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om寫作小組
sacom寫作小組

「只有白天,沒有夜晚」:建築業農民工,廿一世紀的包身工——SACOM控訴新世界中國地產「十大非法用工制度」行動

十四年前,SACOM調研團隊走進建築工地,走近建築工人,發起控訴新世界中國地產「十大非法用工制度」行動,訴盡建築工人儼然成為21世紀的新形態的「包身工」的辛酸故事。尤其是在建築工人權益仍得不到保障的今天。借由對SACOM當年行動的回顧與反思,我們希望把建築工人的辛酸處境重新帶回到大眾的視野中。
勞動為富人生產了奇跡般的東西,但是為工人生產了赤貧。勞動創造了宮殿,但是給工人創造了貧民窟。勞動創造了美,但是使工人變成畸形。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2021年8月31日,中國恒大披露了2021年的中期業績報告。該報告指出,截至6月底,公司有息負債約5720億元人民幣,約2400億元債務將於1年內到期。恒大深陷債務風波。9月8日,旗下的理財產品「恒大財富」暴雷,到期的理財產品無法實現兌付,掀起了全國各地的「討錢」浪潮:湖北、安徽、河南、江西、湖南、河北、山西、四川、上海、重慶、廣州各地恒大中心和深圳恒大總部等12個全國營業處所都聚集了大批高喊「恒大還我血汗錢」的維權員工和民眾。隨之被捲入和頻繁出現在社會大眾眼前的還有來自恒大地產旗下全國多個項目的「討薪」建築民工。據勞工通訊不完全統計,近半年來,涉及恒大地產項目的建築民工集體討薪事件高達10多起,遍布全國各地,如陜西渭南市恒大珺睿府,遼寧大連恒大海港灣項目,浙江舟山沈家門魯家峙恒大御海莊園等。

討薪的建築民工很無奈,他們就像皮球般,被恒大和相關的項目承包商踢來踢去。時間、精力和金錢不斷耗費在討薪的漩渦中,苦苦掙紮卻仍舊換不來自己應得的辛苦錢。今年6月,來自恒大河南許昌「悅龍台」項目的討薪民工曾向媒體訴說過自己和眾多建築工友艱難的討薪維權路。3月12日時他們就曾前往項目部集體討薪,卻慘遭受冷漠對待,工資支付被一拖再拖;拖到停工後二十多天的6月18日,約40、50人的民工拿出討薪金額收據前往項目部要求其支付剩下的工資。在項目承包商和討薪建築工人的對峙中,雖然包頭工說公司已拿出20萬支付工人工資,但對比起總額為200萬的項目工人總承包價格,還欠著的工資遠比已支付的要少得多。面對工人的討薪行動,恒大始終沒有出面回應和解決,作為另一合作方的中鐵建設集團則在回復民工討薪問題時,則說道「恒大欠我們兩千多萬,他們不還錢我們也沒有錢付工資」。

為何在一場又一場的「根治農民工欠薪攻堅戰」打響的今天,建築工人為何仍頻頻被爆欠薪?只因分包勞動製度至今從未被改變。一個建築項啟動和實施的過程,是一個通過墊付工程款而逐級捲入資本的過程。借助恒大和中鐵建設集團的合作項目「悅龍臺」來進行簡單說明,層層分包下,根據施工單位的工程進度,每完成一個階段時,恒大會支付相應部分一定比例的資金給中鐵建設集團;中鐵集團也相應地依照工程進度按照一定比例支付施工費用給勞務公司。礙於撥付工程款的拖欠或不足,往往需要下一層級的建築單位,如中鐵建設集團或勞務公司墊付,才會出現中鐵大喊「恒大欠我們兩千多萬」的情況。再往下,勞務公司通常等工程結束後才與包工頭結清工程合同款,包頭工也被捲入到墊付工人日常生活費的環節中。於是,通過分包製度,層層墊付,建築工地上形成了一條長長的債務鏈。一旦作為開發商的恒大開始欠債時,債務逐級下移,當包工頭無法墊付工人工資時,工人工資拖欠的問題便顯而易見了。

那麽,等待這幫被欠薪的建築工人的結局是什麽?他們來到城裏就是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沒有合同,沒有工傷保險,甚至沒有最基本的生活或設施和安全措施,他們有的只是一身的苦力,他們所要做的就是拼命地幹活。他們根本沒有休息日,是建築領域最廉價的勞動力,甚至辛辛苦苦到年底連工資都無法保障。他們把自己最黃金的生命留在了城裏,但城市給他們的回報是什麽?到頭來,流血流汗又流淚,他們只能拖著傷痕累累的身心和無盡的嘆息回到他們最後的收容所——農村。可就在連農村也漸漸回不去的今天,他們又「路在何方」呢?諷刺的是,我們看得到一棟棟堪稱世界之最的大樓拔地而起,我們感嘆一座座國際化大都市日新月異,卻選擇性地看不到這所謂的文明就是依靠用盡而後遺棄千千萬萬的建築工人所建造。

