珮妍媽媽🌱
珮妍媽媽🌱

我是香港人,女兒被評為自閉症及輕中度智障。自她未足2歲確診後成為全職媽媽,學習不同的知識協助她。十年間女兒帶領我走回內在丶重新認識自己丶有意識如實覺察當下丶找回生命的意義及力量,明白每個人的存在都如寶石般珍貴及價值非凡。喜愛分享自己的生命轉化丶對自閉症及智障的看法、輔助教養模式丶瑟谷教育理念丶非暴力溝通丶內觀及療癒心靈創傷的點滴。每個人都可以幸福!放下標纖及標準💓珮妍就是珮妍,一個自身完美的生命

來學習當不完美父母吧

很想分享這篇有共鳴的文章,最後有我的個人感受!此文籍得一看❤️

《來學習當不完美父母吧 》

文章授權:留佩萱

「某藝人爸爸因為孩子不收玩具而將玩具撕毀」、「某部落客媽媽將孩子哭著道歉的影片上傳」,這樣的新聞你應該一點都不陌生。在這個媒體發達的年代,「如何教養孩子」成為一個不斷被眾人拿來檢視與討論的議題。


網路上許多人開始討論為什麼這些教養對孩子造成傷害、或分享自己童年遭受過的類似傷痛。的確,我們需要探討為什麼這些方式不適當,但身為一位心理輔導員,每當讀到這些新聞時,我更好奇──傷害孩子後,這些父母是如何修補關係的?


當父母發現自己的行為傷害孩子後,會去跟孩子談發生了什麼事情、和孩子道歉嗎?還是害怕沒面子,所以把過錯都推卸到孩子身上?或者,假裝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繼續過本來的生活?


「我的媽媽從來沒跟我道歉過,也從來不承認她做錯了,」我的一位個案這樣說:「從小到大,什麼事情都是她說的對,有一次她亂指責我拿她的東西,東西找到後,她也不跟我道歉,只是開玩笑地轉移話題。我只希望她可以跟我道歉,一次就好。」


就像這位個案一樣,許多人的童年經驗都是「我的父母從來都不跟我道歉」。在成長過程中,因為沒看過自己的父母示範如何健康地修補關係,所以長大成為父母後,還是一樣不知道如何修補裂痕。於是,許多人在成為父母後開始追求完美──不敢犯錯、或是不敢承認自己做錯。


但是,孩子並不需要「完美父母」,孩子需要的是願意承認錯誤,並且在關係破裂後,懂得修復裂痕的父母。


那父母為何要戴上「完美」的面具?


德國一項研究調查,很多人認為剛成為父母的前兩年所帶來的壓力程度,比起離婚和失業所產生的壓力還嚴重。不僅如此,這些受訪者還說,如果坦承這些掙扎與不滿意──當父母讓他們身心疲憊、情緒不穩定、後悔有小孩、與伴侶親密程度變糟──會讓他們看起來像是個很差勁的父母、會很沒面子。畢竟,大家都說:「母愛是本性」、「孩子出生後就會知道該怎麼做」。好像當父母是件很自然、很簡單的事情。


前陣子我看到一則新聞,一位台灣新手媽媽敘述自己生完孩子後的生活改變,說如果可以重來,會選擇不要生小孩,卻遭受到網友攻擊:「是妳決定要生的,就不要抱怨」。當父母承認自己的掙扎時,得到的不是接納與支持,而是社會大眾與周遭親友的指責與評價。


當周遭沒有支持,許多爸爸媽媽只好戴上「完美父母」面具,隱藏起自己的挫折與掙扎。有時候,想要完美不僅來自外界訊息,也來自內在需求:如果父母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凡事被要求完美,那麼,教養孩子上當然也覺得要完美。有些父母更會將孩子的表現視為自己的成就,當孩子很成功,父母才會覺得有面子,覺得「我是個成功的父母」。


但是當父母無法談論自己的掙扎,想盡辦法要變成完美時,大家就開始急著找「解藥」:問教養專家、尋找要怎麼做的步驟和答案。這或許也是為什麼許多重視改變行為的管教方法,像是獎懲制度或是隔離法,會受到父母的歡迎。因為似乎照著這些步驟,孩子的行為就會被「治好」,而孩子好的行為表現就像是獎勵品,讓父母覺得很有面子。


當然,行為很重要,但是,孩子的「行為本身」並不是問題。行為是孩子傳遞訊息的方式,是孩子表達內在需求的方法。當父母只尋求改變行為的快速解藥時,往往就忽略了花時間去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我常常和找我諮詢的父母親解釋,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就像是冰山表面,藏匿在水面下的那一大塊冰山,才是真正發生的事情,但是我們無法直接看見孩子的內在需求,而是需要花時間去理解。如果你想理解孩子,就必須先拋棄「完美父母」的面具,以及拋下使用那些「快速解藥」的心。也就是說,當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時,你願意克制自己不要立刻懲罰孩子、隔離孩子、或是恐嚇威脅孩子「要把玩具丟掉」。


