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燕 Rachel IP
葉曉燕 Rachel IP

藝術家|策展人|大學創意藝術系講師 IG: rachel.iphiuyin

如何培養審美眼光?

在觀看作品時,有時候我們還是會感到無從入手,特別是面對一些「前衛」作品,大多數人都容易感到束手無策。要了解一件作品,其實我們可以從好些方法入手⋯⋯


Klea McKenna LIfe Hours (4), 2019. V&A Museum.


每當遇到新相識的朋友,便常常會被問到我平常「影什麼?」答案彷彿只能從「人像攝影」、「風景攝影」或「靜物攝影」中選取其中一項。很多不熟悉攝影的朋友都喜歡以這三個範疇將攝影分類,而我每次也不懂怎樣回答。我想攝影作為創作媒介,其實可以有更多可能性。它猶如其他創作媒介一樣,是一種語言,著眼點不應落於類型歸類,而是你想用它說什麼。 

要進一步認識攝影,除了技術的操練,在審美及判斷能力上更要多下功夫。觀看攝影展是一種「養眼」的好機會,面對數以千計的作品,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不同人的想法及世界觀、不同的創作及表現手法、不同的美學、作品不同的呈現方式(這是在網絡上或書本上看不清的)以及除了「花鳥蟲魚人像風景」、「光與影」、「幾何線條」、 「舒服」、「靚」、「技術高超」以外還有甚麼。

要分辨好壞,首先要做的便是儲存大量「視覺資料庫」(Visual Datebase)。就像訓練買衫及味覺一樣,試多了看多了,慢慢便能形成一種判斷力。看的要夠多夠闊,要看好的東西,也要看壞的東西。多看好東西「養眼」,也要看壞的東西學習(但不需要太多,知道一點點便好了),要多做點功課:做筆記、搜集資料、閱讀相關文章、多思考、多學習、跟「視覺資料庫」中其他作品比較…….日子有功,便能形成一種審美及判斷力。 

Photos by Susan Meiselas at V&A Museum

在觀看作品時,有時候我們還是會感到無從入手,特別是面對一些「前衛」作品,大多數人都容易感到束手無策。要了解一件作品,其實我們可以從好些方法入手,弓解作者的背景便是其中一個關鍵。所有作品均與創作人密不可分,作者的成長背景、家庭及學歷背景、創作時的社會狀況、創作年份、地方、作者的創作方向、意圖、作品與作品間的關係、藝術家本身的創作階段……也會反映在其作品之中,我們可從這些線索思考作品的意義及作者進行創作時正在想什麼。 

此外,每件作品均有它的主題、含意、及創作手法。相同的主題,舉例說如一些回應社會議題的作品,不同的人會對它便會有不同的想法。就這主題創作的作品,當中也會有不同含意,創作者的創作風格及著眼點當然也會影響其表達的方式。


Paul Graham, A Shimmer of Possibility, 2004-2006 (made). V&A Museum.

我們還可從作品的題目及作者自述(Artist’s statement),了解作品的創作概念。在觀看作品時,我們不但要思考當中「看得到的」元素,而且還要顧及那些「不存在的」、被作者遺棄或隱藏的部份。我們亦可參照該媒介的發展歷程,作品在藝術史上的脈絡……有時候,有些作品可能源於某聖經故事、神話、社會事件、經典作品等等,當遇到此情況時,我們可翻查源頭作進一步解讀。 

要認真學習,開始的時候不妨有系統地多做點功課,累積更多知識及經驗,而非純粹靠感覺判斷。成熟的創作都不是無中生有或一時興之所至,因此要研究的東西其實很多,當觀者的知識愈豐富,能讀到的亦會更多。

作者:葉曉燕 (IG: rachel.iphiuyin)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