十四年前,SACOM調研團隊走進建築工地,走近建築工人,發起控訴新世界中國地產「十大非法用工制度」行動,訴盡建築工人儼然成為21世紀的新形態的「包身工」的辛酸故事。也許,作為控訴「新中國地產」非法用工製度的行動會有暫告一段落的時間節點,但對建築工人權益的關注和與工人同行為權益而行動的步伐不應停止,尤其是在建築工人權益仍得不到保障的今天。借由對SACOM當年行動的回顧與反思,我們希望把建築工人的辛酸處境重新帶回到大眾的視野中。

看見,往往是行動的第一步。

走近建築工人,是偶然也是必然

《大工地上中國農民工之歌》的導論中寫道:當我們陶醉於五光十色的城市面貌,嘆服於資本改變世界的魔力時,不經意間會碰見一群帶著黃色安全帽,穿著破爛衣服,扛著鐵楸,滿臉汗水和塵土的人……他們都是都市的建造者,但又被建造出來的都市所遺棄。遊走繁華的都市與轟隆的工地之間,高度文明社會的面紗瞬間脫落,這些被遺棄的建築工人帶我們回到冷酷的現實。

走近建築工人,對SACOM團隊來說,是偶然,也是必然。2007年底,在走訪北京郊區桃源村時,他們發現在這已被征收、即將被拆遷的村子上,聚集了一大幫建築工人在塵土飛揚中揮灑汗水,不分晝夜。了解後得知,這些建築工人的處境比想象的還要糟糕:工地上幾乎所有建築工人都沒有勞動合同;工人每天都工作十幾個小時,勞動強度非常大;吃住環境惡劣;拖欠工資的問題普遍到讓人難以置信。回望四年前,因著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自為一位重慶籍建築農民工討工資後,全國掀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討薪風暴」。政府承諾,從2004年起,用三年的時間基本解決建築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的問題,整治轉包和非法分包等行為,並將其作為政府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2007年1月25日,國務院召開清理建築領域拖欠工程款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更欣喜指出「清欠基本達到了預定目標」。

可當SACOM團隊的調查員站在工地上聽著建築工友們說著一個個被欠薪的故事,有工友甚至為了討回工資不惜跳樓、堵馬路和爬塔吊時,腦海中接連浮出了無數個疑問:為什麽欠薪的現象如痼疾般難以清除?這龐大的建築工人群體在今天的具體生存狀況又是如何?為什麽當新的《勞動合同法》出台後,建築工人們依舊得不到合同的保障?正是這一個個問題推動著一直以關註農民工權益為己任的SACOM團隊把後續的調查重點放在了建築業農民工身上,了解他們身上所受到的種種非法待遇,並並鼓勵建築工人爭取合理待遇,以求全國工人權益得到保障。

為什麽是「新世界中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資本「無國界」——部分無良資本所造成的負面社會和環境影響也同樣「無國界」。在國內地產發展領域,香港資本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影響著數以百萬計農民工的生計與待遇。透過調查,SACOM鎖定屬於香港四大地產商之一,並且為「最大型全國性房地產開發商」的「新世界中國」集團的工地和建築工人作為研究的切入點。為什麽選擇「新世界中國」?其一是該集團在中國房地產業賺取了非常豐厚的利潤,並自稱是「最大型全國性房地產開發商」。2008年10月,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發布2007年至2008年度全國業績公布,稱截止至2008年6月30日止,年度盈利達20.20億港元,比上一年度盈利增長約70%,公司資產總值約500億港元。其二,「新世界中國」一直標榜自己的企業社會責任,並入選2007年「第四屆中國最佳企業公民」。「新世界中國」在企業價值觀裏也明確自稱,「本集團一貫恪守企業公民責任,不斷致力於本地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們長期投身於舊城改造工程,積極參與全國各地各類公益事業。本集團良好的企業公民意識行為,更激勵本地人士於本集團共同建設和諧社會。」新世界創始人鄭裕彤之孫,新世界中國地產執行董事鄭志剛也公開表明:「企業在發展同時要履行相應的義務,這是社會對企業的要求,更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誰能更早清醒地認識到這點,企業就能站得久。新世界通過20多年在全國各地的發展,把這種觀念傳播到員工及客戶,帶動了社會對企業公民的認識及重視,這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SACOM很想要知道,這麽一個高調標榜自己良好企業形象的公司,在勞工領域做了什麽?這樣一個「最佳企業公民」,它旗下的勞工狀況又是否真的如它對外所樹立的形象相一致?

