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
R.C.

喜歡閱讀、喜歡說故事、喜歡避免衝突。 希望我的文字、我的故事能溫暖你的心靈。 或是給你一記當頭棒喝也好。

你是外向,還是其實是「假裝外向」?

「很多內向者不願意面對自己,這是有原因的。我們活在一種「外向理想」的價值系統中,也就是大家都認為理想的自我形象是合群、有主導能力,並且在聚光燈下如魚得水的。 」— 蘇珊・坎恩
截自博客來
書名:《安靜,就是力量》
作者:蘇珊・坎恩
譯者:沈耿立、李斯毅
這本書算是我近期讀完,獲益最大的。 一起來讀讀吧 🤝


你認為自己是個「外向」的人嗎?
還是為了符合社會主流,漸漸學會掩飾、假裝。
從一個「內向者」的身份,偽裝成「假裝外向者」?

先讓我們先來做個測驗吧!(測驗來源:《安靜,就是力量》)

  1. 我比較喜歡一對一的對話多過團體活動。
  2. 我喜歡用寫作表達自己。
  3. 我喜歡獨處。
  4. 比起同儕,我比較不在意財富、名聲及地位。
  5. 我討厭閒聊瞎扯,但喜歡深談自己有興趣的話題。
  6. 大家都說我善於聆聽。
  7. 我不太愛冒險。
  8. 我喜歡可以讓我專心投入、不受打擾的工作。
  9. 我只喜歡和親近的朋友、家人,小規模的慶祝生日。
  10. 大家形容我「輕聲細語」或「溫和圓融」。
  11. 工作完成之前,我不會跟別人討論,或是給別人看。
  12. 我討厭衝突。
  13. 我獨立工作最有效率。
  14. 我在話說出口前會先想過。
  15. 我在外奔波後總是精疲力盡,即使玩得很開心。
  16. 我不喜歡接電話。
  17. 如果可以選擇,在週末我寧願什麼都不幹,最好不要有太多計劃。
  18. 我不喜歡一心多用。
  19. 我很容易專心。
  20. 我喜歡聽課,比較不喜歡參與專題討論。

如果以上問題,你回答的「是」越多,可能代表你越「內向」。(僅供參考,不是一概而論。)




外向的崛起

以美國來說,從二十世紀初期,卡內基便開始傳遞公開演講的優點,再到電視廣告,無一不是提倡外向者的優勢。一個世紀過去了,這項趨勢也越來越根深蒂固。亞洲社會也慢慢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希望將小孩培養成外向、懂得公開表達自己的性格。

我記得小的時候,常被長輩「逼迫」開口說話,你不主動開口說話,就代表「沒禮貌」。他們往往忽略,這世界上其實有相對「內向」的小孩,也許遇到陌生人,他們會感到恐懼,也不知道怎麼面對尷尬的氣氛,他們天生就是比外向的孩子更不會表達自己。吹捧「外向」個性的社會,對「內向」的人接受度、容忍度很低。

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我其實是個「內向」的人。經過時間變化、隨波逐流,漸漸磨練成了一個「假裝外向」的人。




團隊合作的興起

愛因斯坦說:「我是一匹天生適合配戴單套馬具的馬兒,不適合在雙頭馬車或大馬車中與其他馬匹共同協力。⋯⋯我非常清楚,為了達成明確的目標,一個人獨自思考並且進行決策是相當重要的。」

學校的生活非常強調「合作」、「分組」。我最討厭要分組的時刻了,要主動去「找」組員,一直對我來說很痛苦。幸運的是我小時候成績不錯,成績好的優點就是比較引人注意,自然會有人主動來詢問,讓我逃過分組過程的痛苦。

而到了職場,也要融入「團體」,如果不這麼做,你就是怪咖。記得在2016年時,剛進入一家小型科技公司,公司很喜歡把「一個月一次聚餐」強調為優點,對我來說根本是缺點 😂 。下班了,就是我個人時間,為什麼還要跟主管去吃飯啊!這根本是加班... 整場餐聚我只期待吃飯,跟主管閒聊這件事,我提不起勁。看著資深員工客套地吹捧著主管,很想笑但我更想回家。

能不參加嗎?能呀~其他資深同事會一直問:「為什麼不去?」、「今天的事很重要嗎?能改期嗎?」不去你就是不合群。為了減少困擾,我就硬著頭皮去,當是去吃免費的晚餐,還是特別不容易的那種。


蘇珊・坎恩說:「有時候我們必須演出『不是自己』的樣子,目的是為了換取『做自己』的時間。」




性格是天生的嗎?

