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鋼
錢鋼

记者

中国语象2018

2018年中国政治话语最重要的测试点,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缩略进程。只有当缩略彻底完成,中共历史上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后的第三个冠名旗帜语“习近平思想”才告定型。

缩略速度折射最高权威的强度。我们曾预计最终缩略版年内出台,实际缩略进程活跃强劲,涌现大批过渡性提法,但缓于预期,似受到大环境影响。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18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其中两条和大环境密切相关:“宪法修正案”、“贸易摩擦”。

沸语烫词

依据CMP设定的人民日报语温测定标准(参见《中共党媒关键词语温测试》),2017年,“一带一路”、“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四个词语达到“沸”级。2018年有四个沸语:“一带一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改革开放”。

2013年以来,“改革开放”的语温一直烫而未沸,且传播量逐年缓降。2018是改革开放40周年,它大幅升温,首度跃入沸级。

人民日报上的“改革开放”

“邓小平”一词的使用篇数2018年有提升,但“毛烫邓热,毛高于邓”的格局未变。

人民日报上的毛与邓

“红色”一词的传播度继续增强。2018,语温依然为烫,占比值提升,是前5年占比值的1.69倍。

执政者的政治口号,集中表现在党报上的沸、烫、热三级词语,2018年,这批词语如图所示:

我们持续观察的“邓小平理论”等13个“老词”波动不大。2018年,“政治体制改革”和“党内民主”依然是冷词。

“惊涛骇浪”

这个版面非同寻常。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上第一次出现了“稳预期”。“预期”,即“信心”。

“稳预期”上标题,迄今为止仅两次,全部在2018年8月。测全文,人民日报上半年“稳预期”仅出现3次,下半年出现48次。检索“前方”报刊资料学习交流平台,全国报纸的状况如图:

中国报纸上的“稳预期”

中美贸易战,使中国大陆若干政经话语发生震荡性调整,显现上、下半年迥然不同的图景,“稳预期”即其一例。另一例是“厉害了,我的国”。

2018年,中国网民新创一词:“厉害国”。缘起一部顾盼自雄的纪录片,以及上半年“厉害了,我的国”在媒体的流行。但该语下半年降温:

中国报纸上的“厉害了,我的国”

2018年第二季度,中美贸易战揭幕时,媒体语气曾十分强硬:

同样是环球时报,10月的语气已是这样:

这是“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方案”上、下半年的传播实况:

压力真的来了。习近平警告可能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2013年和2014年,“金融风险”在人民日报上属暖词,2015上升为热词,此后连年攀升,2018年的态势如图:

人民日报上的“金融风险”

中国经济面临40年未有的下行压力。在全国报纸上,“下行压力”一词2018年各季度的传播态势如图:

中国报纸上的“下行压力”

领袖宣传

2017年度语象报告,曾记述19大后的一次“话语‘刹车’或‘临时停车’”。2017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提出“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上”。然而这个“三语标配”的广泛传播只集中在11月上半月,下半月,明显降温。19大后各地的赞颂潮(包括刊登“伟大领袖”像)产生了反效果。

几乎同时,出现了另两组专用语:“党的领袖,军队统帅,人民领袖”,“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它们在一季度达到传播高峰,二季度降温。到下半年,三组词语同落低位:

三组词语之外,还有一组十分特别。它由中办于6月底提出,刊登在中办秘书局主管的《秘书工作》杂志2018年7月号。微信读者看到:

《秘书工作》杂志2018年7月号

三个关键词是:“甘入苦海,夙夜在公,以身许党”。这一组词,曾在自媒体上传播,令人费解的是,除《秘书工作》,所有报纸都没有使用。

关于此类宣传,不能不提及“梁家河大学问”。它出自2015年初习重返当知青的村庄时说的话:“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19大前夕,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梁家河大学问”开始传播,2018年上半年大热。

但到2018年下半年,对“梁家河大学问”的宣传也收敛了。使用“梁家河”一词原本相对审慎的人民日报,四个季度的使用频率如下:

人民日报上的“梁家河”

以上各词语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在2018年下半年由放转收。对这些权力话语,显然存在调控。内情无从知悉。

“定于一尊”

成语“定于一尊”无疑是2018年一个特殊的关键词。中国语汇中,它的语义和秦始皇的统治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相联系,长期属负面,习近平在19大报告中说过,政治制度“不能定于一尊”。

但这个词语也被反常使用。2017年3月,重庆万州区率先提出“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2017.3.14《三峡都市报》)。2017年6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以实际行动坚定不移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这种反常使用,在2018年上半年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直到出自最高领导之口。

2018年7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称:“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媒体于是跟进。

“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

不过各地报纸对“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跟进,强度各异。查各地报纸,使用最多的是江西、陕西、新疆,最少的是天津、北京、上海、海南。江西省使用篇数是北京市的15倍:

各地报纸对“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跟进

检索人民日报和各省级党委机关报,“定于一尊 一锤定音”的频率呈下滑趋势。12月仅新疆和黑龙江在4篇报道中使用。

“定于一尊 一锤定音”的频率呈下滑趋势

假新闻

7月中旬,社交媒体上有人转发人民日报7月9日头版版面。

外媒报道:5年来人民日报头版第一次未出现习近平。其实稍做检索就可知道,这是“Fake News”(假新闻)。2012年11月以来,截至2018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标题(包括栏题)没有“习近平”、“总书记”、“习主席”的情况曾在482天出现。其中2013年111天,2014年74天,2015年97天,2016年88天,2017年73天,2018年20天。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此种版面最少。换言之,2018年总书记名字被人民日报头版标题使用得最多。上半年,3月和5月每日皆有,但7、8月却各有4天头版缺“习”(其中之一引来假新闻)。到下半年,9月和11月又是无日无之。版面亦是话语。党报版面与最高权威息息相关。

“四四二”

这个固定搭配与最高权威联系密切。它在2018年9月才正式出现,全句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018.9.22人民日报)。

中共政治词典已像越来越厚的密语本,不能不稍做解释。

“四个意识”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四个自信”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两个维护”指:“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四个自信”源自刘云山2013年初提出的三个“自信”(道路、理论、制度)。2014年人大二次会议,习近平加上文化,成为四个“自信”。 缩略语“四个自信”则要到2016年7月才在人民日报出现。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明显与核心有关,但在确立核心9个月前的2016年1月29日,已由政治局会议提出。缩略语“四个意识”,三周后党媒即开始使用。

“维护”,语义上对应“危及”、“损害”,该动词之宾语,在党媒上多为“党的团结”、“党的利益”、“党的民主集中制”。查媒体历史,语义近似的,有文革语汇中对伟大领袖的“保卫”和“捍卫”。

“维护习……”的语句,源于军方。早在2014年春,中央军委委员张又侠就提出“坚决维护习主席的权威”(2014.3.21解放军报)。2015年春,中直机关率先提出“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权威”(2015.2.9人民日报)。两周后,一篇显然出自军队的文章率先提出“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2015.2.25法制日报)。“两个维护”的提法,在确立核心前已见诸报端。

2016年秋“确核”后,政治局常委栗战书在人民日报发表长文《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提出“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2016.11.15人民日报)。

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正式提出“四四二”规范语句。12月27日,“四四二”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大标题。

有关这次会议的报道,用新的排比句赞扬习近平:“战略判断高瞻远瞩,政治领导娴熟高超,人民立场鲜明坚定,历史担当强烈坚定,充分证明不愧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各地报纸对“四四二”的使用,最多的是广东,较多的有新疆、山东、四川,较少的是北京、吉林、宁夏、天津、上海。广东是北京的23倍。

各地报纸对“四四二”的使用

2018年12月(截至30日),人民日报上使用“四四二”的文章24篇,成为本月热语。全国报纸上,这个固定搭配在下半年冲高:

中国报纸上的“四四二”

有关最高权威的宣传用语,在19大后经多次调整,于2018年秋冬再度集结出发。话语波动之际,“四四二”强势上扬,成为“逆周期”醒目一笔。

旗帜语

中共19大报告由习近平作,故报告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不便自我冠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18届常委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在2017年10月18日的分组讨论时首次使用,19日人民日报正式推出。

这个明显过长的语句不是完成版,必定要缩略。在中共历史上,出现“人名+思想”是极其重大事件,除毛,无人可问鼎。19大后,缩略进程开始。其过渡阶段是各种“习思想”的涌现。

事实上,早在2013年,中国报刊上已出现“习近平经济思想”(《人民论坛》2013年12A)。2016年秋6中全会“确核”后,开始有人率先在人民日报试水。2017年3月,副委员长吉炳轩使用了“习近平经济思想”。6月,外交部长王毅使用了“习近平外交思想”。9月,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使用了“习近平文艺思想”。

2018年,媒体上出现了至少23种“习思想”,包括: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文艺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教育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党建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脱贫攻坚思想、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习近平新闻思想、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思想、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习近平体育思想、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习近平金融思想、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习近平民族团结思想、习近平廉政思想、习近平一带一路思想、习近平经略海洋思想、习近平军民融合思想等。

各种“习思想”中,被使用最多的是“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2018年第四季度后,高层显然作了话语调控,各种表述向上述四大思想集中:

2018年人民日报上,四大习思想的传播强度如图:

各报使用最多的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熟悉中共党史者记得,1956年8大,“毛泽东思想”曾从党章移除(得到毛首肯)。1959年庐山会议后,毛思想复燃,一开始出现的,是“毛泽东军事思想”。

附录:2018国名语温

这是2018年世界各国国名在人民日报的出现频率。红色为“沸”,只有美国,其使用篇数和沸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近。红、绿之外的为“烫”。有日、俄、英、德、法、印、韩和南非。

绿为“热”。暖、温、冷三级的国名未显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