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到 並不代表早開始 l<窮查理寶典>
2022年12月5日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窮查理寶典>這本書, 作者是查理芒格, 他是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甚至被稱說沒有他就沒有股神巴菲特的存在。
之前我都閱讀過這本書, 且這本書是我最喜愛的書籍之一, 在一年後的今天我再次閱讀<窮查理寶典>令我留意的並不是一開始所注視的心理學及投資的區域, 反而是一些不起眼, 卻十分重要的細節位, 內化地方。
在中國,台灣版本的<窮查理寶典>, 譯者是跟查理芒格有所接觸的美籍華裔投資家李錄, 其中一段是描述他跟查理芒格約定在早上7:30a.m在早餐店等, 發現查理每次都會比他早到, 並且會在約定時間才會理會他。
在我們讀者角度當然認為這是芒格「大人物」的性格吧? 所以李錄決定比他更早到達場地, 但最後換來的都是在約定時間才會理會他, 且有一次查理遲到半小時, 卻為此事而跟李錄及當時一位中國的青年道歉並解釋原因, 由此可見他並非因為身份地位關係而不理會, 相反地, 他是在不打擾, 並專注在已計劃的流程裡。
我們時常會被生活中的瑣碎事所困擾著我們, 甚至連決策的精力都要浪費在不必要的地方, 例如: 今天穿什麼, 今天吃什麼, 今天坐什麼車上班等等, 就連我們有空閒時間都會把注意力放在電話, 放在身邊可以回饋的東西身上(例如: 信息), 但當我們頻繁地把專注力投放在碎片化的地方, 就只會讓我們失去更多保貴的時間。
而查理芒格就知道跟李錄約定的時間是7:30am. 就只會在這個時間才開始談話。而其他時間則是屬於自己已安排的任務, 例如:看報紙,看書藉等等, 即使對方比預定時間早, 他都不會犧牲自己本來安排好的事情及時間, 這就是深度專注的能力。
但我們很多時候會安排在早到的場合時聊天,甚至在該專注的時間都會被身邊的人和事所吸引著, 把我們的注意力一點一點地抽走, 這就是我們跟查理芒格的距離。
也許我們並不需要做到必需在約定時間才跟對方聊天, 但起碼要知道這個是屬於自己的時間, 且早到是美德,但不代表著需要提早開始。
而我們可以把需要專注的時間運用得更好, 正如:李笑來著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所說的,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控制時間, 不是金錢, 而是專注力, 當你擁有專注力自然就能夠把時間控制好, 而時間就會帶來金錢。
再者, 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再次提及, 誠實正直是十分重要的事, 這代表著除了法律上准許還需要道德上的配合才算誠實正直, 因為行為會影響一個人在投資及各不同方面的取向, 這是屬於心理學的認知失調問題, 當你能夠誠實正直, 不單不用記下自己說過的大話, 更不會因「貪念」而使自己落入投資陷阱裡面, 俗語說:「你貪來的, 是要還的。」
簡單的事是最難做的, 但希望讀者們都能夠在<窮查理寶典>找到自己需要的智慧, 我們未必做到像查理芒格一樣的成就, 擁有一樣的智慧, 但我們能夠擁有一樣正直, 善良的心, 當我們擁有這些就已經是成功的一大步。
Credit:<窮查理寶典>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