根據傑若姆・凱根教授的研究,讓四個月大的嬰兒,透過感官體驗的測試,便可以推敲出他們是「外向」還是「內向」的性格。例如發出氣球爆裂的聲音,或是嗅聞沾有酒精的棉花棒,有些嬰兒會開始大哭,另一部份的嬰兒則沒有太強烈的反應。凱根教授最後推論,那些「高度反應組」的嬰兒,將來會是個性安靜的青少年;「低度反應組」的嬰兒,會較於外向、自信。(因為高度反應組的嬰兒,對於刺激的接受度較低。)

心理學家則表示:「性格」是指天生的;「人格」是經由後天文化、個人經驗因素影響混合而成的。對於環境感知的靈敏度,是天生的啊~

我媽很愛說:「你小時候超愛哭的!有一次帶你回外婆家,你在客運上一路哭到底,我只好請司機提早讓我下車。不像弟弟超好帶,不哭不鬧、吃了就睡。」

很有趣的是,我弟真的是一個非常外向,不怕公開演說,熱愛表演的一個人。而我完全相反,痛恨在很多人的場合說話,連朋友約出門還要先問句:「有誰?」來判斷要不要參與。

身邊有小孩的人,不妨觀察看看。(這實驗門檻好像有點高?😂 )




回報敏感性

心理學家約翰・布雷納和克里斯・庫柏認為:「內向者『懂得等待』,而外向者『懂得回應』。兩者面對類似情況時,外向者比較不會思考,行動會比大腦快。」

「內向」和「外向」者的回報敏感性也是截然不同的。

通常「外向者」的回報敏感性較高,會非常積極的追求目標、金錢、地位等。研究甚至發現,外向者之所以喜歡社交,是因為人類之間的聯繫,都是為了滿足慾望。相比之下,「內向者」的回饋系統反應較小,比較不會為了追求回報而忘我。

這部分其實讓我想到matters「拍手」這件事,剛開始在這寫文章的時候,對於拍手機制不太了解,以往的獎勵機制是按了一次顏色會改變,剛開始想說怎麼按了沒變,又再按了一次。後來看到一些檢討拍手文,才知道原來能拍五次,還有原來這麼多人在意「拍幾次」這件事... 後來對拍手感到很有壓力,要嘛我就拍五次、要嘛就乾脆不拍了...

我不會去看「誰」拍了幾次,往往是看到通知 000「喜歡並讚賞了你的作品」後,點去000的頁面,也讀讀他的文章,讀到喜歡的文章也拍個手,不是為了禮貌。

原來對於回報的敏感性,也是天生的... 如果你很介意,我「沒回拍」這件事,煩請高抬貴手。 😅 真心喜歡文章,再幫我拍下去吧!對於寫作,我不是以這個為目的的... (當然得到正面反饋是開心的,請不要曲解我的意思😇 。)




沈默的力量

「內向者面對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事件時,傾向於去思考這件事件的意義,而外向者則直接投入這些事件裡面。」— 榮格 

如果你也是個內向者,千萬不要感到自卑,在這本書你能找到安慰,多了解自己一點。內向者和外向者,都有其的優缺點。外向者的行動力很高、無所畏懼,相對上就少了幾分嚴謹。內向者善於思考,事情的規劃上也較為完善,缺點就是較為悲觀,常因為恐懼而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安靜,就是力量》不是為了吹捧內向者,來貶低外向者。反而像是提供內向者一本人生指南,藉由大量的研究、故事,讓內向者依循一些方法,在保有內向的性格下,學習如何善用外向特質,兩者併用,找到最適合自己,和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

外向者也非常適合閱讀這本書,你可以透過它更了解周遭內向者的心理。也許是家人、同事、伴侶,甚至是小孩,互相了解而達到互相尊重,替生活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如果你的另一半,假日喜歡出門玩樂,而你只想安靜地待在家,常為了這件事吵架,相信你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請珍惜身邊內向的朋友呀~ 他們不是怪胎!他們只是比較不喜歡充滿刺激的環境。如果在你眼中外向到不行的朋友,突然告訴你,他其實喜歡安靜、喜歡閱讀、喜歡獨處,真的不要懷疑 — 他過去可能只是「假裝外向」。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説:「我們因為在乎的人太多了,所以在各個場合會表現出不同的自我,通常不同的朋友所看到的我們,都有不同的面相。」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