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威
大威

有時候生活就是這樣子,你必須處置好自己的悲傷,假裝若無其事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 Matthew Thomas《不屬於我們的世紀》 https://youtu.be/80BMiz8Cfts

節能減碳百百種,來看唐獎得主怎麼說!

photo credit: 唐獎

前言

唐獎第三屆得獎人演講,永續發展場於2018年9月22日下午舉行。分別由維拉布哈德蘭.拉馬納森(Veerabhadran Ramanathan)博士分享其學思歷程,講題為「氣候變遷:我的科學之路及其解決之道」,以及詹姆士.漢森(James E. Hansen)博士,從世代觀點探討永續議題「全球能源、氣候與健康:年輕世代的承擔與機會(Global Energy, Climate & Health: Young People's Burdens & Opportunities)」。此文章為IPCS專題討論二,研究生的長摘要及心得改寫而成。

唯有本世紀中大幅降低碳排,我們的子孫才可能有未來。 — Dr. James E. Hansen 


氣候異常已是現在進行式

全球極端氣候事件頻傳,高溫熱浪、森林大火及颱風暴雨淹水等災難不斷,紐約時報以專題失去地球:我們幾乎停止氣候變遷的十年(Losing Earth: The Decade We Almost Stopped Climate Change),深入追蹤報導1979至1989十年期間,人類首次面臨廣泛瞭解氣候變遷的因及其危害。包括漢森博士30年前於美國國會的聽證會,以科學數據指出「全球暖化已超出自然變化範圍」的警示,但在那之後的關鍵十年裡,人類仍持續對暖化議題抱持懷疑。直至2016年世界地球日時,聯合國156個國家延續《京都議定書》的精神,共同簽署有史以來最嚴格的《巴黎氣候協定》(COP21),才在相同的認知基礎上達成了減碳共識的里程碑。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現代社會中,能源是人類文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動力來源,但由化石燃料產生的能源,不僅會影響氣候也會造成健康上的損害。漢森在演講中提到,化石燃料帶給人類許多利益,但也加劇氣候變遷,頻繁的極端氣候事件形成一種「新的氣候型態」,而新氣候型態又不斷極端化,人類社會如果不及時反應,一旦過了傾覆點(tipping point),便無法挽救。拉馬納森也在演講中強調:「除非我們即刻停止排放溫室氣體,否則未來十年內,有一半的機率會使氣候變得非常激烈,並危及到人類文明的生存。


我們可以相信未來,但人性很難

直至今日,科學家們開始討論,人類是否有能力去解決自己在地球所製造的問題?漢森指出:「從科技及經濟學觀點,仍舊有可能將增溫控制在2度C以下」、「我們可以相信科技及經濟學,但是較難相信人性」,他也指出要降低暖化的危險層級,就是要減緩碳排曲缐的上升趨勢(bending the curve),甚至要達到「負排放」,意即需從大氣中擷取超過人類現期排放的二氧化碳當量。當台灣還在為減碳及能源配比、空氣環境污染及經濟發展模式爭辯時,氣候變遷衝擊的腳步卻未曾停歇。能源無法獨立自主的台灣,相關政策的推行可說是刻不容緩。演講中也指出政府、立法部門、科學家、石化產業、民眾對氣候變遷之爭辯與學習,參與了解環境劣化之情勢,皆是全人類應該努力的方向及共同承擔的責任。


紀登斯悖論的省思

兩位得獎人都極力呼籲,身為人類的「我們」應該要避免地球繼續升溫,以及思考如何為環境努力。但在《氣候變遷政治學》中提到「紀登斯悖論(Gidden's paradox)」則點出面對氣候變遷議題時,人們的態度和實際行動上的困境。這個概念是在說明:由於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危險,在日常生活中並非有形、立即可見的,即使結果可能很可怕,許多人還是選擇袖手旁觀,不採取實質作為,而當這些危險變得可見且嚴峻的時候,才不得不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但往往已經太遲了。這其中涉及了「集體行動」和「個人利益」之間的矛盾,面對集體行動,個人的最佳策略是「搭便車(free rider)」,既不必冒險付出代價,又可以享受到集體行動所帶來的好處。從這個論點,就能解釋為什麼大多數民眾普遍認為全球暖化是嚴重的危機,但只有少數人願意因此徹底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雖然漢森和拉馬納森博士的研究貢獻都證實了「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正在發生」、「人類是造成氣候變化的元凶」,但對於一般民眾而言仍太過遙遠,而對於菁英份子來說,討論氣候變遷議題成為了一種姿態政治(gestural politics),在國際場合上的政治正確發言,聽起來宏偉壯觀但內容空洞,相較國家政策的執行層面卻力有未逮,形成了另一個弔詭的局面。

