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為什麼就知道為什麼
2022年2月6日
作者表示僧侶無法自行選擇自己喜好那一種工種,工作而去決定做那一件事, 相反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會有輪流著去做, 比如說 煮飯,洗衣服,做老師, 園藝等等。
目的在於能讓弟子觀察並反思自己愛好的究竟是什麼。可以給他們研究並實驗新技能, 看看改善之後會讓自己有什麼感覺。
正如作者最不喜歡的是打掃牛糞, 但他被安排後並不會調頭離開, 反而會迫使自己了解不舒服的根源。在打掃牛糞的事情上問為什麼自己會不舒服? 可能是髒, 可能是太麻煩等等, 而作者就覺得打掃牛糞的不舒服來自於痛恨最平凡的瑣事,而該情緒問題是源自於我執 — 作者認為那浪費時間,這剝奪了他的學習。
當你發現及承認自己的執著及背後的原因後,就可以開始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尋找清掃的好處, 能從一支拖把上學到什麼嗎?能否利用打掃的時候去思考,去幫助自己完成其他的事情?
作者說:他在種馬鈴薯時,發現動作的節奏有助於記憶經典裡的句子,句子也會把興奮之情帶給馬鈴薯。
即使我們在現實生活中, 上班經常都會遇上很多瑣碎的小事情, 但嘗試用自己的「僧心」悟出每一件瑣碎事情背後都能夠帶給我們成長的元素。自然就能夠放下我執,用心體會每一刻當下的事情及處境。
原來昨天忘記了上傳..文章
Credit: 僧人心態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