目標:把建築工人的問題引回到工人階級形成的歷史進程中

SACOM試圖把中國的農民工問題引入到社會轉型和工人階級形成的宏大的歷史進程中,無產階級化是他們關注的核心問題。建築工人除了具有農民工的基本特徵,還具備了自身的特殊性。一般認為建築工人的農民屬性更強,如果有一個無產階級化系譜的話,他們當屬系譜的低端。建築工人親手打造了精美的城市,但他們卻距離城市文明最為遙遠。工程一結束,他們就被迫離開,他們永遠生活在城市的最邊緣。與南方工廠工人相比,建築工人和農村聯繫更為緊密,他們中的很多人在農忙季節返鄉務農,對農民的身份也最為認同。透過建築工人,我們可以考察中國工人階級的形成過程:作為農民工個群體的他們艱難的無產階級化過程;作為新興工人階級形成中所遇到的重重障礙:他們的抗爭。同時,SACOM也認知到,即使工人清楚地認知到資本市場的運作,認識到資本對其的剝削,也不代表工人們會積極主動進行反抗,更不代表能夠抗爭成功,而且目前工人們往往傾向於經濟抗爭,而較少涉及政治抗爭。這註定是一個漫長的、從量變到質變的行動過程。

大目標始終是由一個個可以落地的小目標所組成,但我們仍需要大目標作為方向指引我們不失焦點地前進。於是,在大目標的「掌舵」下,SACOM亦針對這次的「新世界中國」地產調研討論了更為細致且短期內較為可行的目標以及配套的行動。具體如下:

  1. 推動制度性改變,爭取每人人手一合同,每月按時發工資;
  2. 組織工人,建立工人網絡;
  3. 積極聯動不同領域的組織和/或行動者進行合作(如媒體、學院、國內非政府組織和律師等);
  4. 政策倡議。

因著對工潮特點的判斷,如每月1月和6月會較多發生建築工人討薪的抗爭,尤其是1月過年前,加上2009年1月剛好是新的《勞動合同法》實施一周年,SACOM計劃趕在1月時發布調查報告和發起抗議「新世界中國」地產的非法用工行動,以引起最大的社會關註。

九個工地來回跑,調研進行中

在正式開始調研前,通過對與建築行業相關的學術和/或實證資料進行分析,以及隨機挑選了幾個工地進行踩點實地走訪等(即預調研),SACOM團隊初步建立起對建築行業和建築工人勞動權益情況的基本認知以及後續正式調研的焦點。首先,勞動合同法受施工單位的制約。在建築行業,由於大量的施工隊伍都是由非正規(無合法資質)的農民工包工頭帶領,農民工包工頭和建築工人間不合法的「勞動關系」成為了雇傭雙方的實質勞動關系,這導致了建築工人與具有合法資質的工程發包方無法建立長期穩定的勞動關系,那麽其勞動價值就無法得到合法的保障,連同所謂的合法規範管理也不可能充分落實保障工人的權益。如工資發放問題,建築農民工不能像施工單位直接僱用的員工般,通過銀行賬戶收取工資;再有,農民工包工頭通常亦無法按照勞動法規定的,支付給工人合法的包括加班費的工資。其次,對於農民工包工頭製度的存在,判斷與工程為了利潤最大化而不斷壓縮成本有關。當施工單位選擇了成本較低的農民工包頭工施工隊時,出於同樣的理由,包工頭了在低報價的工程中掙取利潤,必然加大對建築農民工的盤剝。綜上,SACOM團隊在預調研後,初步確定了後續調研除了觀察建築工人的勞動和生活狀況外,還應重點考察農民工包工頭製度在「新世界中國」地產的工程項目中的運作和這製度又是如何影響到建築工人的勞動權益(圍繞上述重點而設計的訪談提綱可見附錄一)。

圖:以武漢常青花園為例的分包製度

於是,在2008年7月至12月期間,SACOM及內地大學生調查員先後走訪了成都、貴陽、長沙、武漢、沈陽、鞍山、長春、北京、天津、廣州、深圳、肇慶、珠海13個城市的建築工地,並對「新世界中國」在成都、貴陽、長沙、武漢、沈陽及廣州六個城市的九個在建項目的工地進行了重點調查。通過親自走進工地去作參與式觀察,深入訪談等,調查員力圖擺脫空洞的數字和抽象的描述,去還原建築工人生動鮮活的工人形象。據調查,工地工人總人數約10000人,而訪問工人1284人,為調查工地工人總數量的13%。調查樣本包含工地管理人員和普通建築工人,其中管理人員包括開發商代表,施工方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包工頭和班組長。建築業的工地樓盤主體,一般包括20個左右的工種。調查的樣本基本覆蓋建築工程主體建設的所有工種,其中特殊工種為電工、起重工(含塔吊工、信號工),焊工、架子工4種工種,普通工種為木工、油漆工、砌築工、抹灰工、抹灰鑲貼工、鋼筋工、混凝土工、防水工、水管工、實驗工、雜工等11個工種。在這些工種中,除承擔管理和監督責任的公司核心技術人員(不參與具體的施工,這部分核心技術人員所占比例不超過工人總數的7%)外,90%以上為進城打工的農民。

打響第一槍:控訴新世界中國地產的十宗罪

2009年1月6日,一份名為《建築業農民工:廿一世紀的「包身工」》暨最大型全國性房地產開發商「新世界中國」無視《勞動法》的血汗工場報告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報告細數了「新世界中國」地產工地的「十大非法用工制度」(完整報告見附錄二),揭示了廣大工人在建築行業生存、勞動、消費的過程中所遭受的多種非法待遇和敲詐。分析亦指出,在最大化追求利潤的前提下,建築行業在招工、管理和運行中的結構性問題,以及開發商業主和施工單位嚴重無視中央和地方法律法規直接導致了當今建築工人淪為「包身工」。

