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報告
大慧報告

佛法分享

藥師經淺說53

經文:

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依照上面所說的儀軌,布置壇場,清淨身心,修持藥師法門,可以蒙佛加被,得獲福免難之益:

1.獲四福益,

2.免五難益。

如經文所說有四種福報:長壽、富饒、官位、男女,以及後面提到可消除:1.百怪出現、2.一切怖畏、3.內亂外患、4.毀犯墮落、5.女人生產等五種災難。

人生在世,真正需要的其實不多,而想要的卻無窮無盡,諸如名聲、地位、健康、長壽、富貴、權勢、傳宗接代、兒孫滿堂等,幸福快樂是人類的本能需求,每個人都想追求更美滿的人生,好還要更好,富還要更富,因此修持上述儀軌,能滿足眾生的現世樂,這是藥師法門的一大特點。

很多人活了一輩子,一直在追求物質的欲望,汲汲營營於榮華富貴,因此藥師如來以此作為方便法,滿足眾生的需求,勸勉吾人修行藥師法門,仰仗藥師佛的加被護念,不只是物質欲望的稱心如意,並清淨身心,拓展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因此經文說:「隨所樂求,一切皆遂」。隨眾生的喜好與願望,一切所求都能圓滿達成。

「樂」,喜好之意;「遂」,滿足之意。

「長壽」是每個人都想要的願望,從古至今,上至皇帝諸侯,下至黎民百姓,人人無不想要活得久一點,然而事與願違,縱有家財萬貫,也不可能買通閻羅王,來延長自己的壽命。

且看秦始皇平定六國,一統天下之後,派遣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到蓬萊等三座仙島,尋找長生不老藥,據說準備了三年的食物、衣服、醫藥、耕具等,結果呢?竟是一場騙局,沒找到長生不老藥,徐福乾脆逃之夭夭。

能夠長壽當然好,但最重要的是活得有意義,假若是違法亂紀,為非作歹,作奸犯科,橫行霸道,那麼縱使活得再久,也只是社會的負擔,世間的禍患。

周處是鄉里中惡名昭彰的小混混,人們是避之惟恐不及,自己也知道討人厭,有一天起慚愧心,想要改過自新,為社會做出貢獻,聽老人說鄉里有三害:南山猛虎、長橋惡蛟、惡霸周處,想不到自己竟是禍害之一,於是奮力剷除猛虎、蛟龍,並且一改從前,重新做人,終於遣除三害。一個人長壽活得久,能夠向上向善,不為禍患,這樣子長壽才有意義。

「富饒」就是經濟富裕,很多人一輩子都在追著錢跑,甚至被錢追著跑,喘不過氣,俗諺說「人兩腳錢四腳」,怎麼追都追不上。一個人如果窮困潦倒的話,當然不會快樂,因此藥師佛給予眾生希望,過去生沒有布施,導致今生貧苦,現在透過修持藥師法門,可以求富饒得富饒。

錢財就像兩面刃,假若是有了錢,便揮霍無度,花天酒地,最終也維持不了多久,有些人甚至失心瘋的豪賭,一夜之間,慘賠上百萬,也不以為意,這樣子的富饒人生,有意義嗎?行有餘力應該要布施作福,救濟貧窮,公益慈善,為社會增添一股暖流,福報是從布施行善中來,這樣子才能持續富饒。

「官位」,就是在朝當官,以現在來說有政務官、事務官,一種是公務人員,一種是選舉制度產生的,而為官者最重要的是為民服務,孫中山說:「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這樣子當官才有意義。

《大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做人的根本之道,目的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這便是儒家的理想世界,讀書人求取功名,應該抱持著崇高的理念:為老百姓奉獻,為了安邦定國。假若是只為了作大官發大財,就有可能變成貪官汙吏,壓榨人民,這樣子的為官之到,就沒有意義了。

世間「男女」結婚之後,父母親最大的願望就是傳宗接代,加上傳統養兒防老的觀念,如果媳婦沒有生下一兒半女的話,那麼就會被公婆嫌棄,背負著龐大的壓力。於是求神問卜,到處尋找秘方,就是為了生兒育女,這是社會普遍的觀念,人類共同的需求,因此藥師佛給予此方便法,令眾生修持藥師法門,滿足求男女的願望。

有了子女之後,更重要的是教育,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至少不要成為社會負擔,因此除了一般的教育之外,能給予孩子佛法,信佛學佛,有了因果觀念,便不會造惡犯罪,進一步造福社會,這樣子才不會辜負藥師佛的方便之道。

藉由修持藥師法門,得到長壽、富饒、官位、男女,滿足這些願望是容易,但重點在於如何善加運用這些優勢,如果只是擁有,還不能算是真正有意義。比如說活得久,還要能多幫助他人,修養道德學問,成為典範。經濟充裕,要能多救濟貧窮,供養三寶,推廣文化教育,公益慈善等。

