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oney
Clooney

每天作輸出, 自然能夠每天睡覺前也比早上聰明一點點就足夠。

有效率地閱讀

第96天讀後感, 有時候念一些書, 會覺得很難懂, 或是有點沉悶, 就會覺得有點無聊, 我會覺得是不是自己睡眠不足夠? 還是集中力不夠? 但最近閱讀一本書藉<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 雖然只是剛閱讀沒多久, 但已經使我認為我的閱讀技巧可以更加進步吧, 本以為自己已經念過很多自我成長, 腦開發的書藉, 比如說 <專注力>, <輸出>, <輸入>, <腦力全開>等等, 已經足夠而已, 但其實還不夠。

2022年2月17日
首先, 我們都知道閱讀一本書, 可能需要很多時間, 有人需要一個月, 有人需要半年, 有人需要一年, 甚至這輩子也沒念完一本書, 雖然我現在知道, 閱讀是需要配合專注, 需要配合寫筆記, 配合以線性的輸出(在這兒分享/跟朋友分享), 這樣可以使我能夠記憶更易變成長期記憶。但最新發覺有點不夠力, 原因有於 有些書本即使我保持非常專注, 但他的維持並不久, 甚至連用蕃茄效率法的頭25分鐘也捱不過去, 直到我看到今天這本書<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 就使我重恰信心! 他書名其實還有幾句, 就是「其實,熟讀一本書只要100分鐘,分三次閱讀,就能掌握重點,把知識內化!」。真假的? 100分鐘就能夠? 可能對於我來說還未足夠, 但我相信最少能夠把我閱讀的時間, 困的時間大大縮短。

作者從書本一開始就使用自我經歷地解說讀者閱讀書藉應有的態度, 事源就是。
在作者的書籍簽名會上, 最令他感動的是一位讀者拿著他的書本給他簽名, 而這本書已經看起來十分殘舊, 讀者表示因為他看過很多次, 不論在去洗手間, 在公車, 在公司也會拿著看, 甚至裡面都滿滿筆記。作者對於此讀者十分印象深刻及感動, 他帶出「出書」的行為, 目的就是想別人欣賞自己的作品, 把自己的思想,思維分享出去, 甚至跟讀者有所交流, 這位讀者如此對待自己的書藉, 他覺得十分感動。正如:來自日本的教授所著的「思考整理術」一書, 都表示是對待自己所擁有的書藉(非借閱), 都應該要畫及紀錄自己的想法下來, 甚至可以把重點都用不同顏色的螢光筆劃起來。

在這一點,作者提出閱讀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讀者能夠感受作者的思維模式,作者的觀點,以及利用作者的經驗,經歷好讓讀者引而為鑑。所以讀者必然要知道作者的背景,學歷等等,以助自己推敲理解作者的思維,方便訓練讀者的思考模式,比如說:<高手賽局>的作者試用賽局去套用在人生中每一個不同的選擇,以及我們所遇到的事情選擇並作以講解。使我們能夠「知道」或「理解」多一個角度去觀察事情一面。

另外,作者更提出用「共同著作」的心態去看書,這完全是跟我之前的想法不同,因為我覺得看書就是要吸收作者所擁有的經歷,經驗所歸納出的結果,好讓我們知道現時的局勢,事件是如何,不事先加入自己的觀點, 如果我有作者的能力早就出書了的想法。
但作者認為我們應該帶著自己擁有的知識,嘗試跟在閱讀的書藉「共同著作」這本書出來。即是,把自己所認知的內容併上作者所說的內容,如果是不認同的,或是跟自己觀點不同的,必須要圈起來,以便提醒自己理解不同角度的想法。 這個想法就好像法國思想家羅蘭·巴特所說的:「作者已死」的理論, 這代表徹底瓦解了傳統的作者主體地位,作者不再是作品唯一的主人,而僅僅是第一個臨時的表述者。而我們身為讀者, 可以以自己的觀點及理解這個作品, 書藉, 甚至影片的意圖, 目的。
「作者已死」,從根本上來說,不是指將文本的主宰地位轉讓給了讀者,而是指獲得了一個自由的闡釋空間,一個多維的、立體的闡釋空間。
如果我們在閱讀書本的時候, 能使用上這樣的自由闡釋空間, 自然能夠使我們把新舊記憶融合為一體更易去理解內容。

最後, 作者認為看書只需要100分鐘, 甚至60分鐘就能夠閱讀好一本書藉, 只要利用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就可以, 這個方法就是:
第一次:10分鐘概觀式閱讀
第二次:50分鐘畫重點閱讀
第三次:40分鐘邊讀邊寫下感悟
這樣的方法會比你細讀100分鐘更有效果,更能清楚掌握書的重點,況且還有畫線並寫下重點,這種抒發己見的過程,會深化讀者的理解力和記憶力。
作者帶出的重點是反覆閱讀比專注更重要,千萬不要把專注力神化,面對自己不熟悉的事物,較難集中專注力,因此效率也會較差, 先用反覆閱讀的方式熟悉書本,熟悉後再專注閱讀,這樣才有效果。這正正是我現時最需要的解決方法。。。

Credit:<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