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王子
不小王子

閱讀時喜歡拆解書的含意,有時候會扭曲原意,有時候會借題發揮;生活時喜歡探索社會的邊界,有時候會充滿興奮,有時候會充滿無奈。希望在這裡找一個歸宿,一起聊聊書聊聊天 https://taplink.cc/s1101601

《必然》最失控的人寫的未來

還記得1999年發上映的《駭客任務》嗎?電影中的真實世界由電腦機器所佔領統治,人類反而被當成能量來源,為了囚禁人類最強大的力量"心靈",藉由和人體大腦神經聯結的連接器,使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心理(六感)等訊號傳遞到人類大腦,電腦機器模擬1999年的人類世界(現實世界其實已踏入2199年左右),並創造出虛擬程式「母體」,也就是過往所認識的世界。

因為年紀的關係,看的時候已經是上映的十幾年後了,但我依然記得那時候震驚於這樣的宗教語言性的表達,猶如末日警告一般,母體就是最強大的想像共同體,也是我們深陷最大的束縛,這個束縛是多層次的,第一層次束縛了我們的思考與生活,不自覺有慣性也就有了可控制的邊界;第二層次是控制了我們進化的方向,引導著該做出怎麼樣的改變。

1999年發上映的《駭客任務》(圖片取自網路)

細思極恐的是第二層理論上是"神明"的能力範疇,但如果這個神在某個維度來說真實存在呢?而《駭客任務》就是在討論我們身邊就有那個"神"存在。

會說起這部電影是因為《駭客任務》就是受到了這本書作者的啟發得到了創作的靈感,在說這本書之前一定要先介紹下這位堪稱"奇葩"的作者,凱文·凱利(KK),他是一個未來學家,多年他只做一件事,就是觀察自然界的規律,判斷人類未來的趨勢。

27歲時的凱文·凱利是一個自由攝影記者,足跡遍布日本、朝鮮、台灣、菲律賓、緬甸、泰國、 孟加拉、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等地。但真正改變KK一生的是有次,他在耶路撒冷時因太晚回去投宿的地方,被鎖在了外面,而睡在耶穌受害的地方。神奇的是次日早晨醒來,他感覺自己像是經歷了一場神奇的宗教體驗。

神奇的KK(圖片取自網路)

皈依基督教後他決定像一個只有六個月壽命的人一樣活著。他與父母和平相處,匿名捐出自己的錢,看望親友,然後在萬聖節之夜回到家中「死去」。

但這樣「死去」的人創立了世界知名的《連線雜誌》(WIRED),秉持著「用從未過見過的方式告訴大家一些從未聽過的事」的理念,著重報導科技對文化、經濟和政治的影響。KK也擔任該雜誌的執行主編長達七年的時間,不停地找著世界上各行業最頂尖的人才談話,找出未來的趨勢。

而這本《必然》,KK用了一個無比堅定的肯定語氣,給我們指示了這個世界未來發展的方向。原書一共是12章,每一章都是一個動名詞,表達我們就身處在這個變化的過程裡,分別是:形成ing、認知ing、流動ing、屏讀ing、使用ing、共享ing、過濾ing、重新混合ing、互動ing、追蹤ing、提問ing、開始ing。本文節錄一些有趣的思考內容跟大家分享。

《必然》-最失控的人寫的未來

持續升級的產品

網路會延伸到任何人造或天然的實體當中。透過一塊幾乎免費的晶片嵌入,就可以對任何東西進行監控,網路將會延伸到這顆星球的各個物理維度,不僅如此,它還會延伸進時間裡

今天的網路忽視了過去,流覽特定網站的早期版本特別不容易,但在未來30年內,就會出現能讓我們查看過去任一版本的“時間機器”。就像你的手機可以加入過去幾天、幾個月乃至幾年的交通資料來改善導航一樣,2050年的網路也會充滿了來自過去的內容,而網路本身也會延伸到未來中去,變成一個自己的有機體。

這也讓每個人的行為持續被記錄在案,透過這些行為分析數據,產品的變化同樣也是動態的,根據每個人的使用反應與需求,持續改進。

《必然》-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東西都在變成別的東西(圖片取自 unsplash)

人工智能更智能

我們生活的是一個人工智能快速興起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找到自己面對人工智慧的方式,應該是讓人工智能有認知能力。在KK看來,人工智能目前沒有感知世界的能力,不知道該去感知什麼,人類負責給它指出一個方向,讓人工智慧去感知,做出具體的動作。

