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王子
不小王子

閱讀時喜歡拆解書的含意,有時候會扭曲原意,有時候會借題發揮;生活時喜歡探索社會的邊界,有時候會充滿興奮,有時候會充滿無奈。希望在這裡找一個歸宿,一起聊聊書聊聊天 https://taplink.cc/s1101601

讓愛發電計劃 |破壞造就文化?從烏鎮劇院反思區域塑造

最近跟許多中國大陸的城市政府、開發商以台灣經驗分享特色小鎮的規劃,以及文創產業該如何將一個貧困小鎮能夠成功經濟轉型等等議題。一般來說做產業造鎮的時候,最關注的第一步是該發展當地哪個景點,像是曾經的古街或是風景名勝,來打造特色IP後再圍繞著一系列的商業開發,希望可以吸引兩種類的人:花錢的人、賺錢的人,活化這個地方的現金流動,接著盤活整個區域。

這個操作邏輯在帶動區域經濟上發展的角度是可行方案,因為人總是跟著錢走,錢在哪機會也往往在哪。先不說這樣的模式導致了很多地產泡沫的可能,從更情懷的角度來說,也因為這樣的操作模式套路化,容易落入批評這樣的開發少了文化與溫度。

16年到訪烏鎮

說到兼顧文化發展的區域開發,浙江省的烏鎮無疑是一個很值得參考的案例,會想分享這個案例是因為前陣子的這本書,《並蒂-烏鎮劇院》。這本書講的是,烏鎮劇院這棟建築是如何誕生的。

圖片取自百度百科

雖然說的是建築,跟區域開發的大尺度思維相比可能還是小了些,但這本書聚焦于烏鎮劇院從設計到建成的三個重要環節還是非常有意思,分別是:

1.         建築師設計建築時,如何完成從零到一的想法突破?

2.         建築師設計建築時,怎樣用材質與線條表現抽象的想法?

3.         一棟建築設計完成之後,建築師還要進行哪些工作?

這些內容反而給了區域規劃者一個由小見大的切入角度,因為指標性建築對這個區域有著示範與引領的作用,而從這些角度了解這個區域的文化與歷史,或許可以給規劃與設計帶來不一樣的思維。

烏鎮劇院就是一個特別好的案例,因為這是一座古鎮中的現代建築,必須在文化中注入新元素,但又不能失去原本的風采。

烏鎮劇院(圖片取自台灣建築報導社- 應斐君 攝)
第一部分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烏鎮劇院的設計是從哪裡開始的?

一座建築的設計,最開始的想法從哪裡來的呢?從烏鎮劇院的設計過程來看,問題反而是這座建築最終要滿足什麼樣的需求。作為第一個考慮的問題,它要呈現出來的問題有兩個層面,美感與實用

烏鎮劇院的目標也很明確,分別建設一個1200人的主劇場和一個600人的多功能劇場。但這也是我們很常說開發與文化融化會產生矛盾的地方。

從整個古鎮的建築風格來看,烏鎮的傳統建築都是青磚、白牆的小巧民居,而劇院給人的感受,是水泥、俐落線條的現代風格。從文化內涵來看,烏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江南水鄉,而戲劇則是代表西方藝術。所以「烏鎮」和「劇院」這兩個詞語呈現出來的意義,天然彼此就帶著矛盾。

面對這個矛盾最核心的議題,是我們該創造怎麼樣的文化,不只是保留過去還有創造未來。回過頭來思考烏鎮為什麼可以在文化上取得這麼大的影響力與文化標誌,但關鍵也諷刺的是,”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烏鎮,是通過深度破壞打造出來的

烏鎮和其他文旅古鎮的模式不一樣,進行過一次全面改造,拆除現代建築,再利用傳統材料、傳統工藝修復了古鎮的民居。改造之前,文旅公司已經和當地居民簽訂了契約,請他們在完成改造之後重新搬回烏鎮。這些居民雖然還是待在自己的舊房子,可是身份從屋主變成了文旅公司的雇員,扮演著一個在古鎮裡生活的居民。

但是,反而有規劃的破壞與重塑才能讓遊客最大限度的體會心理印象中的古鎮,統一管理下,外地人來做生意的少了,欺騙與千篇一律的商品也比較少了,烏鎮沒有了旅遊景點的那種燥熱感,遊客能在烏鎮看到原住民身上那種慵懶的氣質,這些居民在私底下聊天,用的還是當地的吳儂軟語。

所以仔細想想我們常說的文化保留,在現代人的思維下也矛盾重重,人真正想要的並不是真的古時候的生活,而是想要一種片段的體驗,是人們想像中的烏鎮生活最值得玩味的那一部分。其餘的生活情境,反而變成外人理解的雜訊,最好都能排除。而這種片段的體驗只能靠深度地介入和改造來實現

