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

写了很多年,文字就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一百一十一年的守护 华侨报德善堂的今与昔(十一)

华侨/慈善/宗教/报德善堂

墓苑中安葬的大都是善堂逐年收敛的无主遗骸。报德善堂成立之初,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整合在泰华人的力量,捐献棺木,收敛那些在漂泊中客死他乡的同胞。首任堂主郑智勇早年在曼谷越隆购买了一块土地,并建设了义塚,用于掩埋这些无主的遗体,让逝者入土为安。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市政规划建设需要,原来的土地被政府征用,时任董事长的郑午楼召开董事会,寻求解决之道。他与同仁四处奔走,筹集善款4000万铢,决定在仔厝府万飘县隆坑区重建一座规模更大、也更加宽阔的墓苑。

龙山墓苑占地面积约494平方哇,整个墓园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和文化特色设计建造。为了容纳更多逝者能在这片幽静之地安宁休憩,在地下修建了巨大圹位,地面以上不仅建有圣庙、礼佛厅和多个神殿,还竖立了碑墙,规划出种满花草的大草坪和池塘,让整座公墓显得庄严而秀丽,丝毫没有阴森之感。

在这里,每一个逝者、每一个无主的灵魂,都能得到了悉心的照顾,每年清明节、中元节,善堂都会举办祭祀仪式和盂兰法会,用丰盛的祭品和芬芳的鲜花祭奠这些逝者。

这座墓苑规模巨大,耗时5年,才于1997年才修建完成。不仅将原本埋葬在义塚中的21347为先友的尸骨迁葬于此,每年还会接收的数千具无主尸骨,在这里暂时下葬,等待家属认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墓苑又逐渐饱和,墓穴已严重不足。善堂按照中泰两国传统,将早年安葬的遗骨和从各地出土的无主骷骨加以火化,每年都有数万具先友的遗骨经由法会仪式得以超度。这样更多逝者才能有机会住进墓苑,在这里得到灵魂的安宁。

收敛遗骨是报德善堂坚持一百一十一年的义举,其中所包含的慈悲与仁爱,为华人赢得了尊重、信赖和肯定,成为华人融入泰国的重要支柱。华文股股长苏雪芳介绍,随着社会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善堂一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如今早已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遗体,还担当起救援和帮扶的重任。

善堂组建了100多人的救援队伍,配备了装备先进的消防车、救护车、救生快艇,还购置了通讯设备,建立了无线电控制中心,20名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全泰国各地发生的天灾或者人祸,都会在第一时间内反映给善堂,由善堂指挥快速及时发布指令,离现场最近的救护车和紧急救援队,接到命令立即赶往现场,开展事故界定,救援伤者,安葬死者。

 救护部主任阿兰·图图安说:“在曼谷很多灾难事故现场,报德善堂都是第一个赶到,甚至比警察行动都要迅速。为抢救生命节省了很多时间。”

在狭窄的城市街巷,在偏僻的无人郊野,警灯闪烁着呼啸而过的救护车,对于身处险境的人们来说,意味着获救的希望和脱困的可能,对于逝者则意味着最后的尊严和安宁的归宿。救护车上醒目的篆体中文“善”字,不仅是善堂的标志,也是善堂传承一百多年的精神力量。

 救援队分别承担救援、消防、医疗、收敛等工作。身穿蓝色工作服的是救援组,主要承担车祸及水难事故的处理,每位队员都配有专业的破拆工具和潜水设备;医疗急救组的标准制服是洁净的白色,他们经过严格而专业的医疗培训,会快速为伤病人员进行急救和初步的医疗处理,并快速转送到适合的医院诊室;黄色制服是入殓师的装束,他们主要负责处理尸体,配合警察运送突遭横祸的死者并进行法医鉴定。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