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克
馬里克

大家好~ 有拍必回,互相追蹤!! 目前還是一枚學生, 主要經歷為北京大學研究生,在小米國際部實習過~ 主要分享ㄧ些自己認為有趣的經驗!!

馬里克的 11 道快問快答 - 快速進入馬里克的異想世界!!

之前在另一個平台參加的活動,那些問題都融入了每一個作者的背景與平常寫作風格,然後看到的回答答案,也覺得收穫非常多,沒想到幸福來的這麼突然,我也收到了邀請!!

1.去年七月你就寫了兩篇關於瑞幸咖啡的文章,近期它爆發造假事件,你覺得這件事情對你來說意外嗎?

對我來說並不意外,因為其實如果大家有關注的話,可以發現基本上大陸的企業都是虧錢的,例如我之前實習過的小米集團為例子,他們是到了第八年才有淨利,另外大家耳熟能詳的滴滴打車成立6年虧損將近2000億台幣,可以思考一下這一種抽成平台為什麼能做到虧損,有很大原因跟市場前期的競爭有關,為了能快速的獲得市場份額,伴隨著無限度的補貼與廣告宣傳,就算做到了第一具有市場話語權,下面的老二、老三仍可能用一樣的方式篡位,當然前提是有融到資金,再來還有與後面的經營有關,可能為了穩住自己在市場的地位,擴張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然後造成虧損……。


如果用世界500強來看,大陸在2019年有129家企業上榜,前10名更佔了3家,但是清一色都是國企,中國石油、中國銀行、中國電網等等,當然不能這樣否定其他民營企業,必須說在科技互聯網類、金融創新類與大部分基礎建設類,還有滿多領域中國大陸的企業是很厲害的,除了他們有龐大的市場支持外,還有因為法規等等比較鬆散,所以可以做更多的創新商業模式,但是隨之而然的一些弊端也會發生,例如p2p暴雷、公司財務造假等等,回到問題本身,如果今天是跟我說滴滴是獲利的我會相信,但是如果跟我說瑞幸咖啡是獲利的,我是一定不會相信,渾水的報告有點像田野調查,而我自己也算是消費者之一,我壓根沒有花超過8元人民幣買過瑞幸咖啡,一半以上的消費是低於4元人民幣,我當初估瑞幸咖啡的成本為至少10元人民幣,所以這家公司肯定不會賺錢,換個說法是肯定不會這麼快賺錢。


2.小米的實習經驗是你的第一篇長文,也是許多讀者認識你的首篇文章。你喜歡小米的企業文化與工作環境嗎?除了學習點與工作內容以外,是否能跟我們分享你在小米工作時遇過最具挑戰性的事情?

我還滿喜歡小米的工作氣氛與環境,首先小米的薪資在互聯網行業中算中等,所以相對的工作壓力不會那麼重,另外我所在的部門算是國際業務部,所以上下班是不需要打卡,樓與樓中間是有小小運動的器材,我也常常上班上累了,偷偷跑去跑跑步機休息,所以整體是滿喜歡的。


最具有挑戰性的應該是每一次開會,會在沒有防備下被cue出來回答一些問題,當下可能因為緊張或是沒有抓住重點亂回答,導致有點小小尷尬,所以後來為了避免這類事情發生,開會前都會先問問今天要討論的主題,與自己最近負責了那些工作內容,並先彙整好以備不時之需,比起其他可以提前準備應付的問題,還是這一種毫無防備下的提問,讓我比較措手不及。


3.許多人認為大公司的實習生通常能做的事情有限,反而是小公司或新創的實習有比較大的發揮空間。你滿意在小米的工作內容嗎?

其實這一個問題是成立的,但是其實很多時候機會是自己爭取的,例如我在小米的前一兩個月,真的都在做一些雜活,你可以在過程中表達你的求知慾或是企圖心等等,事實證明最後我也爭取到獨立負責的專案,但是問題是你要先顧好你原本要協助的工作內容,外加證明你可以額外多做些什麼,並且如期完成,我發現出去工作後,真的很少會過問過程,他們只要你在時間內,完成你所答應的工作事項,當然自己反過來想也是這樣,所以我認為工作或是實習一開始,先慢慢的熟悉並且觀察,之後發現有空閒時間或是有想要參與的項目,可以大膽的提出來與爭取,至於我在小米的工作內容我是覺得一部分滿意與一部分不滿意,滿意的部分當然是我自己爭取到負責的專案,做起來很有成就感,不滿意的部分當然是那些日常報表、產品圖、一些官網維護等等,因為就很死的工作,做起來比較沒有成就感。


4.在作者 37 天的文章 【職場學長姐】互聯網工作跟你想的不一樣(上) 分享她認為比起狼性,中國的學生更確切來說是「不喜歡輸」。你認同嗎?