報告發布的當天,SACOM及其志願者共約30多名大學生隨即到新世界香港總部進行遊行抗議活動,就新世界大陸工地的違法用工行為,向剛剛獲得2008年度「中國最佳企業公民獎」的新世界頒發了「最差企業公民獎」,及遞交請願信。SACOM認為,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中國,不應再出現「包身工」,為了促進中國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房地產開發商應按中國《勞動法》和其他勞動法規保障中國建築工人的合法權益;而新的勞動法規更沒有理由讓建築業享受豁免待遇。

圖片來源: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09-01-08/%E5%9C%98%E9%AB%94%E6%8A%97%E8%AD%B0%E4%B8%AD%E5%9C%8B%E5%9C%B0%E7%94%A2%E5%95%86%E9%81%95%E8%A6%8F%E9%95%B7%E6%9C%9F%E5%89%9D%E5%89%8A%E5%B7%A5%E4%BA%BA-28261801

在此次抗議行動中,SACOM明確提出要求:

  1. 新世界中國加強對各工程施工單位的管理,要求施工單位立即停止采用發包、承包、轉包、分包製度;
  2. 新世界中國須立即要求其施工企業,按照《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與所有工人簽訂勞動合同,否則屬違法施工;
  3. 新世界中國須立即確保其工地上的所有工人,按照《勞動法》和《建築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按月、足額、直接發放工資給工人;
  4. 新世界中國須立即要求其施工企業為工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尤其是工傷保險,並改善職業安全狀況及進行上崗培訓;
  5. 新世界中國主席鄭家純作為全國政協常委,應帶頭改善地產行業及建築行業的用工情況,並確保地產行業運行不會淩駕於法律之上;
  6. 新世界中國的投資者和消費者,應沽出、罷買該企業股票或實物,持續向該企業施壓,直至工人工作條件得到應有改善。

此次抗議行動得到了媒體的廣泛傳播(具體媒體報告請見附件三)。除去表達對「新世界中國」無視工人勞動權益的不滿外,此次抗議活動更希望借由媒體的施壓迫使「新世界中國」能對報告中提及的十大非法用工制度進行回應。

SACOM與「新世界中國」的拉鋸戰

迫於SACOM的強有力的控訴以及媒體傳播的壓力,「新世界中國」地產在1月7日發布《新世界中國地產就SACOM報告之回應(報告)》(共13頁),就SACOM報告中涉及的十項用工製度問題進行逐一解釋,並否認自身責任,認為報告中所提及的不規範行為均應由承建商(即總包方)或分包方承擔,物業發展上不是用人單位,工人並不與物業發展商產生勞動關系。

「新世界中國」認為,其旗下的項目中大部分承建商都與工人簽訂了獨立的勞動合同;新世界中國在確保工人工資按時發放上作了很多努力,其中間不可能再有分包或包工頭;新世界中國與承包單位簽訂的合同中,並沒有針對工人罰款的條款;在工時問題上,大部分工人願意多工作,以賺取更多的加班工資;新世界中國項目均已按施工合同把窩工損失支付給承包人再支付給工人等。

「新世界中國」否認自身責任的回應在SACOM看來是意料之中之事,亦有著打「持久戰」的準備。於是,在1月10日下午,SACOM在北京召開「回應新世界發布會」,再次就「新世界」的回應報告進行反駁。在SACOM看來,「新世界中國」的說法顯然是不符合企業社會責任的行為。根據中國建築法的規定,發展商均應對建築工程施工過程承擔管理和監督責任,不能一推了之。而且「新世界中國」在「回應報告」中對十大被指責的問題並沒有做出正面回應,而只是借助個別工地的「合法」案例來證明自己的工地上沒有違法現象。但這個別的「合法」行為並不能遮蔽普遍存在的違法現象。SACOM再次呼籲和要求,「新世界中國」要加強對各工程施工單位的規範和監督,立即停止各種層層分包、轉包的不法行為。

同日三小時後,「新世界中國」亦再次發出《對SACOM報告之進一步回應》。在短短一周內,這是繼1月4日SACOM報告發出後,雙方所進行的第四次交鋒。同時,「新世界中國」亦有所行動,其通過各地區主管發出信件給各承建商,要求他們遵守勞動法和加強監管分包方。從一份流傳的「新世界中國」公司從成都發出的信件可以看到,該信針對各總包及其下屬施工單位,列出十點要求,其中七項與SACOM之前羅列的「十大用工問題」有關,並要求工人與所在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不欠薪、保證工人足夠的睡眠時間、為工人繳納社會保險、工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和綜合保險等。

SACOM團隊表示,雖然很歡迎這種做法,但更期待「新世界中國」能夠推出更為具體的措施,落實這些要求;同時,亦表示會積極考慮在後續一段時間內持續對「新世界中國」進行調查,並希望「新世界中國」能邀請SACOM的團隊成員和誌願者學生到旗下的工地開展參觀與交流活動,確保勞動的權益得到著實有效的保障。但「新世界中國」一直以施工安全為由,拒絕SACOM的調查員和學生進入工地進行參觀和探訪。

