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傑
證傑

社群經營,現職為新手 PM 兼 UI 設計,期望自己成為一個能對事不對人的人。

在看過 Streamline your workflow: The efficient UI/UX design process in Figma 這個影片之後,我有一些感想

Nicole Saidy

由於工作需求,所以我開始自學起 UI 設計。英文爛歸爛,但現在的 Google 翻譯已經可以讓我看完 80 %的文章而且還能夠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東西,所以其實在自學的過程中到不太會堅持一定要有中文。

而且現狀就是,UI/UX 之類的資訊與資源歐美就是比較多且新,中文圈就算有祖國翻譯的支援還是略遜於歐美,差距是在減少中沒有錯,但是大部份的人還是比較習慣直接看國外的。

對我來說,不管是國內外,只要能夠有助於在學習過程中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的對我而言都是好資訊,甚至不乏有像 https://thecosignstudio.github.io/process/ 這樣的優秀正體中文內容,覺得活在這個時代的我真的很幸福。

Streamline your workflow: The efficient UI/UX design process in Figma 是一個線上學習網站 Skillshare 的一段免費教學,九個 Lessons,總長不過 36 分鐘,但卻可以瞭解 大部份 UI 設計師的工作流程。

講師 Nicole Saidy 是黎巴嫩人,目前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工作,在她個人的 Behance 上面顯示現在工作於 booking.com (嗯對就是辣個 booking)擔任 UX 設計師、同時也擔任講師、自由工作者以及一間在黎巴嫩提供網頁開發服務公司的藝術總監。

我是因為在找有關 Figma 的教學而找到這個影片,花了半個小時看完。很妙的是,其實我看完之後學到的倒不是 Figma 本身,而是一個 UI 設計師在實作時候的流程。

她在第二課 The design process 的時候把設計分成三個階段:

  1. 理解需求
    有哪些問題要解決
    有哪些方法可以用
    使用者的標的是什麼
    Personas 等等
  2. 計畫
    使用者旅程
    在紙上畫草稿
    跟其他人討論並且請他們提出 feedback
  3. 設計
    wireframing
    開始設計
    製作 prototype

是的,設計 這件事情是放在最後。而且她建議先用紙跟筆把概念先畫上去,這個在第五課 Step 1: Building your wireframes 的時候再一次出現,她並沒有說為什麼(好吧也有可能是我破爛不堪的英文聽不出來),可是如果一個已經在業界超過七年的前輩都這樣建議,這其實沒有什麼好懷疑的。

這也讓我想起之前上六角學院 HTML CSS 課程時候,老師也是強烈的建議我們先用紙跟筆畫草稿,確定之後在開始進入開發流程。而我現在終於親生體驗到為什麼了…千金難買早知道。

整個影片很適合剛入門的新手看,老手當然就可以跳過了,好處是即便你的英文真的不行,其實看著影片也知道她想表達的意思,真的不難懂。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