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AML
GYAML

Share love with you. GYAML. Give You All My Love.

閱讀筆記| 絕對的對和絕對的錯是一回事

讀《loserthink》有感。

loserthink是作者Scott Adams創造的一個中性詞,它不含貶義,是眾多思維陷阱的一個總和或者說集合。這個工具集裡面包含了很多loserthinks。目的是讓人們辨認自己日常中會陷進去的思維陷阱。

如果要解決一個問題,你首先要學會識別它。

今次我分享的loserthink是絕對的對和絕對的錯是一回事。

很多人深信“人類是理性的”這個假設,但不妨問自己:這個“深信”來源于哪裡呢?是理性嗎?

不是,是情緒。所以“人類是情緒的動物。”這才是事實。

事實上,我們很少會被事實影響。舉個例子,“根據數據表明,Nike生產的Ari1984運動鞋有100萬人穿,所以快些買Ari1984超波運動鞋啦。”這是1號廣告。

同時,你有個朋友剛好穿了Ari1984出來,還很有型。你會不會產生想要買這對鞋的想法?

你會因為1號廣告的事實而購買這雙鞋嗎?還是會因為朋友穿了這雙鞋而買?相信答案不言自明。

顯然,我們的情緒因人而變化。

事實上,大部分基於情緒下的判斷都是錯的。我們並非如自己所想的理性。我們覺得對的時候,其實我們多數是錯;反過來,我們覺得錯的時候,其實我們是對的。你可能會說這不是一樣的意思嗎?即我們就是錯的。

沒錯,我的意思是:你的''覺得''的對錯通常是絕對不容質疑的,其實都是一樣的錯。當然,經濟學上的假設人是理性動物。但是在廣告學上的假設是完全相反的,人是完全感性的動物。

不然你可以把目光轉移到社交媒體上的廣告。你可以看到每一個成功的品牌廣告的共同點:突出人性的某一個閃光點。它是絕對感性的產物,如堅韌、努力、優雅、決不放棄等等的用詞,都是在激起你對該特性的感性認同,而非產品。你在消費產品的時候,你消費的是附帶的特質,而非產品。因此,任何的購買行為都是非理性的。理性消費這個詞只能在特定範圍內應用。你無法說我是理性購買的。我們在按需購買的時候才能稱作理性消費,反之都是感性消費。

這些成功讓你產生慾望,讓你購買的產品都成功的激起了你的感性認知。

我們一邊在消耗情緒,另一邊也在被情緒消耗。因為「我」讓你不快,你覺得我(絕對)針對你,而這種你的感覺幾乎是無可辯駁,不接受反駁的。一般人來說,對自己有的情緒是不加疑惑的,所以結論是:你是絕對對的,感覺不會騙人。

同理,你發現自己最終誤會了我,你覺得自己錯了。假設真實情況是我的確針對你。但我把情況包裝得沒有漏洞。你又會開始覺得自己「絕對錯了」。畢竟,你的情緒是真實的。

看到了嗎?其實不論什麼情況,都是一樣的。你在下判斷之前都有只一個不基於真實事件的假設,這相當於是一個幻想。基於幻想產生的任何情緒都是真,但是下的判斷都是假的。

你無法確定自己的假設是幻想,由此卻早已作出判斷。你此時已經失去作判斷的能力,像是陷在新天地教的人那樣,李萬基就是神的假設,可沒有一個信徒質疑為什麼「神」也需要帶著口罩出現在眾人面前?為什麼「神」需要謝罪?因為信徒眼前的他仍舊是不帶口罩的頭頂光環的他。他仍舊沒有不一樣。信徒的幻想仍然繼續。信徒口中哪怕說是錯了那也是對的意思。對也是對的意思。

從情緒是真實的這點,可以看出情緒的絕對性。因此無論脫口而出的是對還是錯,其實都是一回事。

日常陷入情緒,被情緒掌控的人們,他們的絕對的錯和絕對的對是無從分辨的一回事。這是他們的思維困境。

所以,看問題不要看情緒本身,而是需要看情緒背後表達的東西。背後的東西,才是我們真正應該談論的問題,不然,情緒的自循環圈裡面永遠不會有理性的你和我面對面對談。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