我覺得大部人應該都會有「不喜歡輸」的企圖心,當然在比較競爭的環境下,更會激發這一種精神,這些精神有好有壞,有些企業就是喜歡找這一種精神的員工,例如我之前分享過的人人貸面試,在跟總監面試的時候,他就說他完全感受出來我一定不是在中國大陸念書的,他說他小時候是在農村,上了大學才到都市,他發現讀書氣氛完全不同,他說競爭太激烈了,在農村可能就好好讀書,到了大城市多了很多良性與非良性的競爭,他說他很不習慣,像他說他這一批新招的實習生,每個下班都比他晚,還每天在問有什麼工作可以做,想想我在小米實習,我通常都是第二個下班……,雖然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對,第一我事情都做完了,第二也到了該下班的時間,第三我也不是第一個下班的,但是有時候還是會別的同事說幾句,當然誰都不願意輸,但是工作上要分輸贏其實也很難,就大家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其他的競爭我倒覺得還好,可能跟公司文化或是個人特質等等有關。


5.你曾在中國交換、讀研究所也在小米工作過九個多月的時間,你認為那邊也有台灣常常在討論的「學用落差」嗎?

我自己從小時候就非常喜歡看日劇,其實我是非常推崇技職教育,也認為技職學校的分數不應該比一般大學低,日本的經濟是靠那一些中小企業撐起來的,不像韓國是靠大型企業撐起來,當然日本也有很多知名企業,但是如果從比例上來看,我認為碰到突發狀況日本企業是更能承受壓力,在台灣我之前的實習,主要是走行銷,當然學校可能會上過行銷學,但是總不可能你交給主管的報告是4p、4c、STP或是SWOT分析,更多的可能是解讀一些市場情況,或是用戶調查之類,可以說沒太大關係,但是我認為不能說學校教的都沒有用,只是沒有去深入,像是學校做報告,如果你不局限於那些古典的行銷方式,會不會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像是我到了小米可能參與一些項目,回想起之前大學的報告,好像也可以套用,就會非常好奇我當時要是這樣做,台下同學或是老師會給予怎樣的評價,不然當初這類的報告大家做的都大同小異,其實很多時候身邊非常多理所當然的事情,背後都是有他的邏輯,非常推薦一本書『牛奶可樂經濟學』。


6.在大學期間你曾去「西安交通大學」做交換,想問當初為什麼會想要去中國而不是其他國家?

不是說不想去其他地方交換,是因為英文不好,當初最想要去的是泰國曼谷大學,結果英文分數太爛,被其他人搶去。


很多人出去交換可能是要去學習或是深造,但是我出去交換是想要去玩!!想來想去可以大膽玩,又不需要考慮荷包的地方只有日本、韓國、泰國、中國大陸,其中日本、韓國基本上都需要會當地語言,光英文成績是不可以,泰國則是只需要看英文成績,但是相對來說要求就會高一點,所以最後就選中國大陸,其中會選西安交通大學的原因是因為他在最中心點,往北、往南、往東、往西,都非常方便,而且當初剛好在說一代一路,然而西安就是當時的起點,所以就首選西安,天府之國四川排第二,結果就上了~


7.在今年三月你分享 Funnow 行銷實習面試 – 新創公司好不好 這篇文章,在這五個月期間的收穫會寫成另外一篇文章嗎?如果會,可以先簡單分享你在 Funnow 的心得與收穫嗎?

應該會在寫一篇,當初寫完第一篇後,有想好第二篇想要寫的思路,但是忘記記錄下來,後來因為在寫論文,就忘記要寫什麼內容了,所以一直沒有動筆,不過可以先簡單的分享一下,在那邊接觸到的行銷比較是我會喜歡的方式,例如用數據優化廣告投放,自己可以實際操作廣告投放,雖然主要是投放一些制式化的廣告,但是我可以大聲的說由我經手的廣告費用超過幾十萬元,在這些廣告投放的背後,雖然沒有人教你,但是我自己會去想,要多少能回本,與這些投資的極限值是多少,如何將廣告來的顧客留住,或是那一類的素材最能吸引住顧客,這可能是我在其中最大的收穫,如果我真的寫了下一篇,可能會整理上面說的那一些內容,當然有些金額或是內容可能不能公開,所以要思考一下……。


8.去年你被找去幫教授做社群行銷,想問你在過去的小米經驗對於現在的社群行銷有幫助嗎?為什麼當初會接受這個職缺?