突破:「新世界中國地產」開放建築工地供參觀

經由幾輪郵件交涉往來,盡管SACOM一直強調「新世界中國」應彰顯企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積極態度來要求「新世界中國」開放建築工地供參觀,仍遭受到「新世界中國」的強硬拒絕。

在與「新世界中國」的互動處於膠著狀態時,SACOM一直圍繞著先前計劃中的目標繼續執行,積極聯動學生與工人,並借此作為繼續推動「新世界中國」做出積極回應的方式。2009年2月,SACOM團隊成員到北京和內地高校的學生社團進行接觸和交流。受到SACOM啟發,內地一些主要來自北京高校的關注建築工人生活和工作狀況的大學生,開始利用課餘時間發到工地去進行探訪,了解工地的狀況,向工人宣傳法律知識,為工人進行文藝演出。他們用手中的紙筆和照相機,記錄下建築工人的生存狀況。在首都高校的一些老師鼓勵下,安全帽大學生誌願者流動服務隊學生團體在北京發起《「改革開放30年:沈默的中國脊梁」——建築業農民工的生存圖景暨專題講座》,在北京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12所高校進行為期一個多月的校園巡展活動(從3月19日始至4月底),得到了院校師生廣泛回響和支持。該活動通過高校巡展和講座,推動高校學生尤其是學生社團了解和關註建築業農民工;推動學生誌願者參與到為工地工友的服務中來;並借由巡展與各高校社團搭建溝通平台,爭取各高校社團成為安全帽大學生志願者流動服務隊的理事成員,共同壯大農民工的服務隊伍。

與「新世界中國」的膠著狀況終於在4月3日迎來了突破。「新世界中國」相關負責人給SACOM發送郵件,表示基於安全考慮,「新世界中國」地產重申一貫政策,建築工地並不對外開放。但經詳細考慮後,決定破例作出特別安排,並邀請機構派員4月9日到集團總部出席相關溝通會議,交流相關安排。

SACOM團隊非常重視這次與「新世界中國」就開放工地的座談會。在會談前,團隊成員和志願者再次走訪了除沈陽、成都工地外的「新世界中國」的其他工地,以考察和對照年初報告中所存在的十大非法用工是否有所改善。在持續跟蹤的過程中,團隊確實發現「新世界中國」也有采取一些措施改善工地和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盡管效果不佳。另外,團隊內部亦就此次座談會目標展開了內部會議。會議認為應積極與「新世界中國」建立非對抗性的「合作」關系,一方面要肯定新世界實際作出的改善措施,另一方面亦需要就仍舊所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此次會談的基本目標是,要爭取「新世界中國」的同意,讓團隊成員和志願者獲得合法進入工地開展活動的權利,讓調查員可以長期、持續地跟進工地的施工情況,並「協助」「新世界中國」對承建商的工人管理和工人權益進行監督,以讓工人權益保障落地。

在4月9日的雙方會談上,「新世界中國」最終決定向香港和內地學生開放沈陽和廣州兩個工地,允許學生到工地進行探訪(參訪人數需控制在20人以下),可在工地上進行訪談、拍照和錄影。按照具體安排,4月28日將開放沈陽工地;7月24日將開放廣州工地。

大學生們在沈陽新世界工地作勞動用工情況的調查。

深化「合作」:工地參訪之行

在爭取到進入新世界工地探訪的機會時,SACOM開放消息歡迎學生報名參加。經過報名篩選後,SACOM從各高校報名的志願者中選擇了12名同學,連同SACOM的兩名工作人員一同組成調查團於4月28日下午四點前往沈陽的新世界花園二期工程工地參觀。「新世界中國」以安全為由,嚴格規定工地只能開放三小時,並全程安排了工作人員陪同。「新世界中國」對整個調查做了充分的準備和細致的安排,包括參觀路線,主要開放參觀工地和農民工培訓教室、醫務室、食堂和宿舍等。當學生要求適當延長調查時間,並提出想要對工人進行訪談時,「新世界中國」以工人都在工作,沒有時間和訪談不在預定計劃內為由拒絕學生的要求。後在學生強烈要求下,「新世界中國」最終答應在調查快要結束時,在工作人員陪同下,開放十分鐘給學生做訪談。

工地參訪結束後,SACOM根據參訪的結果迅速產出參觀報告,並於5月6日將報告發送給「新世界中國」。這份報告再一次跟進此前報告中所涉及的非法用工問題,卻仍舊發現問題頑固如「痼疾」:(1)建築公司與工人簽訂的合同內容不清晰和不明確,例如有合同沒有清楚列明「標準工時」、「標準工資」,也沒有訂明加班工資的細節;工人手上也沒有一份勞動合同;(2)根據部分受訪工人,勞務公司並沒有向工人發放每月工資,只發放生活費,200-900元不等;(3)在非勞動者因素下停工,工人也沒有獲得任何工資,或只獲取每天30-40元的工資;(4)在社會保險方面,受訪工人不清楚建築公司有沒有替他們買國家強制性的社會保險,還只是購買商業保險;(5)在新成立的工會裏面,工會代表是勞務公司的管理人員,而不是工人。同時,SACOM亦提出希望在廣州工地參訪時可以安排更長的時間讓學生自由地訪談工人和工會代表,也希望參訪路線可以包括食堂和宿舍等,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建築工人的勞動和生活條件是否有所改善。

