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泉
楊泉

史學博士,記者、學者、商人、經理人。逐水草而居。

【思考】中國改用繁體字?

打包的湖南菜,很辣

早餐吃前幾天聚餐打包的湖南菜,很辣,坦白說我是吃不慣的。一樣不太習慣的還有簡體字。我想起上個星期帶我媽出門吃飯,我媽告訴我,她聽說中國會逐漸改回繁體字。

我問她聽誰說的?她說:「不知道,很多人都這樣說。」

其實我也聽過很多類似的說法,大概是說中國現在開始追求傳統文化,而且電腦資訊越來越發達,已經沒有必要用簡體字了。所以會把規範字改回民國時代的繁體。但我倒是不以為然。這種論調我20年前就聽過了。倒不是覺得改回繁體不好,我自己比較習慣用繁體,也覺得繁體中文比較好辨認。但是那跟中國官方會主導改回繁體中文是兩回事,中國把規範字改回繁體中文難度太高了。

很多人會說繁簡認字很簡單啊,看多了就會。但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很多人連簡體字都認不全了,你還要他去認繁體字?人要改變習慣,背後必須要有重要的推力。那麼多台灣人能讀簡體字的書,有的人還會寫,那是因為「有需要」。我在中國遇到看著繁體字只能傻笑的人就很多,有的還會生氣:

「你們為什麼那麼不規範!」

不是你的規範而已嘛。在台灣,這樣寫才是規範。

其次,中國簡化字的推行歷史已經很久了,從1951年推出第一版簡化字規範以來,已經超過60年。很多人終其一生使用的都是簡體字,對繁體字沒有概念,要他們去學更是天方夜譚。改回?他的世界本來就沒有繁體字啊,你要他改回哪裡?日本統治台灣50年,雖然國民黨用力踩踏,但語言的影響至今仍在。台灣還比中國小呢!現在要中國改用繁體,推動滲入整個社會,實際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也有人說現在中國商店街的招牌用繁體的越來越多了,足見民間的認同也偏向繁體中文了。這其實是誤會。江澤民在當中國老大的時候喜歡寫繁體字,還帶動了在餐桌上即席吟上兩句詩的風氣(雖然經常是狗屁不通的)。但那只是一種彰顯自己「好像比較有文化」的作為,他平常還是用簡體字的。當時開放可以在商標招牌使用,大家為了顯示自己「高大上,有文化」就寫起繁體字來,近十幾年清宮戲、民國戲的盛行,也讓人開始有一種「發思古之幽情」的追求。

但那是什麼?那是一種「文青裝逼」的社會現象,不太可能擴及整個社會。你也會看到很多商店招牌寫著小篆,但不可能推動中國的學校用小篆教學(大學裡中文歷史兩個系的部份課程例外)。網路上也會看到有些人串連說要穿「漢服」,但也不可能推動「漢服」成為社交場合的正式服裝,你看看有幾個真的敢把cosplay的衣服穿去上班?

中國藝文園區中經常可見的繁體字,只是一種商業行為,特殊情況。不要誤會他可以普及到全中國。除非政權要以此為規範。但以我對中國公務體系的理解,沒有什麼好處又很麻煩的事情,他們是不做的,那又怎麼可能?

所以不要以為一些文藝青年在中國的網路上呼籲,中國就會把官方文字改為繁體。那只是對想像中的清代、民國虛幻之追求。仔細一看,中國網上還不少「民國控」覺得現在中國若是國民黨執政會做得比較好呢!

中國的規範字會走向繁體?

做夢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