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報告
大慧報告

佛法分享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淺說22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淺說22

經文:

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前面觀世音菩薩顯現為四聖法界,有佛身、獨覺身、緣覺身、聲聞身,當然還有觀音大士本身的菩薩身相,接下來則為示現六凡法界,為說人天乘的善法,令眾生皆能得度。


菩薩示現六凡法界中,可分為二:

1.成就樂欲 菩薩慈悲心廣,能滿足眾生所好樂的,心中的一切想望,演說妙法,滿足眾生的善願,迅速的成就,包含:

(1)天眾有七 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國太子身。 

(2)人眾十二 人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童男身、童女身。

2.成就厭離 即是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厭離現身的果報,希欲投生於更殊勝的環境,如出生為人,祈求菩薩慈悲加被,成就厭離的願望。八部眾缺少迦樓羅,只列七眾。包含:

(1)八部諸眾有七 天身、龍身、藥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緊那羅身、摩呼羅伽身。

(2)人與非人有二 人身、非人身。

天眾首先是梵王身,即大梵天王,簡稱梵天,意為清淨、離欲,居於色界初禪天最頂層,為娑婆世界之主,故稱世主。梵天已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深信正法,只要有佛出現於世間,一定是最先來請佛轉法輪,與帝釋天同為佛教護法。

經文在此仍說「令其解脫」,以下的各種化現,則為「令其成就」,這是由於梵王能遠離五欲樂之故。

「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如果有欲界的眾生,對於欲界的五塵五欲,心生厭離,有所覺悟,能嚴持淨戒,不貪染淫欲,身心清淨,希望可以脫離欲界,投生於清淨的色界,觀世音菩薩便示現梵王身相,為其說法,令得滿願,解脫欲界塵境的苦惱。

色界諸天清淨無染,已經捨離五塵五欲,不貪染欲樂塵境,相對上來說,色界是明是悟,欲界則是暗是迷,因此,若是有眾生希望可以脫離欲界暗迷,得生清淨明悟的色界天,所以經文說「欲心明悟」。

那麼便需要做到「不犯欲塵」。

「欲」指的是五欲:色、聲、香、味、觸,又說財、色、名、食、睡,五欲會使人生起貪欲心,而顛倒真理之故,就好像灰塵弄髒衣服一樣,所以稱為「塵」。《觀心論疏》卷3云:「五塵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貪欲之心,故言五欲。」實際上,五欲不是根本問題,而是眾生無止盡的貪染愛著,克制不了自己,受不了誘惑,才是最糟糕的。

《大智度論》卷17云:「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齩骨。五欲增諍,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捨,為之後世受無量苦。」這一段話說得真是貼切,值得我們深思,眾生為五欲所擾亂,徒增煩惱,卻仍不斷的追求,一直到死都不願放手,不只是今生苦,來世更是無量苦,不是很愚昧嗎?

此外,欲又可說為六欲,塵則為五塵。

「六欲」,是凡夫對異性的六種欲望:

1.色欲 貪著於青、黃、赤、白等各種顏色,及男、女色等。

2.形貌欲 貪著於容貌資色等,如修目高眉、細腰纖指、相好端嚴。

3.威儀姿態欲 貪著於走路、動作、嬌羞、笑容等各種姿態。

4.言語音聲欲 貪著於讚美聲,巧言美語,令人適意的音聲,悅耳動人的歌唱聲。

5.細滑欲 貪著於男女皮膚的柔嫩細滑。

6.人相欲 貪著於男女可愛的人相。有些人對於上述五種,如果不是自己所愛的人,沒有感覺,但是對於適意之人,有強烈的貪愛心,為了得到,就算犧牲自己的生命財產,也在所不惜。

「五塵」,是色、聲、香、味、觸等五種境界,外境會染污眾生的真性,塵即垢染之義,因此稱為塵。

1.色塵 眼睛所看到的青、黃、赤、白各種顏色,以及男女形貌等色。

2.聲塵 耳朵所聽到的各種聲音,如絲竹音樂,男女歌詠等聲。

3.香塵 鼻子所嗅到的各種氣味,如沉香、檀香、香水、飲食,以及男女身上的體味等。

4.味塵 舌頭所嚐到的各種飲食,美味佳餚等。

5.觸塵 身體所接觸的男女身分細滑柔軟,以及上妙衣服等。

欲界深為五欲(或六欲)五塵所惱,不斷的追求,徒增更多的煩惱,受苦無量,而最大的愛欲,即是男女之間的情欲、淫欲。這類修持淨行的眾生「欲心明悟」,內心明白了悟「情愛欲」是痛苦的根源,因此斷絕了欲界種種的欲望,是為「不犯欲塵」。內心有這樣的覺悟,深知這層道理,更使得身得清淨,所以進一步「欲身清淨」,想要讓自己的身體能夠清淨無染,是故不沾染五欲樂。

「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有這樣的清淨無染的願望,追求清淨無染的世界,因此向觀世音菩薩祈求護念,菩薩能應眾生之求,化現梵王身於此人面前,演說離欲清淨之道,令其習禪修定,滿足其脫離欲界,成就生於梵天的願望。

眾生在欲界中打滾,能捨離五欲五塵,不為所動,實為不易,梵天能離欲,雖未能出三界,但可以做到不犯欲塵,遠離世間的欲望糾纏,也算是解脫的初步了,故在此經文說為解脫。

〈普門品〉亦云觀世音菩薩化現梵王身:「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但並沒有特別指定對象為何,而是普遍的令九法界眾生皆能得度,不單指欲生梵天的眾生。


(未完待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