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rifice 生贄
sacrifice 生贄

想學,想飛,想看見,想離開地球表面。 試著梳理沉浸於AR、VR、MR、XR等新媒體的一些想法。 (修改受限,馬特市成為記載我錯字與記憶偏誤的所在) 我也在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sacrifice    豆瓣:https://www.douban.com/people/sacrifice

互動VR: Project ZERO 首部曲 / Project ZERO | Episode one

《Project ZERO首部曲》自我定位為「走動VR」,欣賞者於人立走動時,忽然遭遇空間變幻而暈眩,極可能跌倒受傷。動態自造實驗室等同製作了一部不宜走動的走動VR,自我矛盾。

沉浸共感度:★★★☆

導演:動態自造實驗室 / FabLab Dynamic
製片國:台灣 / Taiwan
類型:動畫,走動VR
年分:2021
片長:8min
官網:https://www.dynamiclab.team/project-zero-episode-one
豆瓣: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5605162/

為紀念英年早逝的舞蹈家蕭賀文,動態自造實驗室製作了《Project ZERO首部曲》,企圖以VR重現/復活蕭賀文。蕭賀文曾在2012與地實驗媒體劇場合作,於電控懸絲偶表演計畫作品《梨園新意‧機械操偶計畫 --「蕭賀文」實驗表演》中與電腦程式控制的懸絲偶共舞,真人與科技共同呈現的舞蹈作品一時蔚為話題。《Project ZERO首部曲》既是回應《梨園新意‧機械操偶計畫 --「蕭賀文」實驗表演》,也是由該作品出發,讓蕭賀文因科技而能「再次舞蹈」。

戴上頭戴式顯示器(以下稱頭顯),即進入由動態自造實驗室以光線、光點或方形色塊所建構的虛擬空間。《Project ZERO首部曲》是一部走動VR,容許欣賞者在虛擬空間中來回走動。

光點形成建築與空間。(圖片來源:https://www.dynamiclab.team/project-zero-episode-one)

欣賞者先是在中式花園中走動,漸次下沈進入不同空間,有時是左右高大建築所夾通道、有時是室內展示走廊,終於舞者蕭賀文現身於無法辨識的虛幻空間中央,肢體靈動,她身後是門狀構造。穿越那扇門,到達國家戲劇院的舞臺上,面向觀眾席,發光緞帶構成的表演者,時而展現戲曲身段、時而恣意舞動。

個人對舞蹈表演作品沒有慧根,亦不熟悉蕭賀文及其作品,只能大約推測:動態自造實驗室建構的虛擬空間重現了蕭賀文在世時經典作品發表所在空間。VR中的舞蹈,則應該是透過過往紀錄片捕追舞蹈動作將之立體化。

《Project ZERO首部曲》過度自溺。顯然創作團隊,或至少是團隊的主導者對蕭賀文十分熟稔,並且無視於VR作品欣賞者、常見娛樂性多媒體使用者與舞蹈作品的觀眾重疊性極低。創作團隊對自身與欣賞者的資訊落差全無自覺。動態自造實驗室建構的空間,對熟悉蕭賀文的欣賞者而言,或許愐懷感動滿溢,但對於不認識蕭賀文的欣賞者,這些空間是無意義且空洞的。

眼前虛擬空間驟然前進、轉動或下沈,極容易產生暈眩感。 (圖片來源:https://www.dynamiclab.team/project-zero-episode-one)

由動態自造實驗室官網看來,《Project ZERO首部曲》是他們第一個需要戴頭顯欣賞的VR作品,也因此犯了許多一般媒體導演轉VR導演常犯的錯誤。

《Project ZERO首部曲》由數個空間構成,同一空間內位置改變或是不同空間相互轉換的速度過快,甚至轉換時出現不同於現實空間的相對位置,如上下倒置,或是橫倒,再快速轉正,這些變化都會引發嚴重暈眩。動態自造實驗室顯然對於哪些狀態容易引起暈眩沒有概念。

偏偏《Project ZERO首部曲》自我定位為「走動VR」,欣賞者於人立走動時,忽然遭遇空間變幻而暈眩,極可能跌倒受傷。動態自造實驗室等同製作了一部不宜走動的走動VR,自我矛盾。

為了欣賞者的安全著想,強烈建議坐著欣賞(將無法感受走動VR的特色),或是坐在具有背靠、扶手且具有滑輪的椅子上,既可滑動感受動態自造實驗室精心建構的虛擬空間,暈眩感襲來時又可以倚靠背靠與扶手避免從椅子上跌落。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