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鷙
楊鷙

過了憤世嫉俗的年纪,只想瀟灑走一回。 主業:臨床心理與心理治療

那些“難搞”的人:如何應對被動攻擊行為

攻击行为不一定以殴打、咒骂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些人总是通过讽刺、回避、挑衅等方式令我们生气,如何理解这种行为,并让自己免受它的伤害呢?
什么是被动攻击行为? 

被动攻击是一种间接表达负面情绪的方式,当事人不愿将自己的愤怒或不满直接表达出来,无法坦诚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他们所想的和所说的之间总是存在着脱节。请想象如下的场景:

你的恋人突然对你很冷漠,你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你不断地追问下,他说:“你自己做的事情你最清楚。”而当你因此生气,问他为什么要说出这样的话时,他却反问道:“你怎么这么情绪化?“。

你和一位同事在一个项目中处于竞争关系。当你穿了一件新衣服去上班时,她说评论到:“哇,你的新衣服真好看,我两年前有一件同款。”你察觉到了她的阴阳怪气,生气地对她说:“这关你什么事。”她却故作惊讶,抱怨你开不起玩笑。

美国管理学家 Preston Ni 在他的书《如何成功地与被动攻击的人打交道》中列举了典型的被动攻击策略:

1.    伪幽默:故作轻松地说出伤害他人的话,并且笑着评论说:“我只是在开玩笑,你怎么没有幽默感呢?”

2.    装傻:“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吗?”“我忘了啊。”当他们没有履行承诺,或希望不断拖延一件事时,装傻通常是他们的选择。他们试图用误解搪塞对方,并希望让对方困惑,产生自我怀疑,从而阻止对方从他们那里得到满意的回答。

3.    散布流言蜚语,谣言。

4.     沉默,回避,以此来惩罚对方,或者让对方感觉不安全。

5.     把责任推给对方--- 因为对方不体谅他、没有及时提醒他或是指责对方没有解释清楚。

 

以上这些被动攻击行为的核心是相同的:关系中的一方表现得被动-攻击性,从而引发了巨大的冲突,因为攻击者拒绝进一步沟通,并且否认任何侮辱和任何恶意。借此,攻击者暗中扭转了局面,使受害者看起来像挑衅者。被动攻击行为的目的通常并不是处理问题,而是试图掩盖自己敌意,并间接地传递自己的不满。


起源

被动攻击与主动攻击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为了表达当事人的不满。然而采取被动攻击策略的人,可能不会/不敢或不想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可能是源于家庭氛围或学校教育。创伤经历、缺乏社会经验也可能造成当事人在解决冲突时的能力不足。

通常,采取被动攻击策略的人认为,这些“委婉的”敌意是更容易被社会接受的。他们往往害怕激烈的正面冲突,因为他们害怕失去控制,没有安全感,或缺乏自尊心。此外,

一些研究者认为,习惯于进行被动攻击的人往往有较强的自恋(Narzissten) 倾向,他们希望通过被动攻击操纵他人,由此来惩罚他人,满足的自己权力欲望。

如何应对被动攻击?

习惯于被动攻击的人常常被身边的人称为:“难搞的人。”他们长期在亲密关系或工作中表现出消极态度,经常抱怨他人、讽刺他人,忽视或淡化别人的成就。与此同时,他们拒绝为自己行为引起的冲突进行解释,并把责任推卸到对方身上。

在工作中,被动攻击可以破坏整个团队的氛围,滋生怨恨,并影响生产力。因为私人恩怨或对团队、公司的不满,隐瞒关键信息、阻碍其他成员的进展。或者拖延自己的工作,让其他成员不得不加班加点做他的任务。又或者经常对同事说阴阳怪气的话,传播谣言,影响团队士气。

亲密关系或友谊中的被动攻击常令受害者筋疲力尽,在这段关系中感到愤怒和不安。被动攻击者常给出对方矛盾的信号,比如在他明显不情愿的情况下,带着恶意说出:“当然,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或是在对方察觉到他生气时,说"不,这没什么"。甚至,"我只是在思考"。听到这些话的人可能无法立刻意识到这些悖伦,只是觉得面临着无法解决的困境,感到威胁与困惑。