像是生產螺絲釘甚至是晶片,人類不可能達成機器製造的精密度,但如果反過來問機器說生產這些晶片可以幹嘛,它們沒辦法回答,最多只能說這是命令。它們只能執行,但是不能賦予意義,只有人類才能賦予事物意義

同樣是找一張臉,可能是一個小男孩說這是我喜歡的女孩,幫我把有她的照片都整理出來;另一方面有可能是警察要找逃出追捕的犯人。人工智能做的是同樣的動作,但因為人類賦予了意義,變成了兩件不一樣的事情。這也是人類與人工智能分工的基礎。

人類最重要的職責是尋找意義、提供想像力、賦予思想價值。而AI要做的是在不停地提升自己的執行力:計算速度更快、分析能力更強大。

《必然》-人類最重要的職責是尋找意義、提供想像力、賦予思想價值(圖片取自 unsplash)

即時串流成為資料的基礎

手機操作系統可以透過不斷更新來完善,家庭用品也可以透過外送服務不斷累積,互聯網讓資料更容易複製與傳播,網路的事物像是會流動的水,都能發現有需求的低坑處並迅速填滿。在這個回應都希望可以被快速滿足的時代,我們不會希望退款跟帳單一樣都是月結、電視壞了得等兩天才有人來修、看病要等兩個小時等等。

在這樣的前提下,人們對於"實在擁有"這個產品的需求便會降低,像是Netflix(網飛),取代了實體的影片租賃場所一樣。

對於公司也是,如何創造價值成為了學問,共有8個原則,分別是即時性、個性化、解釋性(為了獲得解釋而付費)、可靠性、獲取權、實體化、可贊助、可循性,這幾個原則是未來對於創造價值的心考量點。

《必然》-我們腳下的一切都在變成流沙,但是踩在這樣的流沙上,我們反而心裡不慌(圖片取自 unsplash)

最有文化的世代

隨著辭彙與寫作工具的不斷增加,現在每個人的閱讀量,和祖先相比,都是幾百、幾千倍的差距。古人只能閱讀實體書,而我們生活在一個到處都是資訊的世界,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是螢幕,電視、電腦、電影、手機、電梯廣告、路邊大螢幕、ipad,單單比較閱讀量的話,每個人都是相較古人有文化的人(雖然對於文化的定義,我個人是偏向有思考能力的人)。

而現代人通過電子螢幕的閱讀方式也徹底改變了資訊傳遞的方式與邏輯,螢幕上的文字會變化、融入圖片、變幻色彩,甚至還能改變含義。有時候,螢幕上根本沒有字,只有能引申多種含義的照片、圖表和符號。

許多以文本為基礎的文明對這種流動性大為恐慌,在這個新的世界裡,快速變化的代碼(就像是不斷升級的電腦代碼)比固定的律法更加重要。呈現在螢幕上的代碼可以不斷地逼用戶修改,而印製在書本中的律法卻不能這樣。然而代碼塑造行為的能力和律法幾乎一樣,甚至有更直接的影響力,若想通過螢幕改變人們在網上的行為,只要改變管理這個地方的演算法即可,演算法還可以監督集體行為,也可以把人們引向其所偏好的方向。

想想這樣的不確定性對於人類的發展也充滿了未知。

《必然》-現代人都是超級文化人?(圖片取自 unsplash)

"慾望"成為一種資產

世界上有兩個重要參數,一個在漲,一個在跌。跌的是物品價值。2002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在過去的140年裡,實體商品的價格呈現出下降趨勢,大約是每年下降百分之一。";而漲的是我們每個人的注意力價值。在1995年我們每在媒體上花一小時,商人平均願意出2美元購買我們的注意力。而2015年這個數值上漲到了3.37美元,增加了70%

怎麼樣"過濾"訊息就很重要了,不論是對商品還是個人都是。現在這個世界的事物如此之多,有的時候加3層濾網都沒辦法過濾。像是美國有一套書,叫做《西方世界的偉大名著》,這套書已經有三個過濾條件:西方、名著、偉大,即便如此這套書還有2900萬字。依然沒有人有時間可以讀完,所以我們必須得加第四層濾網,解讀,就像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一樣。

