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rifice 生贄
sacrifice 生贄

想學,想飛,想看見,想離開地球表面。 試著梳理沉浸於AR、VR、MR、XR等新媒體的一些想法。 (修改受限,馬特市成為記載我錯字與記憶偏誤的所在) 我也在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sacrifice    豆瓣:https://www.douban.com/people/sacrifice

互動VR: The Dawn of Art / 藝術文明之光:夏維岩洞

走入現實中無法進入的空間,或是回到過去的場景,與人、事、物互動,並且適時跳出解說,完全展現互動VR特色與優勢。

沉浸共感度:★★★★★

導演:Pierre ZANDROWICZ / 皮耶崇多維克
製片國:France / 法國
類型:動畫,互動VR
年分:2020
片長:10min
官方網站:https://novelab.io/project/the-dawn-of-art/
IMDb:tt11859016
豆瓣: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5370593/

戴上頭戴式顯示器(以下簡稱頭顯)欣賞VR與欣賞一般平面影片,二者最大不同在於前者有更強烈身歷其境的感受,即所謂沉浸感--像是浸泡在球狀影像中央,觀賞者恍若置身當地。

沉浸感同時也是極為私人的感受。我們可以在電影院和上百位觀眾一起欣賞電影,因為IMAX特效同時倒抽一口涼氣;我們也可以和家人一同觀看電視節目,七嘴八舌討論劇情、時事與八卦。但是,只要戴上頭顯,就算身在360VR劇院中,每位欣賞者都只能沉浸在自己的經驗中,無法與近在咫尺的他人互動。

互動VR的體驗更妙,你可以任意和頭顯裡的世界互動,卻無法和身周也戴著頭顯、拿著手持控制器的他人互動。就算是必須組隊競賽的VR遊戲,現階段受限於主機運算與傳輸頻寬,4人互動是最常見的,超過10人同時活動的遊戲十分罕見。

如此獨特獨享的體驗,自然有獨道適用場合。以360VR為例,可以拿它來紀錄一段一般人無法做到的經歷,比如前往馬里亞納海溝底部,月球或火星表面,甚至消化道、血管、心臟、氣管、肺泡內部。或是,我們可以創造一段體驗,回到某個歷史上重要事件發生的時地,體驗那時那地那人的見聞感受。透過頭顯,我們到達現實中難以到達的所在,獲得日常生活中難以獲得的體驗。

《藝術文明之光:夏維岩洞》就是這樣一件,資料本身獨特性、VR特性與應用場域三者相得益彰的作品。

戴上頭戴式顯示器,我們得以進入一般民眾不得進入的夏維岩洞,欣賞三萬六千年前史前人類的藝術作品。(圖片來源:https://novelab.io/project/the-dawn-of-art/)

夏維岩洞(Chauvet Cave)位在法國阿爾代什( Ardèche),洞內上千幅壁畫,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史前藝術,推定有三萬六千年歷史。為了避免人類干擾加速洞內壁畫風化速度,該岩洞未開放一般民眾參觀,僅進行學術研究。而《藝術文明之光:夏維岩洞》即為集學術研究之大成而產生的互動VR作品。

戴上頭顯,我們這些一般人得以進入夏維岩洞;透過手持控制器,我們宛如最初發現岩洞壁畫的探險家,高舉火炬,照亮壁畫。《藝術文明之光:夏維岩洞》展示洞內最知名的三幅壁畫,壁畫本身也是觸發區,當我們「手持火把靠近」,便「穿越」回到三萬六千年前,和當時的人一同升火取暖,到河邊取水,看著野牛群狂奔而過,試著打獵裹腹。透過頭顯所見的一切--三萬六千年前藝術作品繪者的衣著、住所與繪圖及打獵工具,繪圖的目的與儀式性,當時的氣候、植被、獵物、環境--皆是眾多研究文獻實像化,絕非憑空想像。

《藝術文明之光:夏維岩洞》成為完美界面,人類學者得以展示其工作內容與學術成果,一般民眾得以一窺人類學堂奧,同時保有選擇權--你可以僅僅隨著導覽人員進入夏維岩洞欣賞史前藝術,也可以選擇進一步觸發穿越特效,體驗三萬六千年前的生活細節。

透過《藝術文明之光:夏維岩洞》,眾多研究成果得以實像化,向廣大群眾展示。(圖片來源:https://novelab.io/project/the-dawn-of-art/)

過去,要展示人類學者的研究成果,我們會建一座實體博物館,擺上成排溫度溼度恆定的展示櫃,尋找不容易損傷展品又足夠明亮得以看到展品細節的光源。倘若我們想重現數千甚至數萬年前的環境或生活模式,就必須匀出足夠的空間,放置臘像,並且重建當時的衣著、建物與環境。如果是以影片復原,則需要播放空間及播放器材,假設某日入館參觀的觀眾零星分散,放映時間到了,還沒有人走進放映室,這時,影片是播還是不播?更別說研究日新月異,十年、二十年過去,隨著新技術新發現,臘像與重建品資料有誤或過時,既要擔心推廣錯誤觀念,又要煩惱是否有更新的錢、時間與技術。

數位博物館,或是實體博物館結合數位展示,便可有效迴避空間與時間的困境,而AR、VR與XR將是數位博物館不可或缺的原素。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展品的民眾,可以選擇戴上頭顯。互動VR賦予觀眾更真實的體驗,絕非靜止且有距離感的臘像復原展區可比擬。數位資料除錯或更新也比實體模型更新更容易,因此能即時更新,讓展示更貼近最新研究成果。

可以想見在不久的將來,頭顯未必是家戶常備用品,VR劇院也未必是各大成市標配,但AR、VR與XR大量應用於博物館領域,無論是數位保存或是數位展示,是必然的趨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