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謙
子謙

管理與藝術的底蘊,科技與傳統工藝的融合,分享人生的經驗、職場上的歷練,藝術上的體驗,讓彼此互相學習與成長。

品味人生|歲月靜好

人生難得幾回獨處,遠離塵囂,欣賞這一季、這一方空間的美好~

甫發布本文之前,看到了陳文茜在FB上的一段話:

創造一個人的天地需要多大多寛廣的空間?莫言曾經提到美國如神指技巧的小說家福克納:十幾年前,我買了一本《喧嘩與騷動》,認識了這個叼著煙鬥的美國老頭。我首先讀了該書譯者李文俊先生長達兩萬字的前言。讀完了前言,我感到讀不讀《喧嘩和騷動》已經無所謂了。李先生在前言裡說,福克納不斷地寫他家鄉那塊郵票般大小的地方,終於創造出一塊自己的天地。我立刻感到受了巨大的鼓舞,跳起來,在房子裏轉圈,躍躍欲試,恨不得立即也去創造一塊屬於我自己的新天地。

地方小,不會阻擋我們的天地。而是想像力。—-陳文茜

我想像著所謂的「郵票般大小的地方」會有怎樣的景致🤔? 而我因為要居家隔離,獨自一人來到三峽山上的這一處比郵票大上許多的地方,感受著它也寫下它,不也正在創造一塊屬於自己的新天地嗎~

說著說著,寫著寫著,就成了我在Matters上截至目前為止,字數、圖片甚至於書法作品最多的一篇文章了。

🍀此心安處是吾鄉

一個人在傍晚時抵達位於三峽山上的這一小方天地,前庭院是一塊父母親閒暇時前來耕種的開心農場,後面便是一間鐵皮屋。


位於半山腰的這間房子,由磚砌起來的牆,圍起來大約半座籃球場的大小,這磚牆其實不高,約略只到二米高度,再透過鋼樑將整個空間撐了上去,搭建成一棟二樓的鐵皮屋,並且將一、二樓都各自挑高到五米,所以待在裡面一點都不覺得有壓迫感。


最後加上鐵皮做成雙斜式屋頂,內部則鑲上了隔熱天花板,除了吸收熱之外,也起到吸音的功能,否則要是遇上磅礡大雨,這整個空間就成了音樂廳,你一個人獨享震撼的打擊樂。


總之,既來之則安之,一個人坐擁二層樓鐵皮屋,二樓還有前後陽台,前面有小溪,後面有山坡,山坡上面….沒野花,享受著背景是白噪音,被大自然所環抱的環境。


一個人不孤單,白天有鳥禽、蜜蜂蝴蝶等,晚上有青蛙、螢火蟲相伴,只是螢火蟲的數量沒有十多年前來的多。當時螢火蟲的數量就大概像是繁星點點,把手掌張開隨手一伸,螢火蟲便輕輕地停在手心上,一閃一閃的打著密碼與你對談;而現在就像是黑暗中唯一能看到的北極星,只能遠遠的看著他,但還是會對你拋著媚眼。

吸一口沁涼,身體有了安頓之所,心裡也需要一個溫暖的家。

宋 蘇軾的《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境隨心轉,試問此處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子謙 行書 / 此心安處是吾鄉

鐵皮屋也不僅僅是鐵皮屋,當初設計時刻意的將鐵製的樓梯設立在後面,可以從後陽台上下樓,刻意不設立在室內。


二樓前面有陽台,下方便是開心農場,還有一座大約是4*4米的池子,裡面有鯽魚、金魚,水芙蓉則是佈滿了水面。


🌸水池與水芙蓉

當初池子剛整理好的時候,去了一趟花市買浮萍,看到了一朵朵如小指大小的水芙蓉,很可愛,詢問了價錢才知道一朵就要價5元,有些出乎意料之外的貴,老闆娘告訴我,水芙蓉生長快速,長大後比一個手掌還要大,半信半疑之下買了幾朵,如今,就成了現在這樣的光景。

佈滿整座池塘的水芙蓉

由於水芙蓉生長的速度非常的快,每隔一段時間便將池面擠得水洩不通,當看不到池子裡的魚的時候,需要拿起網子,至少得撈起約三分之一的水芙蓉,讓水下的魚兒得以重見天日,也才方便我們餵食。


而池子最重要的水源,是當黑手的父親,從後面那座山坡的下方溪水上游,佈了一條管線到水池邊。


這裡離山下市區,開車也需要約30分鐘,雖然不至於遠離塵囂,畢竟附近還是有鄰居或者與我父母親一樣,每周會上來二三天活動活動做個開心農場的農夫,既有益身心,又有自己親手植栽的新鮮蔬菜,而且還是有機的喔,大家(昆蟲)可都有默契地一起來享用!