除去提出建議和意見外,SACOM亦提出了與「新世界中國」地產未來更進一步「合作」的期待,希望「新世界中國」可以讓學生團體或第三方團體在建築工地上進行工人培訓等活動,如開展工人安全健康,生活知識,溝通技巧和法律權益等培訓工作。即便沒有得到「新世界中國」對此建議的快速回應,SACOM仍積極聯繫「新世界中國」,表明自己可以不干預「新世界中國」邀請其他機構進場培訓,但仍希望可以派代表對培訓過程和效果進行監督和評測。

7月24日,由SACOM工作人員和學生代表組成的共18人探訪小組來到了廣州新逸彩新世界工人生活區參訪。參觀路線依舊由「新世界中國」安排,主要參觀工地醫療室、圖書閱讀處、工會和工人食堂和宿舍等。由於安全原因,此次參訪並沒有允許學生進入施工區參觀。同時,參觀的同學也可以自由訪問不在工地上工作的工人。但該對話均被「新世界中國」安排了拍攝人員進行近距離拍攝,讓同學和工人的訪談變得非常不自然。同樣,在參觀結束後,8月14日,SACOM將參觀報告發送至「新世界中國」。報告內容提及,透過參觀活動,探訪小組獲悉受訪的廣州逸彩新世界建築工人均與承建商直接簽訂勞動合同,依法建立直接的勞動關系,盡管勞動合同內容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另外,工地所設立的工會也為工人謀取不少福利,並為多家本地媒體所報道。訪談中工人也反映說,工會在工人福利方面發揮著實質作用,比如發放棉被和放電影等。SACOM期望新世界中國能夠把廣州逸彩新世界工地的工人保障推廣至公司旗下在全國各地的工地,令全國為新世界工地建設的工人都能夠得到保障。同時,在與「新世界中國」不斷溝通互動的過程中,SACOM的行動訴求越發清晰,可嘗試歸納為四點:(1)根據《勞動法》和《勞動合同》,讓每個建築工人手上取得一份勞動合同;並檢查承建商和工人簽訂內容清楚和明確的合同;(2)監督和確保建築公司每月向工人足額、直接發放基本工資,並依法提供加班工資和工資單;(3)監督和確保施工方替工人買社會保險;(4)讓第三方社會團體和學生於建築工地開展工人安全健康,生活知識,溝通技巧和法律權益等方面的培訓工作。

出於對建築工人所承受的惡劣的勞動和生活條件——沒有保險,缺乏安全防護措施,超長超強度勞動,吃住條件差,被隨意剋扣工資,有時辛苦一年下來連血汗錢都拿不到——的憤怒和痛心,SACOM團隊開始踏上了與這樣一批日復一日在城市建設的最前線工作而又生活在城市文明最邊緣的建築工人群體同行的道路。借由著直接將槍口對準「新世界中國」地產,SACOM與建築工人們一起吹響控訴地產資本剝削工人的號角,隨後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亦逐漸介入一些討薪和工傷索賠事件,陪伴工人爭取自己的利益。

遍地開花:建築工人小報《大工地》*

我看到希望,把堅持寫在歲月的臉上。打工者啊,在風雨中要堅強。打工者啊,大工地與你為了美好的未來,在風雨中一起成長。
工友吳天明,刊登在《大工地》

沒有正式刊號,不受大多數施工單位的「待見」,甚至每期800元的印刷費,都要靠一些老師和工友捐錢湊出來。但從2009年9月誕生到2012年止(媒體報道時間點),它依然「固執」,固執地只關註一個群體——建築工人;只做一件事情——讓建築工人的維權更順利一點、活得更有尊嚴一點。

一月一期,每期4個版,一期3000份,沒有刊號的小報卻走進了建築工人的心坎裏。有人說《大工地》是份小報,而在主編看來,它「連小報都算不上」。在僅有4人組成的采編團眼裏,它是由一家公益機構——北京行在人間文化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人間)和一群有熱情的大學生——安全帽大學生誌願者服務隊,一起「搗鼓」出來的「有意義的小事」。 搗鼓的靈感源於主編聽到的建築工人的一句話。2008年,主編帶領安全帽服務隊到一家工地開展「流動書屋」時,一個常來借書的建築工的一句話:「你們的圖書沒有寫建築工人的,能不能辦個專給建築工人看的東西?」

就這樣,小報《大工地》誕生了,目前堅持了31期(2012年1月)。采編人員之一,清華大學研一學生小陳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大工地》直到今天,也還是北京8個區、30多個工地、10萬人次建築工「唯一的日常讀物」。

