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
七十七

只是一个过客

关于种族歧视——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前一阵子因为佛洛依德案这条导火线,blm在美国闹得浩浩荡荡,接连引发出不少暴力事件。种族歧视这个苦恼了几代人的话题也因此再一次映入人们的眼帘。

因佛洛依德案引发的大型blm运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都忘记了“种族歧视”的真正含义,使得大量当代所谓的反种族主义运动变成了逆种族主义运动,blm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首先佛洛依德案本身与种族歧视没有任何关联,最多只能套一个警察暴力的罪名。很多人喜欢拿种族占人口比例和种族被警察误杀比例来论据,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这中间还应该有一个种族占罪犯比例来平衡。警察在这次事件中当然是失责的,可就算当时站在他眼前的罪犯是一个和佛洛依德一样高大的白人,历史也会照样重复。最可笑的是,佛洛依德一个吸毒、贩毒、使用假钞的罪犯,只是因为不幸被一名警察误杀就一日之间上升到了全美国人的英雄,他的“I can’t breath”成为了无数人的口号。

blm的衍生事件以及活动也有不少。从艺术界举个例子,ins上有一个专为黑人艺术家发声的账号,近期公布了一张非常有争议的图:两个黑人女性提着白人被割下来血淋淋的头。评论区里有人表示不适,该账号的回复更是气势汹汹的把所有批评者都称为“white colonizers”。此外,推特上也引发了一场#blacktober的活动,号召大家把动漫角色画成黑人。最终效果实在是一言难尽,而且并没有脱离这些活动家所排斥的“刻板印象”(黑人一定是厚嘴唇,卷头发等)。甚至到最后都出现了一些因为过于可笑以至于分辨不出是讽刺还是真实想法的事件。例如有人质疑为什么欧洲这么白,还有人在请愿网站上申请拆了金字塔,因为金字塔是奴隶造的。

充满争议的作品
账号的回应
blacktober作品(火影忍者)
blacktober作品(千与千寻)
blacktober作品(pop子和pipi美)

许多白人受到这些风气影响,也默认了“有颜色的人就一定是受白人歧视的”这一言论,开始认为白皮肤就是原罪,所有白人都是潜在种族歧视者。很多加入blm运动的都是白人,一起呼吁赔偿黑人的精神损失费,给黑人提供免费大学和免费住宿,废除警察制度和监狱制度等等极端诉求。不知什么时候起,种族歧视仿佛成了白人的“特权”。你的皮肤越白,你的歧视就越重。这种畸形的反逻辑理念被西方左翼利用,迅速的传播着。

种族主义的定义是什么?以下摘自维基百科:

“种族主义指一套极右派社会意识形态,其基本信仰为人类可以被分类成不同和互不附属的“人种”,因此主张遗传肉体特质直接决定人性智商道德等等文化行为的特性,并主张某些种族的人在本质上比其他种族的人优越。种族主义也赞成对某些种族的人以轻蔑、讨厌、辱骂、隔离等方式的对待,即种族歧视”。

而现在种族歧视的定义被严重曲解,可能只是因为某部剧里没有出现某个人种,某个小说里对某个种族的描写有基于刻板印象,或是某个广告里一个非白人说的是不标准的英语,都会被扣上一顶种族歧视的帽子。很多人因为惧怕被误当作种族歧视者,在与非相同肤色的人交流时小心翼翼十分含蓄,反而加深了种族之间的对立建起了一层隔阂。这个被滥用的名词成了一颗地雷一样的存在,只要不小心踩到便会立刻爆炸。大多数当代人在追求种族平等时都走上了歪路,把本来往一边倾的天平压到了另一边,永远得不到平衡。这个追逐平等的过程相当于反向歧视,故意夸大讽刺一些正常现象最后欲益反损把自己绕进了逻辑漏洞,非但没达到最开始的目的还招来无数争议。

拿部分美国大学的种族政策来说。很多大学在评估申请人时,会考虑种族、社会阶层、家庭背景、性别等因素。相对来说,知名大学对亚裔的成绩要求最高,对非裔的成绩要求最低,并设定了一系列的种族定量以来控制大学环境的“多元文化”。该法案旨在为少数族裔争取平权,实施起来却适得其反。如果每个种族的智商和机遇都相等,根本没有必要特意降低某些特定种族的分数线导致一些更加努力的人因为皮肤的颜色而错失机会。大学应该考虑的是学生的质量,而不是学生背后那几个因素叠起来的分量。根据种族调整学术标准不是平权,而是换了个包装的歧视。

对哈佛政策的抗议活动

说的更极端一点,根据这些人对种族歧视的定义来看,那些“反歧视”的“活动家”非坏即傻。坏的想利用种族歧视这个名称来给自己带来利益,傻的容易被媒体煽动自以为自己是在为平权做贡献。

大多时候,把消灭种族歧视闹得最响的那一个反倒是偏见最深的那一个。种族歧视的加害者和受害者很有可能来自同一个种族。因为自己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无处泄愤只能依赖于种族这根稻草的心情,再加上主流媒体的煽动,很容易让人对种族产生愤恨认为种族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中国人会被“武汉病毒”这个称呼冒犯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个“武汉”包含了他们对祖国的信赖和支持,而对其他人来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地名。在中国官媒的煽动下,许多中国人将这个病毒初发现的地名抬到了国家尊严的地位,认为其他国家的这一命名是对中国赤裸裸的歧视。为了维护一个面子而为一个名字斤斤计较,潜意识里是想掩护自己作为一个大国的自卑。

真正的平权不是创造对立,不是伪造受害者形象,更不该是利用歧视这个罪名来为自己牟利。把经典作品里的人物换个肤色或是靠多元文化的限制来设定定量对平权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这里的平权同样适用于性别,有些女权主义者潜意识里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来思考问题,想要争取权利却只会一昧的仇男。无论种族歧视还是性别歧视都不是需要得到“重视”的问题,而是需要放下的问题。对这个话题讨论的越多,越会加深彼此之间的那道墙。现在所实施的各种反歧视政策还有针对青少年甚至儿童的反歧视教育只会指向更多不必要的歧视。当我们能承认种族之间的差异却毫不在乎时,我们才能达到平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