应对被动攻击的第一步是利用上面的提示来识别它。在确定一项行为是被动攻击时,最好的策略是直面行为本身。

最糟的策略是按照对方期待那样,表现出愤怒或不安,这样对方就可以将这个冲突顺理成章地推卸为你的责任--- “是你先生气的,你情绪化,你无法控制自己。”为了避免落入对方的陷阱,重要的是要尽快意识到对方的伎俩---然后刻意保持冷静。社会工作者乔迪-E-朗和她的合著者在《愤怒的微笑》一书中建议,面对被动攻击者反复的阻挠与拖延---即使它们总使你感到厌烦,但却不值得你回应它们。较好的做法是,只评估他们的行为,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尽管理想的解决策略是,让对方敞开心扉,真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然而,这是相当艰难的,习惯于被动攻击的人,没有那么容易就卸下自己的保护盔甲。因此,尝试赢取对方的信任往往只能让自己精疲力尽---当然这也要看对方和自己的关系,如果是他是你的家庭成员,那么这样的尝试还是值得的,只不过最好在有专业心理治疗人员的支持下进行。

如果无法让对方完全信任自己,那么“就事论事”就是最有效的办法。你要给予他准确的反馈,避免说“你总是迟到”,或者“你总是不回我的信息”,而是应提醒他“工作日在何时开始”,并明确点出自己对他的要求,比如,”我要求你以后准时上班。”此外,小心任何能引起攻击性的称呼和说话方式,最好用“我的需求”以及“团队的需求”来代替对对方的指责。比如,如果说:“你没有在昨天提交你的报告”,就会引起对方的抵抗心理,并使他进入“防守”的被动攻击状态,而这时如果说:“我注意到你的报告晚了一天提交,这样我们就无法继续下面的任务了。”,可能就不会激活对方的心理保护机制。同样重要的是,不要怕说出后果,要明确告诉他,他的行为对团队的影响,和他继续这么做的后果。

另外,被动攻击的人往往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因为他们难以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可能喜欢发送电子邮件,而不是面对面地解决问题。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鼓励他们,在和他们直接交谈时,增强他们的信心。如果你察觉到对方的被动攻击可能是对一个令人失望的工作决定做出的消极反应,比如前几天他失去了晋升机会,那么可以直接问他,他的行为是否源于此。并表达对他的理解,帮助他更有建设性地处理这种情况,并对他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做出正面反馈。

在亲密关系中,如果被动攻击的人声称“我没生气,我很好”,而他们的行为却表明不是这样,那么最好通过表明自己的需求,比如“了解你的感受对我来说很重要”和提问,更深入探究问题的根源。然而,如果对方还是沉默不语,继续行使冷暴力,并且这种情况反复出现,那么就请求助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吧。被动攻击行为可以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但如果这种行为反复出现,那么问题就不再那么简单。尽管被动攻击行为模式已经不再被视为一项人格障碍,但它却是一些其他人格障碍的典型行为模式,比如边缘性人格障碍。

与习惯于被动攻击的人相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你确定了你正在面对他人的被动攻击,在谈话中保持冷静,找出背后的潜在矛盾,确保透明、坦诚的双向沟通,并制定明确的标准、表达自己的需求,就有机会让自己从被动攻击者设计的困境中脱身而出。

 

參考文獻:

Barnow, S. (2008). Persönlichkeitsstörungen: Ursachen und Behandlung. Mit fünf Fallbeispielen. Verlag Hans Huber, Bern.

Wittchen & Hoyer (2011): Klinische Psychologie und Psychotherapie, Springer.

Pfersdorf (2019): Passiv-aggressiv? Psychologie Heute.

Otto (2019):Passiv-aggressiv Psychologie Heute.

封面來源:https://outnewsglobal.com/tales-of-a-middle-aged-single-gay-man-looks-at-passive-aggression/

Kendra Cherry: What is 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

How to manage passice-aggressive people: Bringing hidden hostility to light.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