作為「小報」,《大工地》定位很「小眾」——就放在給建築工普法、提高建築工人文化上;但格局又不小——「報紙雖小,欄目設置『五臟俱全』。」幾位採編員這樣告訴記者。

記者看到,這份小報的固定欄目真不少:「社會新聞」關註中國當下的重大勞工新聞和勞工政策;「時事評論」通過評論重大勞工事件激發工友思考,在QQ群上形成討論;「工地故事」通過其他建築工成功的討薪、維權案例,給工友們做表率;「知識天地」以最平白的語言把勞動合同、工傷鑒定等最基礎的法律知識,講給建築工友聽;「工友心聲」全刊登的是工友通過手機、QQ或乾脆是手寫稿發來的小詩、小畫。

力圖貼近建築工的生活,能關注他們的生存狀況,又能對他們的未來提出思考。但他們有一個堅持:堅持每期都有大學生志願者到工人宿舍裏,把小報親自發到工友的手上,並給他們做導讀。「近郊工地還好,遇上遠郊工地,我們就周末帶上報紙在工人下班回宿舍的路上發,有時也直接進宿舍發。」

《大工地》也不辜負工友的信任,為吸引建築工的「眼球」,這份小報要根據各個時期的主要勞工問題,適時編排報紙內容:春節後,會專門開闢勞動合同講座,方便建築工友做好合同簽訂和維權證據的收集工作,防止打工陷阱;春末夏初,會針對北方工友回家收割小麥,開闢夏收討薪專題;盛夏到來時,會專門連續幾期刊載高溫天氣下勞動保護的法律政策和工友維權指引;秋末,會針對北方工友回家秋收,刊載秋收討薪專題;年底,會連續幾期刊載年終維權、買火車票專題……

*上述內容節選自報道「小報《大工地》」,載於《中國青年報》(2012年01月18日)。

反思:「被隱形」的建築女工

值得反思的是,性別視角在這次的調研和行動中是缺位的。當作為建築工人主體的建築男工的聲音開始被聽到時,同樣面臨著勞工權益被損害、甚至還面臨更多的問題,如同工不同酬,性騷擾問題等,女工的身影和聲音卻少有被看見和被聽見。建築工地上女工的身影隨處可見。據「小小鳥打工互助熱線」2013年所做的《千裏萬名建築工人生存狀況公益報告》顯示,女性建築工人約占10.18%。不僅作為搬、抬的小工,她們同樣也幹著重體力勞動:推灰漿車、抬鋼筋、扛鋼管搭建架子等。在澎湃發表於2018年「工地上的女人們」一文,32歲的楊阿梅,和丈夫幹著同樣扛鋼管搭建支撐混凝土的架子的工作。但作為女工,她每天只能拿到120元,丈夫則可以掙到160元。還有從廠裏辭職和丈夫組成夫妻檔幹包工抹內墻的周安秀,頂替了丈夫原先聘請的男工,夫妻倆能以更低的價格承包小工程。同時,為了壓縮工程交付時間以更快地接下一單,賺多點錢,夫妻倆有時候每天淩晨四點就開工,中午在工地上吃飯,晚上七點鐘才下班休息。除此之外,還有男女混住工棚以減少用工成本,經期無法休息等…….

工地上的女人們。

造成建築業女工增加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在建築業「用工荒」背景下,女工作為補充勞動力被大量吸入;另一方面,當傳統的工廠無法提供讓人滿意的工資卻對員工管理較為嚴格時,考慮到丈夫同樣也在工地工作,組成工地夫妻檔一起賺錢對女工而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但同樣在缺乏簽訂勞動合同的製度性保障下,女工的合法權益亦難得保障,基於性別的同工不同酬亦是在缺乏制度性保障下對女工的二次傷害。另外,當以夫妻檔的用工模式出現在工地上時,我們會發現「家庭」這一單位亦作為生產單位被捲入建築行業的資本生產和積累中。不管利用基於性別的同工不同酬,還是夫妻檔的「自我剝削」等,都成為了建築行業不斷壓低用人成本以提升利潤的工具。於是這出現了一系列有待回答的問題:性別和家庭究竟是如何被系統地捲入到建築資本的生產和積累中?在資本積累過程中,我們又該如何理解當中所呈現的性別不平等?不單是以個人身份,甚以家庭作為單位進入到建築工地這一用工模式,究竟對工人的團結又有什麽樣的影響呢?等等。我們不能再對在資本積累過程中所呈現的性別壓迫和性別不平等熟視無睹,我們理應揭開遮蔽在這些女工身上的面紗,拆解資本加諸於她們身上的枷鎖。在性別壓迫深嵌在資本剝削中的今天,反性別壓迫理當成為階級鬥爭的重要一環。

雖然SACOM控訴新世界中國地產「十大非法用工制度」行動,到最後都無法落實每個建築工人手頭上都有勞動合同的美好願景。但瑕不掩瑜,SACOM在當時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僅把建築工人被剝削被壓迫的血淋淋的事實放置於公眾面前,揭開資本家吸血的醜陋面孔;更重要的是,吸引和啟發了一幫又一幫大學生願意關註建築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情況,願意主動去接觸和探訪工人,甚至願意與工人在生活中和抗爭中攜手同行,踏實地走過從「看見」到「行動」之路。當中最引人矚目無疑是安全帽大學生志願者流動服務隊。成立於2008年,由來自北京二十餘所高校大學生誌願者組成的志願者網絡「安全帽」在後續幾年內積極組織多次建築工地調研和十餘次下鄉調研,共吸引過千的志願者。除去調研外,「安全帽」還會開展適合工人的內容豐富的服務工作,如電影放映、圖書捐贈、文藝表演、普法宣傳和開辦夜校等。同時,還將每年的12月5日定為「建築工人關愛日」,進校園進工地,倡導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的價值。

