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會謙卑
2022年1月25日
我們要知道, 地球已經存在超過數百萬年甚至數千萬年, 經過不同的演變, 唯一證明的是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可以挑戰這個最高法則永恆不變 自然定律, 而人也必須經過生老病死。
但人類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是非常特別, 自己的頭腦是世界數一數二, 但當受到打擊, 或是與期望不相符的時候就崩潰,接受不到現實。
其實只要拉闊畫面來看只是很微不足道, 正如中國大陸經常也說「只要凡事除以13億人口, 就變得微不足道。」
正是這個道理, 他們帶出就是需要臣服, 不過很多人覺得他們看來是想把人民臣服比較多, 而我今天所說的是臣服的態度,這是對於自己的感受, 自己的體會, 自己的智慧,保持著臣服, 保持著謙卑,這才能夠使自己更高一層樓。
之前文章提及過臣服是需要透過覺醒而得來, 只要你的智慧到達某個程度之後就會解鎖, 正所謂:為什麼總是會形容少年一朝得志之後會語無論次, 因為真正的智者是透過慢慢累積智慧, 不卑不亢地虛心學習, 正如以上所說 問誰能夠改變這個世界的法則呢? 你又如何證明出你是這幾千萬年來的人才呢?
今天所看過的一道視頻所言:就算你已經很有智慧,很富有,你也需要學會「乞食」,乞討的行為正是把自己的自尊心,態度放低,學會謙卑,臣服的第一步。
為什麼需要「乞討」?
在中國的宗教, 佛教就有「化緣」(乞食)的習慣,即是向別人求個飯吃,但這個行為並不是代表該門派及宗教沒有錢,沒有飯吃,相反他們從歷史上的背景看來也有很多田地及金錢去崇拜著寺廟也幫助不少無家可歸的小孩。而「化緣」這個傳統是基於佛教理念。
這理念要使弟子明白「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 」的理道,有時候好運遇上一家給你多點東西吃的,也有時候會遇上壞的,可能是別人把飯菜都弄髒才給你吃,甚至整天也沒有飯可以吃的,但你也要有著慈悲,謙卑之心,因為這是一個乞討的行為, 我們總不能挑選自己所愛吃的,也不能夠對著善意的人不懷好心的態度。正所謂種善因得善果。
也因為有著「化緣」的習慣, 自然對金錢,對自身的世俗追求的欲望減低,從而就更易達到臣服的境界, 之後自然使自己覺醒。
直至現今社會,有許多僧侶化緣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有去過寮國、泰國的人應該都曾在路上看過僧侶托缽化緣,路上不乏許多虔誠的佛教徒佈施物資給僧侶,但同時,你也可以看到僧侶將拿到的物資再分享給路邊行乞的小孩,當你多做利他的很為時候,自然好運也會更著你來,那是自然不過的,但煩請不要把因果倒轉,這樣反而只會帶來心境的不平靜的態度。
在交易上也是如此,我們每天也是向市場「乞討」把飯菜給我們吃,總不能認為每一次都能夠找到好的人家,會把食物好好的貢獻給你,我們也要用平和的心態對待市場的面色, 只要能做到謙卑, 臣服 就能帶來平靜的心,自然就更能系統性執行自己作需要策略和停損點,最後達到知行合一。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