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oney
Clooney

每天作輸出, 自然能夠每天睡覺前也比早上聰明一點點就足夠。

拖延症並不是病? 要如何去「解決」?

第414天感想,之前筆者一直沒有去看有關拖延症的書藉, 因為筆者覺得自己並沒有拖延症需要透過閱讀去解決相關問題。 最近看到一些小文章提及, 其實真正擁有拖延症的患者大多數人是未能夠完成大學畢業, 甚至高中畢業的成年人, 而大多數都市人所患上的所謂拖延症只是一個「藉口」, 此話可解呢?

2023年2月3日
之前筆者一直沒有去看有關拖延症的書藉, 因為筆者覺得自己並沒有拖延症需要透過閱讀去解決相關問題。
最近看到一些小文章提及, 其實真正擁有拖延症的患者大多數人是未能夠完成大學畢業, 甚至高中畢業的成年人, 而大多數都市人所患上的所謂拖延症只是一個「藉口」, 此話可解呢?

原因在於我們拖延是因為覺得這件事的排名先後次序並非「最優先」,甚至並非優先選項, 所以才會把事情留到最後才解決, 甚至沒有解決。
讀者想想, 如果教授跟你說這份功課要明天就需要提交, 請問還會有人拖延嗎?
有的可能會拖延到最後的幾小時才動手做, 但只是時間維度不同, 最終都會下手去做, 這根本問題在於你覺得這份功課的重要程度不高。

在這裡可能有讀者反駁說:「認為事實並非如此, 例如: 學英文, 學程式碼, 做功課都是對他們很重要, 對前途很重要!! 我就是有拖延症問題!!」
但筆者認為其「重要」只是他們客觀上的看法, 而主觀上根本不太在乎, 如果要減少所謂的拖延症問題, 最主要就是讓自己主觀都認為這件事十分重要, 甚至糾正自己價值觀, 比如: 當我被安排任務, 工作, 學習, 我都第一時間就做完獲取的「榮耀感」,甚至是被別人讚, 都是一種回饋, 畢竟人就是喜歡有回饋, 當有回饋就會更堅持,努力地去完成任務。

再者, 我們都可以賦予任務/學習本人的意義, 例如: ,在學生時期, 大學課堂裡, 早上的課遲到十分常見, 甚至有很多會因不同藉口缺席。 相反, 當讀者自己知道的小孩快將出生, 試想想在教導嬰兒班(幫忙教飲奶, 抱嬰兒), 讀者們會否更用心去完成功課, 更用心去上課, 而且不會拖延到最後一刻才到課室吧。
更重要, 更重要,更重要的是給予任務/學習一個相當具體及明確的目標, 先以學英文為例, 有人認為我學英文就是為了應付生活上可能遇到的困難, 這個目標並不夠具體, 甚至可以說「並無目標」, 相反, 如果一個人學英文為了下個月的「考試」, 為了三個月後的英國工幹, 為了跟印度人開會數小時, 這樣的目標不單令你學習更加投入, 更多的是「拖延症」會大大減少。

只有目的感, 回饋未必足夠我們解決「拖延症」問題, 我們也需要更好的學習法, 比如: 在學英文/音樂的時候, 我們最討厭應該就是背範式, 音符, 結構, 文法等等, 不單只消磨專注力, 還會把我們想達到的目標變得「很遙遠」, 所以最近接觸別人所說的自然學習派 vs 結構學習派, 所謂的自然學習派就是先模仿, 把相似, 相同的, 自己想達到的目標先重演或觀看多次, 就像我們小時候會學中文發音, 也是透過父母身上直接學習, 並非經由文法, 了解不同音節而成功, 而且我們身為成年人, 如果還利用結構學習派, 而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目標只會很快「拖延」,甚至放棄。
因此, 自然學習更主張「直奔大師」, 所謂的直奔大師就是當我們要學英文, 為了跟印度人溝通, 可以直接模仿他們的說話方式, 甚至跟直接跟印度人聊天;而音樂上, 也可以一開始就彈自己最喜歡的歌曲, 比如:龍貓, 風的聲音甚至莫札特的名曲也可, 每天練一小段, 只要是你的夢想, 你的目標, 就自然能堅持下去, 而非一開始只為基礎彈一些「瑪麗是隻小綿羊」的歌曲, 這是屬於沒具體目標, 連成人思維方式都沒有的小孩才使用的方法。
當然, 最後在你學會跟印度人聊天, 學會彈自己喜歡的歌曲, 目標達成後, 自然就可以慢慢補回基礎需要的知識, 我們要知道學習的方式是因人而宜, 別一直走別人走過的路, 因為這可能並不合適自己。

因此, 所謂的「拖延症」只是我們做事, 觀點的態度問題, 而非真正患上「大病」。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