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

写了很多年,文字就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一百一十一年的守护 华侨报德善堂的今与昔(九)

華僑、慈善、宗教、報德善堂

与此同时,报德善堂依旧在努力保护着在泰的华人们,呵护着华人心中那份难了的故国之情。在蚁光炎先生被暗杀,华校全部被关闭的情况下,郑午楼接下了报德善堂和善堂承担的所有重担。善堂以服务华侨医院发展,培养医疗护理人员为名,建立了“华侨助产学校”,尽管此后的数十年,学校发展也曾经历了限制、阻挠等重重困难,但在郑午楼和多位侨领的共同努力经营和保护下,学校依旧倔强地生存,不仅为华侨教育保留了一丝星火,还在艰难中得以发展。1981年“华侨助产学校”为培养社会公益事业人才,设立社会公益学院,并扩充更名为 “华侨学院”。

泰国政府一直在维护民族利益、保存民族传统宗教和文化的前提下,逐步和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思想和多元文化。泰国教育也因此具有“民族本位,泰体西用”的鲜明特色。随着在泰华人逐年增加,华商及各行业华人影响力日渐畅旺,华人已成为泰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心和保护。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与对外经贸关系的不断扩大,加上“亚洲四小龙”的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经济发展,华文、华语逐渐成为通用的商业语文和重要的交流工具。政府为此推出发展经建、开放华教的贤明政策下。90年代初,经历了长久沉寂的泰国华文教育开始走向复苏和振兴。一些尚保留一定基础的老华校,逐步扩大办学规模和兴建新校舍,一所所新华校也开始破土兴建。

报德善堂又挺身而出,引风气之先。1990年12月6日,在报德善堂80周年堂庆的会议上,时任董事长郑午楼向与会董事及各华文日报的记者们宣布:已获得政府批准,将仅设有护理及社会福利两学系的华侨学院扩建为综合性的大学,不仅服务华人,也服务泰国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学者。他在记者会上率先宣布捐献1亿泰铢(4000万美元)用做建校基金,他辖下的玛哈乐酒业有限公司也认捐一亿铢。这个消息让现场的记者都非常震惊,他们钦佩郑午楼的气魄,但也不禁感到担心,建一所大学,这绝非易事。

的确,在海外兴建华侨大学,这不仅在泰国尚属首例,纵观世界,在二战之后也是一大创举。郑午楼的给人声望和报德善堂的影响力,在这个壮举中起到了 极为重要的作用。筹款建大学的号召,得到了泰国华人的积极响应,很快就筹得十亿铢(折合四千万元美金)的捐款。郑午楼的雄心也赢得了泰国人的赞誉。建设新学校,首先要解决的是扩大占地规模的问题,学校新址相邻是娘抑沙家族的祖产,他们是否认同建设华侨大学的理念?是否愿意置换土地?报德善堂的工作人员对此也感到有些担心。但让他们惊喜的是,娘抑沙家族得知消息后,爽快地同意与报德善堂置换祖产地皮,唯一的条件是与郑午楼先生会面,请这位闻名遐迩的慈善家亲口讲述地皮用途,这不仅足以安心向祖先交代,也是可以向后人传颂的荣耀。郑午楼欣然会见了娘抑沙一家,并合影留念,这件事成为泰中友谊的美谈。

1994年3月24日,历时数年筹备与建设,占地 1200 余亩,投资总值五十亿铢的华侨崇圣大学正式落成。普密蓬国王陛下亲自为学校命名,还御驾亲临学校主持揭幕典礼。这也是全泰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私立大学。 

崇圣大学由14 个学院和 1 个研究生院组成,30余个系(专业)拥有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资格。还聘请国学大师饶宗颐担任学校顾问和中华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建成了海外规模最大的华文图书馆,广泛开展国学教育,弥补华文教育的断层。学校以“学成服务社会”为校训,不以盈利为目的,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规范的管理、广泛的国际交流,享誉全球,已培养出大批具有远见卓识的国际化、专业化人才。

报德善堂对教育从来不遗余力,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助学金和继续教育资助,善堂已经坚持了近七十年,即便战乱期间也没有停止,现在资助范围更是已涵盖全泰国8个府,五十多所学校,资助金额达一两千万铢,而且每年还在上涨。

近年泰国政府为普及初等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为学生提供午餐计划”、“为学生出借课本计划”、“为山区学生出借自行车计划”、“边远地区教师住房计划”及“JIP计划”等,报德善堂都积极投身其中。

让孩子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成长为有知识的好人,既是家人期望,是社会民族的优质资源,也是报德善堂每一个同仁的心愿。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