這裡,便是我居家隔離二周多的時間,度過日日夜夜並守著的地方。


🌸鄰居

我一直不知道,除了附近之外,家裡還住有一位鄰居,他姓黃,就住在我家室外的那座樓梯,一二樓交接處,他有一間閣樓,舒適又通風。

由於樓梯是鐵製,剛住進來前幾天,每次上下樓的時候,我並未刻意輕聲慢步,常常吵到他,於是就會跑出來瞪著我,知道他怕吵之後,每次上下樓,總會注意他是否待在閣樓裡,但我都會小心翼翼的走,不好意思去吵到他。




喔,對了,後來得知他的名字叫做「黃蜂」!

黃蜂與巢

🌸山色

站在專屬於我的VVIP二樓陽台上,往右前方望去,剛好可以看到二座山之間,有一個大缺口,那兒的二側坡地向著彼此傾斜,從缺口再往後面看,則還有一座山作為綠色的布幕,在這交會之處,是我最常欣賞到雲霧、風、雨、陽光表演的舞台。

大自然表演的舞台


而正前方,五十米處是一個小山坡,一片青翠的竹林,錯落有致地一層一層往上疊,就像是合唱團一排一排的站列在那裡,隨著不同的風速,時而激烈的搖擺、時而溫柔婉約的唱著。

山坡上的竹林錯落有致


我,既是VVIP的嘉賓,又是一位指揮家,我的樂譜就是眼前有如五線譜的電線,與停在上面成為一個一個音符的小鳥。

五線譜與音符


右前方的舞台表演,正前方的竹林合唱團,加上一樓開心農場裡時不時傳來的各種音樂,隨著四季、氣候、日月星辰的漂移,它們所展示與演出的戲碼也都不一樣。

雲霧飄渺


而清晨或者是夜晚是我最喜歡的時間,我隨著大自然當下的心情,順著我的心意,時而溫柔婉約,風動、整片竹林飄逸,雲霧飄渺,變換多端,細雨更添迷濛;時而像是軍樂一樣慷慨激昂,狂風暴雨,想要把你吞食般的饑渴。這大自然的樂章,都在我隨心所欲的指揮下無暇、完美的演出。


有時尬然而止的結束,有時慢慢的歸於平靜。人生起伏,有時經過小橋流水,有時大風大浪,最後安息或突然停下。


子謙 行書 / 山窗靜似無聲畫;水閣需如不繫舟

幸好,在這裡,沒有都市水泥叢林,也沒有被高樓大廈切割的天空,而導致與三辰(日月星辰)脫鉤而產生隔閡,相反的,每一天無時無刻,隨時可與他們對話。


就寢前,無論刮風下雨,我都會站在陽台上,聽聽青蛙、蟋蟀、風聲雨聲彼此的對話,好不熱鬧。


🌸後山

即使上億的豪宅、別墅也未必有此超級無敵山景和清新的空氣。我沒有窮得只剩下錢,但我保有這一片土地的風景,我家門前有小溪、後面有山坡,山坡上面….沒有野花,倒是有我在平地撿拾到的種子,長成約一米高的時候所移植過來艷紫荊,還有潛伏在雜草中的樟樹、落羽松、我知道最終他們會高人一等,但是生長速度遠遠不及四周的雜草,在不見天日之下,真不知他們長得如何,除非再一次地展開大除草,才有機會把他們一一的找出來。

後山山坡


在山坡下面還有一條小溪,清澈,魚蝦恣意游動,水量隨著四季而變化,但不至於乾涸,同時還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的白噪音,把我的耳鳴給治癒了。


由於有了這條護城河,也不擔心在那幾天的豪大雨所可能帶來的土石流。父母親還有一位同事,特別來電提醒自己要注意。


🌸自由

一個人住,第一周的日子裡,不能走出庭院之外,但在這範圍內,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很重要的一點,頭二天並沒有網路,手機使用的電信公司是基地台最少的那一家,第三天因為要遠距上班,走到陽台上,拿起手機往各個方向探詢微薄的訊號。

幸好,就是往右前方那座舞台的方向還能收到二格的H+訊號,再利用手機當作Access point分享WiFi,讓我能夠坐在室內,把筆電連上手機上的WiFi,才又進入到網路世界,頓時間在我這桃花源裡開了一扇門可以進入一個紛擾的世界,但在這裡這扇門是我可以隨性的決定開與關。