發展到這一步,過濾這個動作不再只是把物質精華化的過程,因為在這個過濾選擇的過程,對過濾條件的選擇催生了"鄙視鏈"。

不同人的解讀,都會認為自己的這份書單,才更能代表西方世界的偉大著作,不同的人可能還會產生分歧、互相攻擊。生活裡的好多鄙視鏈,都是因為過濾而產生的,像是品牌選擇太多了,有人喜歡LV有人選路邊攤,有人喜歡日劇、韓劇或是美劇,鄙視鏈產生了。

同時"過濾"也把每個人歸入不同群體之中,這個過程,不光是你主動去過濾,你自己的一些無意舉動,其實也在被人過濾,每個人的每一個動作都是一種過濾,也都在塑造個人的形象,你都在無形之中歸入了某個群體裡。

《必然》-過濾條件的選擇催生了"鄙視鏈"(圖片取自 unsplash)

有價值的是好提問,而不是好答案

現在的知識都是從數據中產生,像是維基百科就透過大眾的自由編輯,2015年時已經累積了288國語言、3500萬條的內容(2020年則是298國語言、4500萬條的內容,中文則有630萬條內容),可以說全世界的訊息很大部分都記錄在這裡了,也意味著大部分"固定化的答案",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答案。

反過來說,問怎麼的問題變得更關鍵了,問題一般分成兩種,或稱為兩個階段的問題。第一個階段“補充確定性知識”的提問。像是兔子是胎生還是卵生,它的答案是關於事實的硬性知識。而第二階段的提問稱為,開放性的、觀點性的問題。像是兔子為什麼沒有成為人類最主要的肉食動物?

這種問題有下面幾個特色,首先它需要有相當的知識存量,熟悉人類飼養動物的要求,熟悉兔子的生理特點;在回答之後還不能馬上對答案進行驗證,因為它也往往是跨空間、跨時間的問題。

最經典的這類問題就是:宇宙會一直膨脹下去嗎?這樣的問題最激發社會進步,像一場頭腦風暴,把知識都攪動起來,隨意地拼接組合。

第二種問題必須以大量的第一種問題為基礎。在過去,人們一說到什麼問題,第一反應就是問老人,連書本都很少。但人腦知識結構是分散的,有的知識在中國人的腦子裡,有的知識在美國人的腦子裡,沒有連接、比對和資訊更新,在這麼一個破碎的知識網裡,很難產生第二種問題。

但現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把那些掌握在各種匠人、各種高手心裡的知識都拿到互聯網這一個平臺上了。有這麼多知識擺在桌面上,就為回答一些大問題提供了可能。

書裡另外舉了個關於好問題的7個標準:
1.一個好問題值得擁有100萬種好答案。
2.一個好問題能開啟一個學科。
3.一個好問題能生成許多其他的好問題。
4.一個好問題不能被立即回答。但在日後的時間可以一直被回答。
5.一個好問題出現時,你一聽見就特別想回答,但在問題提出之前不知道自己對此很關心。
6.一個好問題處於已知和未知的邊緣,既不愚蠢也不顯而易見。一個好問題不能被預測。
7.一個好問題將代表受教育的頭腦。如果AI能問出這樣一個問題,那將是AI全面超過我們的時候。
《必然》-過濾條件的選擇催生了"鄙視鏈"(圖片取自 unsplash)

Last and First Men,最後的人類?

分享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最近也在讀一本書《Last and First Men》,從未來人類的進化形態、科學技術、社會制度、宗教文化、生存哲學、兩性生活等方面,講述整個人類漫長的文明發展史的走向,內容很有趣,從哲學的角度思考人類進化的軌跡,裡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討論人類的精神,尤其是對"美"的價值判斷。

如果缺少了對美的判斷能力,我們也就沒有了喜怒哀樂的能力,只能夠純粹用理性的對錯來評判事物,但這樣的"人類"沒辦法發展文明,只能發展科技,從許多種層面來說,這樣的人類是匱乏的,我沒辦法想像沒辦法感受歡愉的世界是多麼的可悲。

所以這本書觸動我的地方是因為,KK找到了一個正確的人類發展對標物,先考察生命的特點,再把科技的發展想像成一種生物,再來思考事物發展的未來。這本書也還另外提了很多有趣的想法,像是共享技術越來越深刻、資訊追蹤技術越來越要求即時反饋與修正、全球大腦正在甦醒等等。

不想讓自己錯過未來發展而被淘汰的人,建議可以去看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