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人
夜行人

讀書人、律師、戰士

什麼是思考(5)

發問

我們在輸入信息後,如何處理思考,這是我一直要討論的。因為不思考,知識信息只是死物,只留下已懂的錯覺而已。

讓思考深入的最有方法,就是發問。

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始於發問。

人是什麼?世界是怎樣的?

發問,就是讓我們停下來,看看,喔,怎麼會這樣?到底什麼原因?

發問的核心,是反思。反思是最高級的認知方式。

聰明人和愚人,最明顯的差異,就是是否有問題意識?

沒有問題意識,一切就始終在自動運作,週而復始,渾渾噩噩。

常見的問法,有很多,比如5w,就是5個why,常用的例子,一個工廠,機器故障,生產停滯,從現象找可能原因,先找到原因A,則問,為什麼會是A呢,於是找到B,繼續問,為何是B呢?於是繼續問,因為是c,為何是c呢?因為D。最後,工廠生產線停工的原因,只是一顆螺絲鬆了。連續發問,讓我們層層深入,找到核心。

還有常見的如,why,what,how,when,where模型。

以讀書為例,常見的問題有,作者想表達什麼思想?作者為何這麼說?作者的論點是什麼?作者的結論是什麼?論據是什麼?論證合理麼?

以自我反思為例,我為何會這麼想問題?我為何會如此反應?我如何處理我的負面思想?我這樣做是否得體、妥當、週全?有沒有更好的方式?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有沒有替代方案?等等

商業領域,股神巴菲特,也有投資自問清單,比如,我對這個項目了解麼?這個項目有長期利益麼?等等

要讓我們思考沒有遺漏,且深入,就得不停發問。

問對了問題,比找答案更重要,愛因斯坦如是說。

不同的發問方式,能夠讓我們看到事務不同方面。因此,問題由於漆黑房間的射燈,不同的發問,讓你有時看到這裡,有時那裡。

遺憾的是,我們往往不是問的太多,而是問的太少,甚至不問。

因為太熟悉,導致路徑依賴,自以為是,因此不問。

因為太無知,甚至不知道該問什麼,疑惑感無從升起,因此不問。

因爲懶與思考,因此不問。

現代腦神經科學的研究,大腦是可塑的,發問也如此,發問完全可以成為一種習慣。

因此,學習巴菲特,即使投資幾十年,也還是有一個發問清單,每次投資,都會問一遍。

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學習內容,也準備發問清單,強迫我們養成發問習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