四十個單位酬賞,會釋放同樣大量的多巴胺;給予一個單位或十個單位,則多巴胺同等減少。儘管酬賞範圍相差十倍,重要的是意外酬賞的相對大小,而非絕對大小。ーー羅伯.薩波斯基《行為 暴力、競爭、利他 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物學》

所以此時追求快樂的大腦有幾種方式來獲得更多快樂:

  1. 增加棉花糖的數量(加大刺激)
  2. 吃巧克力(增加多樣性,尋求不同的刺激)
  3. 從一天吃一個棉花糖改成一周吃一個(降低頻率)

大部分的情況下,人們會選擇第一和二種。這其實非常直覺(一顆不夠不會來兩顆嗎),也是現在的市場環境鼓勵我們去做的。但是慢慢地我們麻木在每天高強度的刺激之下:每天高油高糖的飲食卻也不再讓你獲得更久的快樂,滑了三小時的社交軟體後感到被淘空的空虛,刷了三萬塊的衣服後看著帳單後悔⋯⋯

我們不自覺陷入了享樂跑步機(Hedonic treadmill)狀態而不自知:為了追求快樂而增加刺激與多樣性,但是因為已經長期浸泡在高強度刺激之下以致於再怎麼樣好吃好玩的事物並不會帶來更長期的滿足感。

而我們能夠主動選擇的方法就是降低刺激的頻率。

萬老師的說法則是:現代的大多數快樂的設計者都是研究加大刺激和增加多樣性,所以降低頻率得到的快樂是更稀缺而寶貴的。這個結論也行得通,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我個人覺得,主動選擇的最大好處在於能夠增加人對自己的控制感。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覺得自己被某個比自己更大的存在推拉,覺得自己無法掌控事態發展,覺得再怎麼努力也沒辦法達成目標。

我們的生活中確實存在許多不可掌握的東西。但是透過了解自己能夠掌握的部分,進而逐漸取回對人生的控制感,哪怕只有一點也好,也能啟動人生的正向循環。

📔 相關資料

📌 科普文章:關於大腦與快樂的激素:科學證實大腦主宰了你的幸福感!日常生活多做這4件事有助提升幸福感(但是要小心這類文章常常把神經科學解釋得太簡單的問題:例如這個激素的作用就是什麼,但事實上人體的決策因素很複雜,激素本身也不一定只存在單一作用。薩波斯基提醒我們,*我們不該需要用神經科學來證實內在狀態。*確實神經科學能夠為行為提供一個基礎的框架,但是有沒有改變應該是你的感覺,而不需要「證明」)

📌 關於介紹快樂的生理機制的文章:不快樂是口感清潔劑
📌 Netflix紀錄片 極簡主義:記錄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 停不下來的買買買、刷抖音、玩遊戲…|你為何對傷害自己的事物上癮?

問題外化與內化的思考模式

順帶一提,在查詢文章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新名詞叫做 locus of control。locus是位置的意思,意思是你把控制權放在誰的手上。內控是指說大部分事情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而外控則是覺得生命中許多事情都是命運(機運控制)或其他人決定的(他人控制)。一件事情的後果可能仰賴其他人的決定、或者是機運的成分比較大。這確實是反映在之前我對於體重和身材的看法:都是社會要求我的,都是食品製造商做的,都是they的錯,我無力改變,所以只能隨波逐流。

過去二十幾年我不自覺得使用了這樣的思考模式,也就是Carol Dweck的固定思維模式之中。當然現在要在方方面面把這樣的思考方式改過來非常難(舉個栗子:都是日本人太討人厭太古板所以我(以下可以接任何生活中不順的事情)),但是意識到這個思維模式很重要,也讓我反省了確實把問題歸因於其他人不好並不能實際有效地解決問題。

📔 相關資料

📌 相關介紹影片《How To Stay Motivated — The Locus Rule》
📌 相關介紹文章《努力卻沒收穫?學會「控制感」心理學 快樂就從掌控生活開始》
📌 相關書籍《被討厭的勇氣》:對,我覺得被討厭的勇氣也跟這種思考模式的轉變很有關係。我理解阿德勒的中心思想在於:區別不能掌握的(他人的反應,情緒,選擇等)與能掌握的(自己的反應,情緒,選擇),專注在自己能掌握的部分。

「阿德勒並不否認人有情感,但是他認為人不會真的被自己的什麼情感給控制了。人總是戰略性地選擇某個情感,來達到別的目的。」

降低刺激頻率,我的生活實踐

上禮拜我去吃了鼎泰豐。這是我一週一次的外食機會,兩個人點了蝦仁炒飯、拌涼菜、香腸、一籠小龍包跟蒸餃。

毫不誇張地說,我真心誠意地覺得每一口都非常好吃。



我有意識地吃的非常慢,吃兩口就配一口茶,感受專業人士烹煮的食物在我嘴裡的複雜香氣。我不是美食作家,無法更精確地形容這樣的感受。我不是第一次吃鼎泰豐的炒飯,但是直到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覺得意猶未盡。這一次的炒飯帶給我的快樂值十分高,甚至在飯後仍然感到持久的愉悅。我很慶幸自己沒有因為飢餓或嘴饞而點了過量的食物(這一點所感受的精神上的滿足能夠在吃飽後充分體現,對比常常因為點太多而導致最後幾乎把美食勉強塞進嘴裡的時候)

我非常感謝現在處於一個相對時間充裕的狀態,讓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從事更多關於人生意義的探索,閱讀和理解一些以往根本沒有興趣的知識(=花大量的時間在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上)。

大學時期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狀態(以最低學分數畢業的人),但是大學大多數時刻還在對於職涯選擇,人生方向選擇等的探索期,所以時間充裕讓我感受的是焦慮與迷惘。這樣的焦慮與迷惘就像是走了老半天卻沒有繞出新手村的感覺,但唯有一直繞新手村空轉,你才能遇到更多的人,才能觸發更多事件,拓展地圖,然後到下一個村莊。能夠從大學的迷惘中走出來的方法只能是儘可能拓展自己的各種可能性以及給它時間讓它發酵。

那些聽上去很陳腔濫調的人生雞湯,很有可能都是真的。但是唯有你實際感受到它是真的之前,也許就是假的。

改變只能由內而外

最後,我不認為這篇文章能夠改變誰的生活狀態。每個人對於生活形態的改變幾乎很少是因為像是文章這種外在刺激造成的,而是自己生活中出現了某個契機(可能是個事件,可能是一個一閃而過的情緒或念頭)。契機可能跟生活型態沒有關係,卻促使自己開始思考到底想要的是怎麼樣的人生,進而去搜集更多的相關訊息。

這篇文章頂多就是關於思考的紀錄。我只能說這是當下的我可以得到的最好的結論。也許過了幾年我還是覺得擁有3LDK的房子或是最新款的無線耳機能夠給我帶來真正的快樂(並且找到一個合理的理論形成閉環)。我不想否定人生的所有可能性,也不覺得不這樣思考的人有什麼不對。每個人人生的機遇、處境、生理條件不同,擁有的價值觀自然不同。不用因為自己的生活型態感覺不比他人健康、養身、不環保等等而感到羞愧,而是反過來思考這些價值之於自己的意義是什麼?它能為我帶來更好的人生嗎?唯有想通這些問題,才能成為長期成為更想成為的自己的原動力。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