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人
夜行人

讀書人、律師、戰士

斗命長——長期抗爭的準備(身體篇)

做一個fighter,活得久,有力量,高墻面前,做一顆堅硬的雞蛋。長期以來,我對生活各層面都進行研究,務求全面提升自己,先分享一下經驗。

身體層面,運動是不可缺少的。這似乎是句廢話,但能每日運動的人,畢竟少,能科學運動的更少。「大腦健身房」一書寫道,鍛煉身體,不是為了讓你有六塊腹肌,而是讓你大腦處於最佳的運作狀態。身體的核心部位當屬大腦,大腦運行不佳,思路遲緩,自然萬事做不好,更不用說有效抗爭了。故首要提升大腦的效能。坊間關於提升腦效能的書,我讀過不少,綜合各家說法,運動則是不可缺少的。我對此有切身體會,2020年請了私人健身教練,運動頻繁,每兩日一次的節奏。鄰近歲末,有余月,諸事繁忙,終日埋頭書堆屏幕,疏於運動,某日感覺思維吃力,索性變速跑30分鐘、核心15分鐘、tabata4分鐘,結果晚上大腦效率煥然一新。而沒有運動的這一個月,飲食和睡眠尤佳,由此領會,運動是必要條件,絕不可缺。

該怎麼運動?

1.身體耐力和心血管。每日至少跑步三十分鐘,HIIT變速跑尤佳。或問,運動最短時間多少?科學研究,最短20分鐘,再短效力不明顯。當然,動一分鐘也比完全不動要好。或問,散步行否?散步也可,但跑步能改變心率,能改變心率的才能刺激大腦。所以,HIIT類型的運動是首選,讓心率忽高忽低能立刻降低焦慮壓力,改善認知狀態,強化心血管。HIIT類運動,我喜歡安排在起床後,傍晚跑步有可能造成大腦興奮,影響睡眠。

2.身體的核心區。核心區即腰腹部位,是力量運動和格鬥的力量傳輸區域,這部分涉及身體的協調能力,故不可忽視。建議早上在HIIT運動後,加上核心練習,比如plank或仰臥起坐之類。故早上運動時間45分鐘為最佳。

3.肌肉。所有關於大腦提升的理論,都會安排力量運動,也即槓鈴啞鈴之類。有位日本專家的理由是,肌肉多,則消耗能量多,新陳代謝大,不易囤積脂肪,可以讓身體處於最佳狀態。如果不從大腦保健出發,從健體防身的角度,肌肉的優勢不言自明。健身,我建議新手應找專業的健身教練,上3個月課程,每隔1-2日一課,強迫身體進入運動狀態,養成身體記憶。教練水平,良莠不齊,選教練,一個方法是選最壯的,及知識理論掌握最全面的。教練真正的價值在於傳授正確的健身知識原理,其他內容都可以自學。在你通過教練帶課,養成運動習慣後,就應該自己練習,通說練後肌肉需要48小時恢復,故至少每週3練,我現在是每週5練,訓練日久,肌肉恢復也越快,原則上多練是有好處的。練什麼?建議學習《力量訓練基礎》一書,從力量舉開始,用好槓鈴,其次啞鈴。固定器械可用可不用。訓練方法按照5*5,每個動作做五組,每組五次,深蹲臥推硬拉挺舉足以。肌肉增長的原理是,不斷用重量撕裂肌肉纖維,迫使其進化生長出更粗壯肌肉。力量訓練,我安排在下午4-5點后。故,早上HIIT和核心區,晚上力量訓練。

4.格鬥。當你的心肺耐力通過HIIT提升,腰腹有力,身體有肌肉,就該學習格鬥了。格鬥要往MMA綜合格鬥的路數走,基本的流派要學。我首推拳擊,簡單易學,拳頭用好有威力,拳擊的步法靈活,故拳擊應是重心。其次學習泰拳,泰拳用腿、膝蓋與手肘,能補充拳擊的不足,二者算是站立格鬥的王者。其他跆拳道、空手道等都不太建議,拳擊與泰拳足以。此外,就是學習地面格鬥技巧,首選巴西柔術,可用柔道補充,因為巴西柔術偏重倒地後的格鬥技巧,而柔道防摔和摔人較為側重,故又可互補。具體看老師安排。如果4選二,就拳擊和巴柔。防身救人都有用,fighter必備技能。

5.身體的協調和柔韌。瑜伽,或者拉伸,或者太極,或者跳舞。都可以。不是必須,但多多益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