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報告
大慧報告

佛法分享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淺說18

經文:

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觀世音菩薩證得圓通之後,與諸佛如來同一慈力,顯現三十二種應化身,到十方世界去利益眾生。觀世音菩薩以菩薩相度化眾生,是家常便飯,因此經文沒有特別提到現菩薩身,為眾生說法,令其解脫。

首先化現的是佛身,菩提道的修行分為五十二個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也就是修行個過程中,在每一個境界時,都需要有人拉拔提點,期以向上進階,特別是佛的加持。因此觀世音菩薩能化作佛的形相,讓其得以證悟解脫。

那麼,是什麼樣的因緣,是哪些眾生,能招感觀世音菩薩現為佛身呢?經文說「若諸菩薩」,亦即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學佛的人很多,可是真正發大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實際上並不多,所以我們應該經常檢視自己的發心。第一個條件就是發大乘心的菩薩。

第二是「入三摩地」,三摩地即是內心專注而不散亂,所以菩薩發心之後,要精勤禪修且能入於正定。當修禪時遇到瓶頸,便需要有人指點,才能向上一著,因此觀世音菩薩現為佛身,幫助行者突破困境。

《圓覺經》云:「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有些人雖發廣大心,卻沒有修習禪定,心裡頭有太多雜亂的思緒,靜不下來,便難以增長智慧,沒有智慧便無法斷煩惱,因此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才能斷惑證真。有了如如不動的定力,成就三昧,才能穩定我們的修行,因此禪修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個條件便是入三摩地。

「進修無漏,勝解現圓」,進一步修習無漏法,生起殊勝之解,即將圓滿,使智慧現前,得入解脫道,但此時尚未圓滿,仍有微細的障礙,因此觀世音菩薩化現為佛身,為其說法,令他能夠得到解脫。

「漏」,意思是煩惱,菩薩所修習的是遠離煩惱之法,目的皆是為了滅盡煩惱,所以應當進修無漏,從十信往上進階到十住,乃至十行、十迴向、十地等,一一除滅見思惑、塵沙惑,乃至無明惑(惑,亦為煩惱、漏之意),斷除三惑,期得勝解現圓。

「勝解」,又作信解,是堅定深刻的理解,達到心不動搖的程度。菩薩想要往上證悟,需要先有勝解,才能得證圓滿,比如十信位菩薩,若欲證得初住位,必須對初住之法具有勝解,先了解初住的道理,隨順增上意樂,生起殊勝微妙的理解,才能信受、修習、通達,現證初住圓滿的境界。

每一個階位的菩薩,都希望可以往上求證圓滿的境界,因此需要以解導行,直至證悟成佛,因此觀世音菩薩現為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初地菩薩已經證見法身,由無漏功德力,可以分身百界,示現八相成道,也就是化現佛身,教化眾生。其實,天台宗圓教初住菩薩,雖少分見法身,猶如隔了一層薄紗,但以其廣大願力,具足神通,亦能示現佛身,利益眾生。

觀世音菩薩遇到各階位的菩薩,示現佛的身相,為說相應的法要,令他們都能解脫,往上證悟,圓滿佛果。

〈普門品〉云:「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同樣是示現佛身,兩者略有差異,本章主要以菩薩為主,而〈普門品〉的對象,則為九法界眾生,從菩薩、聲聞、緣覺,以至於六道眾生,只要是應該以佛身得度的話,便現為佛身,為其說法,令得救度。

〈普門品〉說明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普是普遍,門是通達,表徵菩薩慈悲心廣,周遍法界,福蔭眾生,自在無礙,隨機應現,廣說應機的法門,是為普門示現。其餘各類化身,亦是普被九界眾生。

本章則是因應不同眾生的需求,菩薩各別化現相應的身相,如在此所說「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這類的菩薩想要往上進階,圓滿證悟,觀世音菩薩變化現佛身,說菩薩法、成佛法,令其解脫,證得圓滿的境界。


(未完待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