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其
张若其

哈佛大學准大一新生,关注性教育及傳媒相關议题。

Greetings! | 自我介紹和其他

非常高興能夠認識各位前輩,也很激動能夠有這樣的機會加入Matters。我是張若其(大家也可以叫我“若其”),也在這裡藉新人首貼這個機會稍微介紹一下自己 :)。我從小到大都生活在廣東深圳,剛剛畢業於這裡的高中深圳中学。高中三年和同伴共同嘗試推動對於內地而言這所高中所擁有的前輩傳下的“校園民主”傳統(雖然在話語中這個詞已經失去了意義),嘗試通過學生議事會以及校園自媒體的形式向校方爭取學生的權益。這些權益與社會中的議題相比而言並不事關重大,但在許多人的幫助下,我們在過去的三年中曾經以不同的方式爭取大到學生會民選、學校規章制度需要通過學生議事會,小到校園內使用手機及其他電子設備、穿著便裝的權利。我和其他當時的夥伴們也嘗試過運營校內的新聞媒體(https://nirvana.news),並且嘗試脫離微信公眾平台的限制,通過自己開發的全平台應用確保學生對於校內事務的知情權。雖然還是不成熟的嘗試,但也總歸在這三年之間的各種爭論及輿論中得到了許多經驗,也模糊地弄清楚了未來自己的志向(儘管還不知道如何達到)。剛剛從高中畢業,我現在是一名Harvard College的準大一學生。這個暑假在深圳的一個性教育組織幫助研究並且開發青少年性教育的課程。對我而言,我希望這是除了在朋友圈上聲援之外,我能對近期的一系列事情做出自己的貢獻的方式。下面是一些自己最近零零碎碎的想法,才疏學淺,也希望各位前輩能指正其中的內容。

今天晚上(嚴格來說是昨天)幫助整理了近期#MeToo運動中被舉報者的一些信息,在整理這些信息,照著圖片在文檔中打下那些侵害者曾打下的話,我感到這在情緒上讓我厭倦——不是因為我所做的事情本身,我相信紀錄是有意義的——而是憤怒於這些侵害者的猖狂以及他們侵害方式之間驚人的相似性,正如整理到的一個評論中所說的,這些侵害者好像有同一本如何性騷擾他人的教材。

我希望能夠應對這樣的疲憊和憤怒,因為我認為有這麼多人有勇氣站出來指控他們的侵害者這樣的進步後,還有許多的人,其中包括受到男權社會規訓而無處求援的男性幸存者,包括受到性和性別雙重壓迫的性少數群體們,這些人還沒有辦法像這樣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樣的抗爭需要是持久的。這讓我想到了之前曾經讀到過的一個概念:「歡愉是一種抗爭」(Joy is a Form of Resistance)。

一首詩 THE DAY AFTER THE ELECTION I DID NOT GO OUTSIDE 呈示了一個離我們不遠的例子。在2016年美國大選Trump勝出之後,Hanif儘管不願出門,但他仍然驅車前去一個soul food spot吃飯。他沒有描述Trump勝選之後抗議的景觀,而是轉而厚重地描寫區區一個soul food spot中非裔美國人群體歡愉地繼續著他們的每日生活的樣子。這首詩我常喜歡在那樣憤怒的時候讀出來,這是每次讀到都會注意到的一段:

where those men ignore the yelling
& the marching on the television & where I imagine those men
have seen this movie before & know its ending & yet are still
here to watch it again

Trump獲選對於多數非裔美國人來說(起碼對於這首詩的作者Hanif而言)並不被認為是一個好消息,但這樣的歡愉與其來自於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無知,更像是對於將要到來的事情有著預期,但同時卻堅定地繼續他們自己的生活。「歡愉是一種抗爭」本身來源於黑人民權運動,它來自於Black Joy,來自於在面對白人社會對於黑人文化的抨擊時的自我認同。有一句話:

#BlackJoy: the understanding that even finding a reason to smile is also a form of resistance in a system that was neverdesigned for us to thrive.  
–  Kleaver Cruz

可能概括了這樣的「歡愉」,在我看來,它是一種治癒性的抗爭,在擺明自己的立場的同時給予參與者力量去參與到其他形式的抗爭中;它也給予了參與者共同的認同,讓他們不至於在一個有敵意的體制下過度地自我懷疑;同時,在歡愉中所展現的人性力量,也並不是只有參與者能夠感受到。

這自然是一種過於理想的看法。面對壓迫、面對性侵,這完全不是什麼可以「歡愉」的起來的事情。諸如輿論、法律,這些是無法替代的抗爭形式,也是事件發生時(現在)應當被擺在前面的頭等大事。儘管知道現在或許不是思考這個的時候,也希望藉著這個機會先分享自己的想法。在缺少侵害-被侵害的具體事例而是在應對一種文化的長期的抗爭之中,除了共有的對於社會公義的信念,能夠維繫這個群體的抵抗並且產生共同的身分認同,我覺得或許「歡愉」是思路之一。思路一定有很多疏漏,請各位指點。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