16年到訪烏鎮

所以說整個烏鎮成為了一個想像的共同體,居民變成了演員,使得烏鎮成為一座真的饒繞著文化的舞臺,遊客來到這裡,也是為了體驗這種真實世界中罕有的,幻境般般純粹的水鄉。從這個角度看,烏鎮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它把自己變成了一台永不謝幕的戲。

烏鎮劇院的建築師姚仁喜曾在一次演講中總結了設計烏鎮劇院的主旨:「劇場本來就是我們去做夢的地方,我們明知道戲都是假的,還是要去看,烏鎮又是一個像夢一樣的地方,所以烏鎮劇院最大的任務就是要讓人們的夢繼續做下去,這個空間的氛圍,就是不要驚醒了人們的好夢——所有的目的就是要達到這一點。」

回顧一下建築師的創意過程,會發現這是一個以終為始,反過來思考的過程。從最終的需求出發,向前去找最初的想法,其實就是別人走進這個空間時感受上的需求。

圖片取自網路
第二部分:建築師設計建築時,怎樣用材質與線條表現抽象的想法?

這關係到了建築學裡的「建築語言」。磚瓦木石、窗戶的大小、柱子的粗細、線條是方還是圓,怎麼讓人產生不同的感受呢?

先來說烏鎮劇場的外觀,必須要和古鎮江南水鄉、青磚白牆的民居協調。但是現代劇院有一個特點,為了滿足舞臺佈景、照明等等要求,現代劇院舞臺上方需要設置一套裝置「舞臺塔」,這個舞臺塔需要將近 20 米的高度。所以很多劇場為了滿足要求的同時還能節省空間,就會做成一邊高一邊低,觀眾席這邊低,舞臺那邊高,長得有點像個鞋子。

建築師最後的選擇,烏鎮劇院需要包含兩個劇場,讓兩個劇場背對背,這樣兩個劇場的舞臺部分,也就是最高的部分,就都在建築的中央。江南水鄉中有一種吉祥的植物,叫並蒂蓮,就是兩朵蓮花背對背開放。並蒂蓮花成了烏鎮劇院的造型靈感,兩座橢圓形劇場背靠背,既能滿足現代劇場的功能要求,精緻的外形和蓮花的寓意又和烏鎮的氣質融合。

並蒂蓮花(圖片取自網路)

說到融合,並不是說要和江南水鄉的融合,就要等比例放大,做一個巨型民宅,那樣反而看起來會更不協調。融合其實不需要刻意追求形似,而是在色彩、材質上與歷史建築進行對話。

烏鎮劇院由兩個劇場組成,而且剛好一邊靠著陸地,一邊靠著湖水,靠著陸地這一側,選用的是傳統的青磚,凝重古樸,和烏鎮傳統建築風格非常接近。而靠著水面的一側選用的是玻璃幕牆,並且在玻璃牆上裝飾了傳統建築的木質窗櫺。木質窗櫺的圖案倒影在水中,表現江南水鄉水墨畫的一面。

圖片取自網路
第三部分:一棟建築設計完成之後,建築師還要進行哪些工作?

紙上的設計放到現實中會是預想中的效果嗎?

因為建築師在做設計的時候,不論是畫圖紙、做模型,還是用3D繪圖軟體,在1:100、1:200的比例尺繪圖。而建築師們對著圖紙,想出來的設計,放大成為真正的建築後,很有可能會有細節上的誤差,也就是光學上的「透視變形」。

而好的建築會反過來變成”視覺欺騙”,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像是烏鎮劇院的外形採用了一虛一實的設計理念,虛的部分使用了木質窗櫺的視覺元素,實的部分使用了磚牆的視覺元素。如果走進看烏鎮劇院,會發現窗櫺和磚牆都非常大,劇院的窗櫺寬度大概是民居窗櫺的十倍,劇院的牆磚長寬高都是普通磚的 1.5 倍。實際上,和普通的民居相比,整個烏鎮劇院都很大。傳統的兩層樓民居,大概只有 7 米,而烏鎮劇院的最高處幾乎相當於十層民居的高度。

室內玻璃與窗花(圖片取自台灣建築報導社- 應斐君 攝)

但是你站在烏鎮的民居當中,遠望烏鎮劇院,會感覺劇院的窗櫺和磚牆,和周圍的民居尺寸差不多,這會讓你產生一種錯覺,自然而然地覺得烏鎮劇院是一座距離自己很近,並且尺度親切宜人的小建築。大窗櫺、大城磚,再加上刻意設置的距離,反而營造出烏鎮劇院「以大見小」的神奇效果。

從小尺度建築回頭反思大尺度規劃的意義

從設計到最後落成需要分三個階段去檢視:第一個階段,找到一個切入點,讓特色景區融入這個地方的氣質,才能夠形塑這個區域的文化;第二個階段,用適合的材料去表現這些建築在區域塑造的感覺;第三個階段,圖紙規劃落實,而且是真的跟預期的畫面一致,才算是完成規劃的閉環。

另外如果對建築構造感興趣的人,也推薦台灣建築報導社這篇報導的文章,圖片很詳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