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oney
Clooney

每天作輸出, 自然能夠每天睡覺前也比早上聰明一點點就足夠。

讚美及批評

第58天讀後感,我們經常都會聽到別人說:「如果一直讚美別人, 只會令人驕傲不會成長, 而應該多用批評使他們能夠深省自己能改善的地方。」 但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思考的整理法>>

2022年1月10日
讚美
在現實中,很多書藉都有告訴給我們,要多稱讚別人,這樣才能令她們增加自信心從而對學習,對事物更有興趣;但也有書藉告訴我們,稱讚的方式,表達方法不對會使人不會嘗試往前進步,反而會原地踏步<<<心態致勝>>;而這本書<<思考的整理法>>作者表示, 稱讚能讓思考更活躍, 藉憑一個心理學名詞稱為「畢馬龍效應」的激勵理論去解釋這一點。

畢馬龍實驗
對學校裡一群6∼12歲的兒童做智商測驗,將他們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告訴老師們實驗組的孩子們智商比較高,老師因此設計較為艱難的課程給這些智商比較高的孩子,也花比較多的時間回答孩子們的問題,教學更為認真。
一年後這些孩子的智商分數果然都增加。事實上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孩子們只是隨機挑選,智商高低並沒有太大不同,但是由於老師期待學生會有比較好的課堂表現,因此影響了他們的教學態度與方法,學生經由這樣教學方法的刺激,智商也真的增加,形成良性循環。

這實驗說明,即使是虛假的稱讚也可以弄假成真,假如身為前輩,上司的我們,可以多多利用這一點去讚美來取代批評。如果身為局中人,在面對批評及思考上的問題,最忌愁眉不展,因為這樣會逐漸失去自信。
所以才會有一句網絡言語是:「愛笑的女人運氣不會太差。」並不是網民經常搞笑的回答,因為她運氣差的時候笑不出來。而是她能夠時常保持樂觀,使自己長期處於被稱讚後的好處之中。

批評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將自己的看法及理論去告訴給前輩或老師知道, 想拿取一些意見, 但換來的可能只是冷淡的回應, 甚至覺得方向有錯或「這算什麼想法」。一下子就被否定, 只會換來傷害並可能扼殺難得的思想嫩芽, 所以身為當局者, 向人請教的時候千萬不要隨便說出口, 先把想法保留在腦中, 讓想法醞釀久點,透過時間洗滌,才是聰明的做法。而如果是上司或前輩, 我們也應注意自己的批評, 多加努力及提示他們正確的思考方式/道路。

在面對批評上的看法, <<高手思維>>中的作者萬維鋼都有提出我們應該要有秘密的項目去進行, 這包括自己所擁有的想法, 萬維鋼的想法正跟<<思考的整理法>>的作者想法一致, 他們都認同, 請讀者別輕易說出自己的想法。

我們有時候總會把想法說出口, 因為說出口之後腦內壓會下降,也會得到發洩的快感,或是想別人認同自己。可是這麼一來, 就會失去繼續深入思考或歸納成文章的欲望與幹勁。
說話是一種表現的行為, 人會因為說話而得到滿足。如果特意保持沉默,想表現的內在壓力反而會一直升高。他們更會嘗試用行動,回測等方法去證明自己的說法。正如上一篇所說, 經典及記憶會記住有用的理論及事情, 說不定等多幾天,幾個月, 你便會遺忘自己當時想表達的想法。
作者都用一個十分有趣的例子去類比說明, 許多雜誌的編輯都是因為希望成為文字工作者而當編輯的, 但沒想到做了編輯之後, 或許是因為為滿足了某種程度的表現欲望, 連提筆行文的心情也愈來愈淡薄,因此對於希望成為作家,文字工作者來說編輯是相當危險的工作, 作者更引用一名英國詩人 Robert Graves的自身經歷去論證以上的說法, 他最後建議與其當編輯不如當個信件收發員。

也有人能說也能做, 只是能說善道的人經常滿足於口頭上的表現而忽略實際行動, 所以只是說出自己想法的人也會落入相同的陷阱, 結論就是請秘密行動自己的想法,以行動去證明一切。
當然這意思不是在叫讀者,或在做事之前別向外界交流, 因為交流也會使人成長及增加知識, 只是在聊天上,讀者可以多利用天馬行空的聊天方法, 更能使我們去幫忙自己整理想法,有催化作用,活化思考。而剛開始建立的自己想法就請避免。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