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媛
冉媛

https://taplink.cc/epoch_h 躁亂的世界需要平靜的靈魂。 我是旅途憂鬱深淵死亡而獲得新生的自救者,現職身心靈工作者、創作者,服務牌卡占卜、解夢、月亮歷解讀、催眠療癒。 喜愛文字、影集,擅長傾聽與引導他人認識自己。

被撕裂的靈魂——關於精神疾患

(此篇文章不討論精神疾病的症狀,請依不同疾病做搜尋需求。)


「若不曾見過光明,或許就不會再期待天亮。」


2020年,精神疾病仍然不被社會大眾所理解,媒體為了報導而特別渲染,人類不愛找答案的個性,使觀看新聞的觀眾變成了鍵盤殺手,患者們面對如此的狀況卻無法作聲,因為,並不會被重視。


我曾經渡過每個夜晚殺死自己的日子,如同和憂鬱的猛獸一同關進監牢,在牠清醒時被牠撕咬,唯獨牠沉睡時才得以平靜下來。


我數不清我吞下的藥量,儘管我並不是需要時常換藥的患者,藥物帶來的影響仍是龐大的。我開始記憶力持續下降,腦袋思考也不再像從前敏銳,這是每個精神科藥物必定帶來的影響。甚至,它並不安全。


儘管近年來有越來越多替精神疾病患者出聲的人,依然不被重視與尊重,它並不像癌症純粹是生理上的疾病,也不是病毒,人們無法理解「為什麼?」,也無法身同感受幻覺與幻聽這類嚴重的問題,所以被定義為瘋子、神經病。


那,究竟精神疾病的成因是什麼呢?


多半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都有創傷經驗,當然也有遺傳的可能性,但此文章先討論外在因素。創傷是極有可能觸發精神疾病的原因,我對八名精神疾患做了一些訪問,我得知了幾點最容易出現的創傷:

⒈校園霸凌

⒉性侵

⒊家暴

八位裡就有四位擁有被霸凌的經驗,而我同樣也是被霸凌傷害過的受害者,可想而知霸凌這件事是多麼容易發生且猖狂的事。而性侵及家暴分別有三位和兩位,除這些受訪人外,我與身邊認識的患者聊天得知的原因常常會有以上三種其一原因出現,以此能夠了解創傷究竟有多大的影響。


藥物有千百種,卻沒有一個真正治得好精神疾病,我們總會說憂鬱症是心裡感冒,但患者明白它才不像感冒一樣,吃幾包藥就可以好起來。


來談談與精神疾病常常談論在一塊的——

自殘。


在此聲明本人絕不推崇此行為。首先,會自殘的人不一定有精神疾病,有精神疾病的人不一定會自殘。就我所知道和我自己曾經也有如此行為來看,通常精神疾患有自殘行為時不外乎是幾個原因:


⒈不想再有負面的思想,想以此中斷思考。

⒉心理上的痛苦透過身體的痛來舒緩。

⒊認為自己很糟糕,以此懲罰自己。


一二點是最主要的原因,而第三點會出現多半也是因為精神疾患的思考已經無法跟生病前一樣,無論是好不起來的時候,或者被指責的時候,他們會用此方法譴責自己,以此紓緩心裡不適感。


但不論原因為何,都不該去指責他們是在討拍,或者幼稚,其實他們都明白這樣的行為多麼不好,但是自殘時被刺激出的多巴胺會使他們紓緩不適的情緒,如果可以正常,誰想讓自己的手上多了傷疤還得承受別人異樣眼光呢?


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究竟有多不善良?

點開手機的瀏覽器搜索精神疾病與殺人兩個關鍵字的新聞吧。無一不劃上等號,我看過太多太多這種貼文底下的留言是一把把利刃,要所有精神疾患都不要出門的,說他們很恐怖的,真正多少願意說些真話的?


有,身為精神疾患的他們為自己說話。但誰在意?誰真的願意聽?不願意,那又為什麼不?


來看看那些受訪的人對社會大眾的輿論的看法吧。


「蠻難過的,不過台灣的心理衛生教育真的完全不足,所以對於這種姑息的現象感到很無奈。」—— Z


「標籤這種東西是很難消掉的,只能慢慢改變大眾的想法吧,一個人拿刀砍外人甚至是父母,大眾只會把焦點放在當事者、恐龍法官、政府、精神病上面,不會去思考問題的根源,只能說是一種死循環。」—— C


「好比前陣子的『不知足』讓我知道了這社會有多麼的無常識。精神疾病被污名化的情況逐漸惡化,我認為必須將教科書的內容添加更多預防心理疾病的對策,及增設更多福利機構。」—— N


人們喜歡網路上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以為鍵盤上純粹的言語無需負責的想法,這些人,其實也是沒殺人的殺人犯。


我們的教育究竟是怎麼教導孩子言語的重要性,健康教育又有無正確在執行?社會媒體何時才知道那些污名化的報導足以傷害一個群體?


我不知道。

我與他們,只能祈禱。



我是冉媛,下篇來說說我自我療癒的路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