🍀歲月靜好

「歲月靜好」出自當代作家白落梅的《歲月靜好 現世安穩》,意思是:恬靜美好的日子。表達作者寧靜、恬淡的生活態度。
子謙 篆書 / 歲月靜好


🌿土壤

一樣米養百樣人,一方田地裡的土壤,種出許許多多的作物。父親不知從哪裡運來上百罐過期且尚未使用過的奶粉,和父親聯手把所有奶粉全都倒了出來,像耕田一樣的,把土壤翻了一翻,和上這些奶粉;若在這山中小屋用餐,都不用煩惱廚餘要如何處理,僅需要拿個圓鍬,找個還沒有種植作物的地方,挖一小洞,將廚餘埋起來,接著就等著大自然將他們化作春泥了。


土壤是一切農作物的根基,營養來源,一旦把土壤養好,養肥,根本顧好了,播下去的種子有了舒適又營養的溫床,可以期待他頭好壯壯的成長。


土壤裡可以和著這些過期的奶粉、廚餘,但,也可以和著書信嗎?


有時候,懷念還需要提起筆寫字,一筆一筆的書寫下來,再裝入信封裡,依據急迫性以及機密性,貼上適當的郵資,讓綠衣白帽騎士幫忙地送到遠方給對方。在尚未有網路的年代,我與親人、長輩、多位好友,魚雁往返好多好多年,需要好大的一個紙箱來裝才夠。


老家是60年代的四層樓老建築,一樓是有挑高的,所以還可以在角落的半空中隔出一個儲藏櫃,趁當兵前,將這一大箱的書信搬上去,放在角落。這一放就是好幾年,退伍之後,想到這些信再搬出來整理,於是拿個小梯子爬了上去,打開儲藏櫃的門,一看…這二十幾年來的信件,竟都已經化成一堆土了。原來是角落潮濕,不知何時開始,就已經被螞蟻當作是溫床,全都被他們啃食化作一堆土了。


該如何處裡呢?我可以直接把這一推充滿著青春少年時的記憶,撒向老家附近的學校內,這樣也省事,但最後決定特別走一趟三峽,灑進大自然裡。


今年是壬寅虎年,在節氣小滿前後,如老祖宗的智慧一樣的準時,如期迎來充沛的水氣。


父母親種植了有在地上爬,橫向延伸的瓠瓜、得找棚架努力往上爬的金瓜、苦瓜、小黃瓜、還有寧願躲在地底下的紅蘿蔔、長在地面上的茄子等。可說是陸軍空軍都有,就缺水耕的海軍。


它們有了厚實的土壤,發芽之後,深深地往下札實了,便可以帶著無比的自信開始盡情的肆意揮灑青春的活力。


佛家強調因果觀念,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是如果種瓜、種豆,不得其土,不順其時,不如其法,那麼種瓜未必能得瓜,種豆也未必能得豆。因為,從「因」至「果」的過程中,尚須有其他條件配合,稱之為「緣」。所以,事物的成敗,都必須「因、緣、果」三者具足。 摘取自《佛法的知見與修行》


在這節氣,時候到了,方法對了,這土壤也豐沃了,每一種作物,都有它們各自的習性、品味、姿態與粉絲群。它們可是大自然的網紅,為了眾多的粉絲群著想,不吝於大方的展示各式各樣的神情。


🌿粉絲

瓠瓜的花蕊,爭相的往上長,互相較勁看誰長的高!

瓠瓜花蕊


它們的粉絲群,總在開花時出現。蜜蜂一定會來參和著;蜜蜂雖忙著採花蜜,基本上,也都能保持著社交距離,總不能靠得太近吧;再者就是蝴蝶了,竟還和我玩起捉迷藏。這是我唯二看到的空軍粉絲了。

蜜蜂嗡嗡嗡採花蜜
有看到蝴蝶美麗的翅膀嗎?


非洲蝸牛似乎特別喜歡爬上小黃瓜蔭架上,它跟我一樣獨居,只是他可以背著家到處跑,但我的心可以隨處而安


這些粉絲中,最不甩政策的就屬螞蟻了,經常群聚在一起,順不順時鐘,不關他們的事。

群聚在絲瓜苗上的螞蟻群


🌿成果與豐收

經常躲在大大的葉子下面葫蘆形狀的瓠瓜,像著鴕鳥一樣,常常把渾圓的屁股露在外面;

瓠瓜


小黃瓜則是大大方方地展示婀娜多姿的身材,環肥燕瘦任君挑選;

小黃瓜


還有吊在棚架上的金瓜、絲瓜、苦瓜、茄子以及紅蘿蔔,各以他們最優雅的方式展現自我。

金瓜
絲瓜
紅蘿蔔
苦瓜
茄子



🌿槭樹(又名青楓)