photo credit: 中央社


科學家解方的實踐可能

漢森所提出的解方可以分為三大部分:終結化石燃料時代並徵收碳費、相關能源及碳排規範、新興科技的應用。這三點的大方向筆者皆同意,但其中有許多選項都充滿阻力,在目前的全球發展狀況下是非常難被實踐的,例如:漢森本人認為第四代核能是個無碳排的乾淨能源,是可以作為氣候變遷減緩的策略的選項之一;而商品全面徵收碳費(carbon fee)在國際法上的強制力規範程度如何,以及目前的規範之下如何避免「逃碳稅」的情形發生?最後漢森鼓勵台灣人可以加入「公民氣候組織」(Citizens' Climate Lobby),這個前提是台灣的民主國家政體得以延續,才可以透過倡議和遊說的方式改變政策,因為世界上仍然存在許多不民主的國家,甚至不信守承諾的國家大有人在。筆者非常同意漢森在演講中強調:最重要的是美國、中國兩大排碳國與印度等國家共同合作,落實減碳,這樣才會有效果。中國和印度的人口不斷攀升,而美國人的生活過得太奢侈浪費,造成人均碳排量居高不下,未來當非洲國家陸續進入發展中的人口成長量,全世界該怎麼面對又是一大難題。

而拉馬納森提出的解方也可以分為三大部分:社會層面(教育、向富人徵稅、政府治理、市場管制)、環境生態管理、科技進步的發展。其中講者數次強調他的研究發現,世人應該優先對於超級污染物下手(例如:甲烷、黑碳等)。與此同時積極發展各種可能提升的能源效率的選項,並消滅貧窮。講者舉例,像是印度的窮人還在燒木頭煮飯,如果用瓦斯的話效率較好。但他忽略的事實是,比較窮的國家人口增加率和出生率都偏高,就算將他們都「現代化」後使用高效能的生活設施,增長的人口數還有機會達到碳排的「負成長」嗎?所以我認為最根本的問題是在於人性,還有人口管制,因為一切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碳排根本就是「人」,既然現代幾乎沒有戰亂和大規模感染病讓人口削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管控出生率。


不生小孩,或成最好的氣候變遷減緩解方

在演講結束後的記者會,筆者提問了兩位博士「人口過剩(overpopulation)」會不會才是最根本的問題,管制人口成長的速度,搭配講者提出來的解方,人類在這個世紀末將升溫控制在2度C以下是不是就更有勝算?但兩位爺爺級的講者情感上都不能接受,他們仍然是認為化石燃料才是根本的問題。筆者認為目前所有的減碳策略,都無法彌補人口過剩所帶來的問題。減少人口碳排量,不生小孩等於直接減掉下一個世代的碳排量。終其一生節能減碳,不如少生一個孩子。依據《不如別出生:下一代存在的危害(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 The Harm of Coming into Existence)》一書作者的研究,若是每個美國家庭少一個孩子,每年平均節省58.6 噸碳排放,即使是美國最大的節能措施,也只可以節省2.4 噸。根據研究數據,在美國以平均壽命80歲來計算,每一個採取積極節能措施的人,包含吃素、偏好節能家電及燈泡、不開車、使用自然通風少開冷氣等,終其一生可減少488立方公噸的二氧化碳;但一個人少生一個小孩,省下的碳排量卻為9441立方公噸,相差19倍。依此估算,當人口成長減緩時,原定在本世紀中前必須降低的碳排量,可望減少三成左右。

天下雜誌的編譯文章中也提到:「大衛.貝納塔(David Benetar)認為,減少人類痛苦的最佳方式,是投資於已存在的人,獲得醫療保健、生活工資和更好的教育。比起科學家企圖捕捉和儲存大氣裡的二氧化碳(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以及朝大海倒鐵肥以吸收碳的荒謬舉動比較起來,減少生育用以降低碳排的想法實際許多。」


延伸閱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