孩子不需要完美父母,他們需要的是能夠花時間和力氣去了解他們的父母──願意看見他們的需求、聽他們說話、並且願意理解冰山下他們真正要傳遞的訊息。


做心理輔導時,我很常聽到父母說很害怕犯錯、怕自己做出的行為傷害孩子。


的確,每天的日常生活都可能產生大大小小的裂痕,譬如,一位媽媽在五歲的兒子不小心把碗打破時痛罵他:「你怎麼這麼笨,笨手笨腳的!」;一位爸爸在七歲的女兒跑來要跟他一起玩時,對她吼叫:「煩死了,妳怎麼不會自己去玩!」很多時候,關係出現裂痕後,父母回過神來,卻無法接納自己的錯誤,更開始自我譴責:「我怎麼能對孩子說出這樣的話,我真是一個失職的母親!」「我真是一個糟糕的爸爸!」而當父母淹沒在自責中,就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修補裂痕。


修補是指,父母願意找時間和孩子談發生了什麼事情、承認自己的錯誤。譬如上述那位媽媽向兒子道歉,告訴孩子自己不應該說出這麼傷人的話語;那位爸爸向女兒道歉,向孩子解釋自己因為工作而很焦慮,但不應該把焦慮發洩在孩子身上,告訴孩子他會好好學習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經由破裂與修補,孩子可以理解到,父母會犯錯,也會做修補──也就是說,人都有可能會犯錯,但也有能力可以修補錯誤。


能夠理解身為人就是有缺陷,並且能夠接納自己的錯誤和做修補,這是維繫任何關係最重要的關鍵。不論是親子、婚姻、戀愛、職場、或是朋友關係,要維繫一段健康關係並不是確保「關係沒有裂痕」,而是要能夠辨識並承認這些裂痕,並且修補所產生的傷害。


當父母能夠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會犯錯,並且在犯錯後做修補,其實是在給孩子示範一件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犯錯並不是世界末日,而是人生的一部分。


我在輔導個案時,常常要不斷自我檢視:「我現在對個案說的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還是為了幫助個案?」在教養孩子上,我也常邀請父母可以這樣問自己:「現在我做的事情,是為了要讓自己看起來像是個完美父母,還是為了回應孩子這個時候真正的需求?」


父母要能夠辨認裂痕,承認並修補錯誤,第一步就是要練習成為不完美父母;要接受身為人類就會犯錯、接納自己會犯錯,才能夠承認錯誤。當願意拋下完美父母面具後,才能去理解孩子行為下真正的需求,不然,如果父母只看見孩子的行為,就可能認為孩子做什麼都是故意的、認為都是孩子的錯,就錯失了辨認與修補裂痕的機會。


我們不需要完美父母,也不需要完美小孩,我們需要的是正常的父母和正常的小孩──正常是指會犯錯,而且還可能常常犯錯。但是在犯錯後,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去承認錯誤,修補關係。


=======

作者:留佩萱,台灣人,美國國家認證諮商師(港譯心理輔導員)。著有《童年會傷人》一書,書寫各種原生家庭對孩子所能造成的影響,叩問如果父母能改變,家庭的創傷是否就能在這一代停止,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原生家庭。

🌸個人讀後感

~最有共鳴的說話⋯⋯

「孩子的「行為本身」並不是問題。行為是孩子傳遞訊息的方式,是孩子表達內在需求的方法。」

~這句話,在被評自閉及智障的珮妍身上,我用十多年來親身證實⋯⋯就算孩子被評「特殊」⋯⋯行為真的不只有是問題或是病症徵狀或沒有希望⋯⋯因為所有「行為」都是一種訴說(尤其是當孩子不容易把內在需要以說話表達)⋯⋯所以就我的經歷來說⋯⋯個人分享以下方法:


「不把行為視作問題.不把孩子視作病人/有問題的人/刻意破壞倒蛋作對/不聽話的人⋯⋯才是把行為化解的最快/有效方法。」⋯⋯而方法就是⋯⋯


「先放下尋找孩子行為的錯誤.改為從好奇的觀察者角度去觀察及估計孩子想表達的是什麼⋯⋯估對的速度將視乎自己對孩子的內心理解及真實需要的程度而定⋯⋯不要過分要求自己準確猜對⋯⋯而是去嘗試與孩子一起創造及建構一個「互相理解的過程」⋯⋯也是建立親密及互信關係的元素⋯⋯


因為不單止是我們去理解孩子,孩子也需要慢慢理解我們與她/他的差異,這樣彼彼便不會容易累積委屈形成仇狠!


最後當我們先放下糾正或對錯的執著,很多時會發現孩子需要的只是接納、尊重、包容、寛恕、欣賞、關愛、訴說、渴望做真實的自己、表達自己⋯⋯而已⋯⋯孩子是沒有任何成人群裡的機心/計算的⋯⋯他們是單純又真心的!


所以當孩子做了什麼我們不能接受,其實只是一個提示~我們可以進一步互相了解哦~究竟孩子正在告訴我自己的需要是什麼呢?一切將會自動化解,而且彼此的溝通及交流將有所增進💓


以上分享純粹個人感受❤️祝福大家🌸每個人都一直是自己的最佳及可持續優化版本🥳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