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匠人
山寨匠人

在金融圈裡營營役役十多年,還差一點點便成功上岸、名成利就之際,因為社會的現況,因為孩子的出現,因為心靈的呼喚,決意放下自在,回頭逆流游向大海中心,追求心靈上所嚮往的烏托邦。 讓我們深深呼吸,重新掌握自己的脈搏。慢慢來,細細來,透過雙手,開放心靈,感受事情的過程,感恩事情的發生,感激事情的教誨。 Facebook 專頁: www.fb.com/livenlovenaturally

放過孩子,其實不過是放過自己

我小時候是個很隨心的人,每逢考試,一見到書本便呼呼大睡,沒溫習好便上試場。我更試過,忘記了要考試,要老師打電話來找我回去。

誰不想得到別人的重視

忘記了從何時開始,我變得對自己很有要求。起初,是為了讓人知道自己的存在,而和別人競爭。鬥贏了,會好好休息一下,好好享受勝利者的掌聲。後來,我失去了競爭對象,開始盯上了自己。突破自己,超越極限,很多正向課程都是這樣說的。起初這行為叫人十分雀躍,我也自覺自己朝著一個更成功的自己去邁進。

可是,我忘記了自身極限的「極限」。這推動力,慢慢化成壓力讓我無止境地加速。曾經的我,就算在工作中得到全場掌聲,最後還是會介懷自己在某一個沒人知道的小節,表現得還不夠完美,而耿耿於懷,失落了大半天。

這樣的我,不單單會虐待自己,也會把苦難帶給身邊的人,無止境的索求,無論多有道理和方向,也總會有讓人受不了的一天。終於,我停下腳步,減少事情的發生,嘗試讓自己停下來,放過自己,希望自己不要有一天失速失控,車毁人亡,累己累人。 

但這樣,真的能讓問題解決嗎?

家姐就是小時候的我

這段時間,沒有實體的課堂,能面對面觀察孩子的成長,感受一下他們的需要,看清楚見到事情的發生。家姐今年小三,雖然開始要考試,但壓力總比主流少得多。自然學校也不會一天到晚要求學生上網課,應疫情調整,以專題的模式,讓同學自己每週跟著一個主題去學習,再輔以導修課。這有點像大學,同學感興趣的話,更能夠透過自己發掘,而得到比課堂要求更深入的了解。

時間多了,也因為找到喜歡的音樂老師,家姐終於表示想學鋼琴。我鼓勵了家姐都幾年了,她就是不願意。難得她主動爭取,做爸爸的當然盡力去幫她達成。

可是,這鋼琴課開始一段時間後,家姐好像有點失了方寸。她本來應承我會抽時間回學校去練琴,我甚至鼓勵她到鄰居朋友家裡練,可是等了一個月也沒有等到她練琴的一天。我旁敲側擊,問她鋼琴課的感受,她都表現很享受和快樂,但就是沒有花時間去練習。終於,再過一個月,老師都忍不住開聲了,希望她在家裡能練習一下,上堂可以教的可以多一點,玩更好玩多變的曲目。

把握機會,絕不能放過家姐!

我終於忍不住去和家姐商量,以表達我的不滿和失望,她浪費了學習的機會,她糟蹋了老師的心機!這擊中了我的死穴,我討厭別人沒有盡力而為,浪費自己和別人的時間!

我從來沒有對孩子大發雷霆,甚至威脅他們會收回所得之物,可今次我通通都做了。我和家姐講,為甚麼不練琴讓自己更熟習琴鍵?為甚麼沒珍惜眼前喜歡的事情?為甚麼明明我們三催四請你還是不練琴?你記得這是你自己要求要學的嗎?

我沒有問也沒有聽孩子的解說,就把心裡的不滿都爆發出來。終於,家姐哭了好久,而我又慢慢冷靜下來,才聽得到家姐跟我說,她怕別人看見她練琴。

家姐真是小時候的我

她和爸媽一樣,都對人物關係敏感,也喜歡幫助別人。在學校裡,她對著緊的東西,會主動貢獻,做對學校和同學有益的事情。可是,停課日久,學校這個社區不見了,家姐慚慚變得迷失,平常的人物結構鬆散了,鄰居的孩子或因性格或因學習背景,節奏有所不同,對家姐的主動性格感到奇怪。

這讓家姐感到很困擾,被鄰居孩子挑釁,甚至出言侮辱,讓她感到非常不高興。甚至,她開始變得困擾,把一個不良的關係無限放大,變成了自己人物關係的全部,建構了一個城堡包圍自己。從前主動開朗的她,變得畏首畏尾,不敢在別人面前練琴,也怕別人對她的表現說三道四。

歷史只不過在重複著

這事情本來不過是成長的必經階段,在關係中跌跌撞撞,直至找到和其他人相處的適當距離和方法。這方面不發展,或家長避免這衝突,問題在長大後終必再發生,到時也要自己好好解決。在一個健康的人生中,人際關係是不能避免的課題。

可是,當這人際關係修練,碰上家姐喜歡的東西,再加上這「龜毛」父親,事情變得複雜了。我愛虐待自己,我重視態度也力求完美。我希望家姐也能重視自己喜歡的東西,我討厭後悔,哭哭啼啼說自己沒有盡過全力。

同時間,她的人際問題,也沒能得到解決,甚至從來沒有被我發現。對於八歲孩子來說,這才是她最緊張的課題,讓她心力交瘁,人也變得混沌。這把我心裡自以為已經止血的傷口,再次血流如注。我萬分介懷的,究竟是女兒的態度,還是自己的過去呢?

結果,我嘗試和家姐好好的談,把這個問題好好的梳理一下。事情還在發展中,大家也需要點時間再消化。不過,這事件讓我真正明白,原來跟孩子相處,其實也就是和自己相處,修理孩子,其實不過是修理自己。而放過孩子,同樣也不過是放過自己。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