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報告
大慧報告

佛法分享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淺說6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淺說6

經文:

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古觀音佛傳授觀世音菩薩的法門,是「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在此的聞思修三慧,與一般所說的意思大為不同。

觀世音菩薩在此的「聞」,不是指聽聞佛法增長智慧,而是迴光返照,不再停留於生滅的聲音之上,不斷的反聞清淨本然遍法界的真如本性,了然眾生本具的心性。「聞」是不生滅的聞性,如前面經文佛陀叫羅睺羅擊鐘,起初有聲響為動相,接著聲音逐漸消逝為靜相,依聲音為方便,是「所觀之境」,即為圓湛妙常的聞性。此即為聞慧。

「思」是覺觀,是「能觀之智」,不向外攀緣有生有滅的聲塵境界,反過來向內觀照,正念真如,能聽聞的是誰?又是誰在聽聞聲音?以此智慧觀照、覺察、參究,即為思慧。

有上面的聞思功夫,依理而行即為「修」,那麼耳根便不再吸著聲塵,而外界的聲塵不再黏著耳根,便能內伏脫塵,消伏煩惱,開顯自性,即可入於三摩地,亦即是首楞嚴大定。禪定力有破惡的功能,因此能顯現出清淨的自性。

眾生習慣被境界所轉,一有風吹草動,便隨風起舞。聽到讚美的話,喜不自勝樂開懷;如果有人說自己的是非長短,就義憤填膺,怒火中燒,日常生活便隨著外境,喜努哀樂,克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作不了自己的主人。

觀世音菩薩最初的修行之道,便是不再向外追逐,不被人牽著鼻子走,跳脫出聲塵的干擾,反聞聞自性,因此能入三摩地。

由此我們再看看印光大師為《了凡四訓》寫的序文:「欲令真知顯現,當於日用云為,常起覺照,不使一切違理情想,暫萌於心。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如鏡當臺,隨境映現,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妍媸自彼,於我何干?來不預計,去不留戀。」如果想要顯現真智,正念真如,那麼就要有覺察力、觀照力,不為他人所左右,不隨情緒起伏,無論是順境或逆境,不管什麼樣的境界顯現,都讓心保持清明洞澈,不隨著境界七上八下。

我們的心就像鏡子一樣,無論外境是美(妍)是醜(媸),跟我們有何關係?如同觀世音菩薩一樣,不隨著聲塵轉動,只是向內觀照,印祖的「常起覺照,不隨境轉」,便是最佳的註腳。我們是佛弟子,要解脫、要成佛,不能再像過去一樣,稍有一點點的不順遂,就隨著煩惱妄想波動,如此一來,仍舊是三界輪迴,有何意義呢?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初」即是起初、剛開始;「聞」是指耳根的聞性,如羅睺羅擊鐘所驗,具有圓、通、常三種真實的聞性。觀世音菩薩一開始的下手處,以耳根聞性作為修持,以耳根作為所入的妙門,依著聞性中的本覺智,起如幻的始覺智,以智照理,即後文所說聞薰聞修,這即是能觀的觀智;並以耳根能聞聲響的聞性,做為所觀的理境。

這裡所說的「聞」,不是指父母所生的肉耳,亦非耳識分別,更不是障礙圓通,生死根本的意識,應當明白此理。於內不以妄識分別,於外不隨聲塵流轉,旋聞聲脫,有任何的聲音進入耳根,便馬上脫卻消除,也就沒有什麼聲音可聞,亦即是消亡能聞之性與所聞之聲。

「入流」,一般來說,耳根是出流奔聲,亦即聽到聲音,向外追尋為出流,就是追著聲音跑,而起分別作用;菩薩迴光返照,不追尋聲音起心動念,持續地向內觀照,反聞耳根的能聞之性,入法性之流,入流照性,這即是思慧與修慧同時,參就能聞者是誰?以智慧觀照思惟修,不以妄識分別。與出流相對應,是以名入流。

由於耳根對外不再聽聞,於內耳識不作分別,那麼聲音就只是聲音,不作任何反應,不分別不執著,慢慢地就聽不見什麼聲音了,這是定力功夫,實際上聲音還在,但由於往內觀照,因此所聞的聲塵,對自己沒有作用,也就消失了,因此說為「亡所」。就好像人專注一件事時,不管別人怎麼叫,他都無動於衷,完全沒有反應,聽不到任何聲音,菩薩往內觀照,便能入流亡所。

「亡」,作銷亡之意,亦即由於定力之故,入流的功夫純熟,耳根便不再接收聲塵,聲音對自己起不了作用,也就有聲即無聲,因此銷亡了所聞之聲。「所」,就是所聞的聲塵。

入流是合覺,亡所是背塵,能背塵合覺,可得解脫,可證圓通。


(未完待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