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遊世界
窮遊世界

IG:budget.travel_ard

鐵道迷必訪—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等待了三年,香港人出外旅遊終於不需再返回香港時隔離了,而且香港人最愛到訪的國家—台灣也在10月13日開放邊境,疫情真的好漫長!

那麼台灣在疫情期間有什麼新景點呢?這次為大家介紹在台北車站附近的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無論你是否鐵道迷,這座鐵路博物館都很值得參觀,了解一下台灣的交通發展。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前身是日治時代的鐵道部廳舍,園區內包括了食堂、工場等十棟建築,經多年復修後在2020年7月開放給市民大眾參觀。國立臺灣博物館有四個園區,鐵道部園區是其中之一,一般票為$100,四館聯票為$130,四館我都有參觀過,當中我個人值得參觀的只有鐵道部園區。

一講到台灣鐵道發展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清代第一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在他任內大力推動台灣建設,包括台灣鐵道,當時是中國境內第一條以載客為目的的鐵道。劉銘傳興建的鐵道分為兩部份,一是從基隆至台北,另外是從台北至新竹,原來的鐵道計劃是一直通往台南,可惜甲午戰敗後台灣改為日本統治。

劉銘傳在台灣除了鐵道也創立了現代化郵政,向英國訂製了新式的郵票,並以農曆新年流行的「龍鳳錢馬」作圖案,於是有了「龍馬郵票」的稱呼。有趣的是,由於鐵道剛通車,車票印製不及,只好以當時還未發行的龍馬郵票作車票使用,再加蓋車站名字及時間,因此龍馬郵票成為了台灣第一張火車票。

後來在日本統治下,台灣鐵道出現天翻地覆的改變,除了興建貫通台灣南北的縱貫線,日本本土製造的蒸汽火車也投入服務,台鐵CK100型蒸汽機車改良自CK50型,耗煤量低,效能大大提昇,但它能成為鐵道迷心中的台灣「火車珍寶」原因是當時日本國內推銷失敗,CK100型很快便停產,因此日本現在也很難找到同款的火車。1998年CK100型火車復駛,並展開一個月的環島之旅,是台鐵第一部「動態保存」的蒸汽機車,沒想到造成海外轟動,日本的鐵道迷甚至組團參與這次的復駛。

日治時代鐵道發展不是只有載客的火車,還有很多工業、貨運等用途的鐵道在台灣各地發展起來,有一些鐵道後來更變為載客觀觀光用途的列車,如阿里山小火車。可惜現今仍保存下來的鐵道並不多,大部分因使用率低而被廢止。

博物館展示了很多不同款式型號的火車模型,從蒸汽火車,到柴油火車,再到現在的電力火車,台鐵火車經過一代又一代的演變,在2020年12月南迴線開出最後一班以柴油推進的「藍皮火車」後,台鐵正式進入全面電力火車的階段。

當然只靠模型是不夠了解火車,博物館還搭建模擬車廂內部的場景,還配上火車行駛的聲音,坐著坐著就真的好想睡覺(誤

博物館內部拍照打卡的佈置不少,例如懷舊復古木造車站,無論是售票口內部,還是火車站環境都造得十分仔細。

再加上廳舍本來內部就已經很豪華氣派,橫樑及牆面上灰塑精緻,天花板更有台灣少見的橢圓形天花板。

鐵道部廳舍在1918至1920年間完工,建築設計師是與總統府、舊台南地方法院相同的森山松之助,從外觀就可以看得出建築師的風格,受到英國「安妮復興」建築設計所影響。

廳舍一樓為紅磚結構,二樓以木材構造。廳舍本體平面略呈L形,主入口在轉角處,兩側設衛塔。鐵道部廳舍作台灣鐵道交通行政管理的總辦公室長達70年之久,後來台鐵局本部搬到新落成的台北車站,2007年被列入國定古蹟。

整個博物館讓我最感到驚喜的是動態模型展廳,模型火車會在路軌上行走,可以看到列車如何從扇型車庫出車。而且模仿模仿台北車站周遭非常仔細,非常真實,重現了過往台北火車還在地面上行駛時街道上的風景。

除了火車與車站外,其他跟火車相關的,如車票、橋樑,甚至是鐵道信號號誌都有詳細介紹。整個鐵道博物館展品非常多,參觀這座博物館的話建議預留至少3個小時。

八角樓與廳舍一樣同為森山松之助的代表作,初期作為男廁使用,樓中心有一根空心的鋼筋水泥八角柱,柱頂伸出8支放射狀的樑,看起來猶如一把張開的傘。8個小便斗圍繞在八角柱,廁格則分佈於八角形的的兩個邊。

二次大戰時美日交戰,台北因此也成為美軍空襲的目標,為了躲避空襲設備了這座鐘型的戰時指揮中心,外壁通風窗戶為特殊潛望鏡形式,可抵禦炸彈爆炸造成的碎片穿徹,內部出入口門扉是耐彈構造的鐵板。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