如果說實話的話當然是不想接這一個職缺,第一保養品不是我感興趣的商品,第二他們在選購商品的時候,我並沒有參與,我認為不應該是先有商品再來找客群,商品的出現應該是因為有人需要,第三我是非常注重CP值的人,所以有人說要說服顧客要先說服自己,這一個商品我無法說服自己,當然我就會認為賣不太出去,不過不可否認這一項產品的成本與品質都是比同業高,所以為什麼會接這一個職務喔,就是因為人情吧!


我覺得不同商品都會有不同的銷售方式,當然策略也會不同,如果是走品牌,當然不可能長期降價,或是宣傳方式跟小品牌會有很大落差,但是因為我本來就是一個比較會多想的人,所以我就會去想,要怎麼說服我去購買這樣產品,或是在那些情況下可能會不小心發生購買行為,如果從這方面出發,也許問題就簡單一點。


因為不論是大品牌或是小品牌接觸消費者的過程都是一樣的,一定是先客戶開發-建立品牌觀念,引起用戶注意,再來是互動-使用者與商家互動,最後就是轉換-使用者成為客戶,並且完成交易,所以找到你與使用者的最佳溝通場合,並且解決他的痛點與迎合他的愉悅點,就可以達成交易。


9.至今的社群行銷成效如何?可以跟我們分享這段期間的心得與收穫嗎?

在這半年內,大約簽了三家第三方銷售平台,雖然沒有賣得很好,但是都有賣出去一部分,另外KOL的部分,分為三階段,前期主要找大量的部落客,接下來是部落客與一些團購社團,最後一階段開始可以找一些比較中大型的KOL不限於部落格,如果到了第三階段基本上可以搭配廣告一起行銷,因為基本的基底已經建構完成,在第一步的時候就需要優化官方網站與消費者購買會碰到的問題,這樣在下廣告後才可以留住使用者,將廣告效益發揮到最大,目前因應母親節已經有下廣告的動作,部分廣告受眾的詢問度非常高,但是轉化率並不高,可能結果還是價錢與一些原因,所以目前也還在觀察與思考。


10.你的文章時常會分析不同的品牌與企業,包括統一、瑞幸與大潤發等等,你是怎麼選擇要分析的企業?你是如何思考文章分析的切入點?

統一、大潤發都是我買過的股票,當初會寫那一篇是因為他們都有被收購的情況,然後當初賣股票都賣錯,以為被收購失去金雞母會暴跌,結果兩次都給我暴漲,所以後來復盤的時候去調查了一下,發現他們幾個可以寫在一起,文章分析與切入點,我可能比較跳痛,我就是想到什麼寫什麼,所以可能跟其他大大們比起來,文章比較口語與沒有邏輯,就是把我當下想到的寫下去,其實本來寫這些文章就是一個記事本的概念,把自己認為有趣或是值得留下的議題拿出來放大解釋,也讓自己有目標要去探討完,雖然大部分都是小小探討,不過其實會發現滿多有趣的事情,像是瑞幸可能原本只是要探討他的商業模式,或是所謂的互聯網+咖啡,到最後的股權紛爭與財務造假,然後再細看中國大陸這幾年的企業,會有滿多啟發。


11.若從來沒有產業分析或是企業分析的能力,你建議如何培養自己分析的能力呢?如何寫出一篇好的產業/企業分析的文章呢?如何分析出不同的insights ?

我覺得可以先從股票投資開始,因為你買了你必須去研究,你就必須每天看財經新聞,久而久之你會多了很多知識,像我們教授最常說的一句話,我的常識是你們的知識,聽到的當下很賭爛,但是去思考他說的也沒有多厲害,但是這背後就是他經年累月的財經觀念與信手捻來的歷史案例,你可能只買了一張石化股,你就需要觀察油價,還有需要觀察他設廠在哪裡,有沒有被當地政府罰錢,有沒有處分什麼資產,這家公司有沒有亂投資等等,不斷的延伸可能就不單單是國際宏觀面,可能細到公司每一季財務報表,我覺得只要一年基本上就可以寫出一篇不錯的產業/企業分析,雖然一開始可能跟我寫的很像,有些邏輯或是ㄧ些觀點很跳痛,但是如果將這些點好好的組織起來,應該就會是一篇不錯的分析。

因為覺得那些問題都太棒了,好像一寫發現寫太多了~

希望有人可以看到最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