在《大工地上中國農民之歌》一書的第四章的最後,曾問(工人)「路在何方?」在第五章中,書中給出了答案:「在抗爭中走向聯合」,但也承認這一過程注定是艱難的,「一個階級幽靈正在大工地上徘徊,它一次次地飄蕩,一次次地歸來,頑強地對抗著被這個社會抑制和遺棄的命運,呼喚著階級主體一次重生的機會」。14年後的今天,恒大「暴雷」,建築工人陷入「被欠薪」漩渦的困境再次赤裸地呈現在公眾面前,如此之熟悉。如果說當年的建築工人,有SACOM團隊和其他同樣關註著建築工人命運的一大幫誌願者相伴而行,那麽今天的建築工人呢?14年後的今天,我們重新整理出當年SACOM控訴新世界中國地產的行動,重新挖掘當中從「看見」到「行動」的寶貴的經驗,為的便是不僅呼喚著工人們「在抗爭中走向聯合」,同樣也寄望於呼喚關註建築工人權益的「你我」在「行動中走向聯合」,一次次地飄蕩離散,卻又一次次地歸來。

附錄

附錄一:「新世界中國」地產調研項目訪談提綱

  1. 是否簽訂過合同,具體合同雙方,合同是否簽字前已經知曉,並且是自己簽字。
  2. 一般簽署的合同能夠為工人保障多久的工作時間。
  3. 工人和包工頭之間是否涉及工齡計算的勞動權利保障合約。
  4. 是否在工人和工頭的合約中約定了最低月工資,具體標準是否達到了當地政府最低工資標準。
  5. 公司方是否給工人計算合法的加班費,或者工頭是否提供了加班補貼等和加班有關的勞動價值補償。
  6. 工程施工中,公司方提供的福利待遇或者管理要求是否能夠完整落實到工人這裏。
  7. 了解一些工序的工價標準,這些可以用來做工程成本的計算。

除去與合同簽訂情況是訪談的重點,工資和保障製度也是考察重點:

  1. 該工地的施工淡旺季而影響工作時間?工作時間分別是多少?具體列出每個月的工資變化,如1月沒有工開,每星期上10個小時,但3月份要趕工,每天工作10小時。
  2. 旺淡季的工資分別有多少?具體列出每個月的工資變化,知道工人具體每月工資是多少?如1月沒有什麽工開,就只有200元;但3月要趕工,就有2000多等。
  3. 計算工資的標準是什麽?工價多少?你之前了解得到計件,即按照工作完成範圍大小計算,詳情如何?如一名紮鐵工人,每做一平方米得到多少工資?
  4. 發工資的情況,可能不同工位的工人有所不同。詳細列出:如甲工人每月發200生活費,待明年1月階段完成後,才發回所有工資。乙工人則每月發八成工資,回鄉後才收到餘款等。一個包工頭對不同工位有不同的發工資方法?還是都是一樣?
  5. 問工人有無抗爭經驗,或者聽過其他工人的抗爭經驗?經過如何?結果如何?
  6. 平安卡:是否能有效保障工人權益,是否能提升工人職業安全意識。
  7. 包工頭,甚至上面各層的承包價?工價,該住房平均平方米的售價,以檢驗工人是否有分享到勞動成果。
  8. 除了拍攝樓宇外,盡可能拍攝工人的居住和工作情況。
  9. 寫建築工人的故事等 。

附錄二:新世界工地的「十大非法用工制度」

第一罪:勞動合同簽訂率為零,視《勞動合同法》為無物(沒有簽訂合同,工人基本權益不保之源)

第二罪:發包、承包、轉包、分包——工資拖欠的惡因果

第三罪:罰款,一種高效的管理與高回報的創收方式

第四罪:極端長工時——每月最高工時竟達560小時

第五罪:「窩工」製度——變相剝削民工的常用手段

第六罪:社保參保率為零,工傷賠付艱難

第七罪:生活環境惡劣,安全隱患嚴重

第八罪:職業病隱患嚴重——80%以上受訪民工存在呼吸道感染或耳鳴現象

第九罪:職業培訓嚴重缺失——「放下鋤頭進工地,拿起瓦刀蓋高樓」

第十罪:沒有提供安全防護用品、不執行安全守則

附錄三:部分媒體報道

世界經濟學人:香港大學生再發調查 質疑新世界用工十大問題

匯港通訊:大學師生報告狠批新世界中國剝削員工

明報專訪:無良企業調查報告:新世界中國涉十違勞工法

每經記者:被曝非法用工 新世界中國稱將自查

China Daily: Realty: Property developer workers’ suffering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