當官的要能做到為老百姓著想,有道是:「身在公門好修行」,解決民生問題,增進人民福祉,如《禮記‧禮運》所說:「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不只是照顧自己的父母孩子,進一步照顧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年長者能終老;壯年者能為社會效力;年幼者能健康成長;喪夫、喪妻、獨居、身心障礙者,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顧。

更能以政治力量來護持三寶,發揚佛教慈悲利生的精神,淨化人心,促進社會祥和與安定,這樣子的官員,便大有助益。如若是憑藉著自己是大官,仗勢欺人,貪污舞弊,欺壓老百姓,那麼到最後,吃虧的一定是自己,身敗名裂,受法律的制裁,等著吃牢飯,那就不值得了。

兒女不只是生養,還要給予良好的教育,父母親就是孩子第一個老師,身教言教是最好的教育,使其成為社會棟樑,不要成為社會負擔,進而信佛學佛,深信因果,護持三寶。

現在的人晚婚,甚至不婚,結婚之後,不生孩子的很多,認為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品質,而且養孩子要花很多錢,照顧也不容易,萬一將來學壞了,交了壞朋友,染上壞習慣,遊手好閒,反而多了困擾,乾脆不要生。以前的時代,是想生兒子生不出來,所以要求子,現在是不敢生,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挑戰。

佛菩薩是慈悲的,滿足眾生的願望,這即是現世樂,然而從這四者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可能衍生出許多問題,因此現世樂是不究竟的,是不穩妥的,因此需要精勤修行,尋求解脫究竟樂,這才是真實的佛法受用。

藥師佛的第十一大願中,提到「若諸有情,飢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解除了飢渴之苦,再以無上的佛法妙味,令眾生畢竟安樂,這便是藥師佛無量的慈悲。

經濟能力差的人,最基本的三餐都出了問題,為飢渴所苦,可能會去騙、去偷、去搶,造作種種惡業,如果可以專念受持藥師佛聖號,那麼就可以暫時先消除飢渴之苦,再以甘露法味,用佛法來滋潤他,得到畢竟的安樂,這也是一步一步的引導,由淺入深。

同樣的,這裡所說的四種福報,亦可作此理解,更深一層的解說。

我們這一期的壽命,再長也不過百來歲,而且生命最後幾年,是不是能活動自如,也沒有把握,大部分的人都是與病苦纏鬥。唐代白居易的《對酒》詩中有句話說:「石火光中寄此生」,感概人的生命極其短暫,猶如石頭撞擊摩擦,產生的火光,瞬間便稍縱即逝。而法身慧命則是不生不滅,修行就是要證得這種境界,此即為無量壽。

《法華經》中,佛為大富長者,眾生如失散多年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富貴人家的子弟,卻甘於做些打掃的工作,長者循循善誘,一步一步的增加其信心,讓孩子體認到原來自己是家族成員,眾生都可以開發無盡的寶藏,具有無窮無盡的功德法財,能證得無上佛果。我們修持藥師法門,發願往生淨琉璃世界,淨土由琉璃寶所成,宮殿樓閣皆為七寶建造,這是何等的富有啊!

世間的官位,隨時都有可能喪失,尤其是民主時代,隨著主政者的更迭,甚或政策失誤,輿論壓力,官位更是隨時不保。佛為大法王,已於諸法得自在,能隨心自在地化導眾生,無有任何的障礙。「王」有最勝、自在之意。

《無量壽經》卷下︰「佛為法王,尊超眾聖,普為一切天人之師,隨心所願皆令得道。」佛是法王,其尊貴是超越二乘與菩薩聖眾,為人天導師,觀機逗教,應機說法,隨眾生心願,皆令得獲聖道。我們往佛道邁進,成聖成賢,這不是世間官位所能堪比,是最為崇高、無與倫比的地位。

《維摩詰經》說:「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告訴我們慈悲心是真正的女兒,善心誠實是真正的兒子,所有的一切成就,都導歸於佛法,這些品德才是真正的兒女。不會像現實生活中的兒女那樣,讓自己氣得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世人到處求神問卜,希望可以獲得一兒半女,但真的有了,常是徒增擔憂苦惱,所以我們進一步求的是,慈悲心的女兒,善良誠實的兒子。

我們修學任何法門,不只是從文字上去理解,更應該從深一層的面向著手,期許自己證得不生不滅的法身慧命(長壽),具足功德法財(富饒),登法王位(官位),擁有慈悲、善良、誠實的品德(男女),以此作為我們至高的願望,這即是藥師法門的的究竟意義。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