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華多羅
古華多羅

Edit profile 墨鏡外望,仍舊失落。 (Disclaimer: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救主情結 (路加福音7:18–35,馬太福音11:2–19)

St. John the Baptist Preaching. 1665. painting by Mattia Preti (Il Cavaliere Calabrese)

最近有朋友說,2019 年難捱,估唔到20年頭一季可以更難捱。偶然還聽到有人懷念19 年初的生活,明明同一個人應該當時還在埋怨生活迫人吧。改變來到了,人們應該怎樣反應?

新約聖經中施洗約翰在馬太和路加福音到了大約頭三份一篇幅,已經身陷囹圄並預料到自己的結局。他仍要問耶穌是不是他們等候的救世主?耶穌沒有像向門徒直接昭示自己的身份,反而讓他的門徒看自己的工作。為甚麼要用這麼間接的做法?

詢問彌賽亞的問題,除了是信仰問題,近年也受一些哲學家的關注(如阿甘本的保羅研究)。筆者認為這條問題同時反映了詢問者所期待的救主的一個試驗,人面對改變的行為代表他期待怎樣的救主。耶穌給施洗約翰一個既是亦否的回覆:他的確是上帝的兒子,先知所等候的,但他卻不是世人期待的救世主。所以「凡不因我絆倒的就有福了」。這個落差引伸出一個信息:約翰宣佈了改變在即,當中困難重重,需要人主動回應。這個既是耶穌當代的聽眾和今日我們受考驗的地方。

若我們比較馬太和路加的記載,會發現耶穌的話中間一段不同(路加福音7:29–30,馬太福音11:12–14),筆者認為那是作者們藉耶穌的口表露出這種落差和挑戰。馬太秉持對天國的關注,以馬拉基書最後的景象,指他就是上帝降臨的先聲,所以他是「以利亞」。暴力一字的原文(ἁρπάζουσιν)也可正面地解作努力,天國並不是垂手可得而是要人努力才能進去,信徒要有準備面前極具挑戰。路加所關注的是上帝的兒子由成為到走上十架帶來的改變,他筆下施洗約翰卻是一幅較為陰暗的暴力圖畫,側寫福音面對阻力為何。施洗約翰是祭司的兒子,理應繼續在宗教建制之內。不過,他由出生、名字和到荒野傳道,完全不按牌理,和他所傳的道一樣深具顛覆性。結果也是很大的落差:社會賢達離棄他,但社會邊緣人卻因為他而悔改。路加的筆法暗指耶穌也會被掌權者暴力所殁,但卻在十架上成就救贖。

對於當代的反應,耶穌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就是人不因哀樂而哭,也不因樂歌而起舞,簡單來說就是冇反應吧﹗耶穌指責人們不單沒有努力順改變而行,反而用暴力將之壓制。這反映了聽眾的心中耶穌並不是夠格的彌賽亞,人們期待一個超級英雄式的救世主,在此之前他們不會下注給任何人。期待超級英雄降臨解決一切問題,站對了隊就沒有煩惱。所以人們 — 尤其是精英權貴 — 對約翰和耶穌的宣告不作回應。他們未必不想天國降臨,但卻只要在現行秩序錦上添花就好了。難怪他們要把一切動搖的力量,包括約翰和耶穌,都暴力壓下。可是,上帝的兒子也宣告改變不可被免地降臨,到底當日的掌權者跌倒了,「不因我絆倒的就有福了」。

今日香港也一樣,因為社運、肺炎等等的事,改變已經來到,但為何仍有人毫無反應,甚至抗拒?面對暴力的激烈反抗,筆者認為基督徒要按自己的呼召,以行動迎接改變。或是幫助因社運出現困難的青年,向街頭的清潔工和孤苦老人送上口罩,為麥難民提供住處等等,務求更多人在變局中存活下來。上帝的護佑和拯救是邀請人參予成就,由每一個被拯救人而去改變世界,而不是站了隊便等候天國降臨。這個才是救世主和人子真正的分別,也是基督徒在大時代的見證。「智慧是以自己的行為來證實的」,而不是繼續講抽象的「先求衪的國」或者多傳福音這些說了三四十年的老套話。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