她總是抱怨著說,每次都被誤認為是她的姐妹「楓樹」,在她還小的時候,大約15公分高,被我眼尖的看上她在附近的路邊,原也以為是「楓樹」,走近一看,才知道是「槭樹」,但我還是把她帶了回來,如今也長成亭亭玉立了。樹梢還常常俏皮的別上深紅色的髮夾。

槭樹
槭樹

🌿夕陽

美不是一種存在,是一種消失。夕陽的美是因為你知道他下一刻不存在;你眷戀青春,是因為它終將消逝。榮格的心理學說!
傍晚的夕陽


🌿夜晚

時候到了,磨了墨,往空中一潑,夜色開始在宣紙上由上而下逐漸的暈開來,由淡轉濃,直到吞沒了所有,只留下一盞燈!

山中夜色中的一盞燈





🍀和解與放下

我在5月12日開始居隔,今天(5月26日)是7+7最後一天,已經幾乎痊癒無大礙,這二周在山上當野人的生活,即將在下周回歸到凡人的生活。


這段時間獨處在山上,難得有機會與時間靜下來,球賽已開始進入下半場,有些想說、想做的事,不付諸實行,時間也就越來越少,就趁這自我健康防護期限最後一天,聊一下吧。


有些事情擱在心裡多年,想要告知他們,我相信他們也不在意了,畢竟都過了這麼多年,說不定早已忘記了。即使現在說與不說,改變不了甚麼,但至少放在心裡這個自認為欠你們一個說明的心事,還是有所交代,對我來說也算是一種解脫。


而「放下」這項修練,是我一輩子要修行的,若能放下,我也不必提這些事;若能放下,我也不必為了許多事情而糾結,若能放下,也不用把事情擱在心裡那麼多年,若能放下,.....


雖然台灣已經要與疫共存,我不以為意,不覺得與生死有關,不否認存在著僥倖的心理,畢竟99%以上都是無症狀或輕症;但我忽略了人性最根本的防禦心理,同時也讓家人擔心,讓周遭朋友還是會對你保持距離。


總算抒發了出來,算是與自己和解以及一個交代,總之,我現在很好!


「和解要先與自己和解;要放下,也得先放下自己。」

子謙 破體字 / 人生五放智慧 ~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放手





🍀人生,衡量的指標

去年2021年12月,一位在台南發展,認識已有三十年的同學,無預警也很快地離開我們,留下太太與一對兒女。我們已經二十年沒見,但是那一份緣在無形中一直存在,中北部同學南下送他,相約,對,大夥兒與他相約,未來總會再見,他先幫大夥兒探勘一下環境,做些功課規劃一下未來的活動,因為我們是學生活動中心的主要幹部,每一位夥伴辦活動可也身經百戰,只不過他是先遣人員早我們一步而已。


而最近,輾轉得知,十多年前我曾帶過的一位工程師一粒沙,在去年十月份,因病過世,看著她的摯友所為她剪輯的影片,仍是我孰悉的樣子,個子不高,嬌小玲瓏,畫面裡全都是她快樂的笑容與窩心的叮嚀,留下來的就是她還在的時候所帶給大家的陽光~


明天與意外,何者先到,沒人可以預知。往前看,越來越近;往回看,可是越來越遠。或許還有時間準備,但也可能嘎然而止,而衡量我們人生的指標是甚麼呢?

39年、69年、99年、還是101年?

是一段15分鐘視頻的長度、還是一本傳記的厚度?

是北宋孤篇詩人宋麟一生中僅留下的半首詩,卻成千古名句斷句的 「蘇麟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還是蘇軾所留下來的萬首詩裡許許多多的膾炙人口,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們的名句、嘉言?

又或者墓誌銘上的一段文字?


當了17天(5月12日至5月29日)的野人生活,只佔了我人生到現在為止不到0.1%的時間,但當你遠離塵囂一段時間,你的「自性」就會自然的對你招喚,去看待一切動植物、生命、自然乃至於宇宙,就會回到無我的平靜。





以下含本篇,共有四篇文章,算是對這段期間的紀錄,文筆不好,還無法將深層的感受抒發出來,還有更多內容與體會被我記錄在家乘(日記本)裡。但就以這四篇為紀念,放在號稱永遠不會消失的空間裡,就像是我那些曾有的書信,沒有消失,只是都已經撒在那一方田地裡而已。

品味人生|65385分之一

品味人生|【撫古幽思】紫薇花對紫微郎

品味人生|定風坡

品味人生|歲月靜好 (本文)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