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人
夜行人

讀書人、律師、戰士

提升思考力要做「練習」

朋友把她寫的文書給我看,讓我評價,評價下她是否把道理說清了,文字表述有沒有一丁點兒進步。她說,這兩年越來越意識到說理的重要性,也越發覺得自己很多時候說不好,文字表述能力仍需大幅度提升。

這位朋友,算是我認識的女性中,智力最好的。雖讀書不算多,但悟性高,專業強。儘管職業生涯不短,履歷又資深,但她還是感到說理不易。她總略帶自卑的認為,是自己讀書少所致。我也總是勸她多讀書,多讀理論書,多讀,說理水平就自然上去了。

下午與其聊天,我突然意識到,讀書少,就不會說理麼?讀書多,說理就自然好麼?

仔細想想,發現未必是這樣。

老話講,學而不思則罔,光學不思考,也是白搭。讀書多,知識就多,見識就廣,可能比一般人看問題就透一點,但這是思考能力麼?輸入的多,自然就是在思考麼?當然,讀書,必然伴隨著理解,要是讀不明白,想必也讀不下去。讀書時,大腦還是在運作的,讀的多,運作的也勤快。我們往往就這樣,以為我們就是在思考了。但理解與思考並不完全等同。

我跟她說,學理工科的,比如數學、物理,都需要做練習,不做題不演算不實驗,能行麼?但你有聽過學文科做練習的麼?好像真沒有。大不了,就是強調讀讀書,寫寫字了。

人文社科裡的概念,比理科的可複雜的多,不做練習,思維如何提高,思想如何清晰?

我認為,刻意的思維訓練是必要的,要找「題」來做,比如找到一個問題,不要查書,不要急著看張三李四怎麼說,你自己想想看,絞盡腦汁的想。我們最大的誤區,是從問題到答案的路徑,過渡的太快。我們總是想最快找到已有的答案,而得出答案的過程不重要,甚至找到什麼答案也不重要,只要這答案有用就夠了。東亞的文化,應試教育,服從權威,只需要背下規定好的答案,背得越熟,成績越好,而你自己怎麼想,一點兒都不重要。於是乎,懶於思考,弱於思考,遇到問題,直接谷歌,輕輕鬆鬆。歷史學家許倬雲說,現在的知識分子不是思考者,是檢索機器。

將疑惑問題化,憑己力,自己想,自己答。或者,將所見謬誤,細看其究竟錯在哪裡。比如,今天讀到一篇文章,大意是,普通人不要接受國外媒體採訪,它們都是別有用心的外國勢力。其中有句話:「你哪怕對現實再不滿,你都要記住:家裡的事兒,打破頭都是家裡的事兒」。這句話的邏輯是不是似曾相識?覺得好像道理哪裡不對?有人說,這體現了「家長製」。但內裡的邏輯是什麼?有什麼前提預設?究竟荒謬在哪裡?如何反駁?似乎又不是那麼簡單。這能不能作為一個問題,自己分析一下呢。

通過這樣的小案例,進行分析,長久下來,思維能不提高麼?

試試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