珮妍媽媽🌱
珮妍媽媽🌱

我是香港人,女兒被評為自閉症及輕中度智障。自她未足2歲確診後成為全職媽媽,學習不同的知識協助她。十年間女兒帶領我走回內在丶重新認識自己丶有意識如實覺察當下丶找回生命的意義及力量,明白每個人的存在都如寶石般珍貴及價值非凡。喜愛分享自己的生命轉化丶對自閉症及智障的看法、輔助教養模式丶瑟谷教育理念丶非暴力溝通丶內觀及療癒心靈創傷的點滴。每個人都可以幸福!放下標纖及標準💓珮妍就是珮妍,一個自身完美的生命

羞辱創傷的影響

我多年來一直不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喜歡什麼、想做什麼⋯⋯原來因為我在成長中沒有依靠⋯⋯建構了「虛假自我」來存活!

父母育兒很多時不自覺因自己沒有覺知或發現的創傷,透過言語或體罰的羞辱責罵,去愛孩子。我父母是愛我的,但我也經歷了以下的過程,並用了四十多年來療癒自己,其中最近的十年經珮妍的帶領下,加速了我的療癒之路。


當孩子感到心靈受傷

孩子不會停止愛父母

孩子只會停止愛自己

不再忠於自己的感受

不再為自己幸福而活

而是為滿足他人而活

直至對生命不存希望


共鳴文章分享:(以下內容的創傷描述說出了受創孩子的心聲!)


《羞辱創傷的影響》

資料來源:Facebook台灣周慕姿心理師

​ ⠀

過往的成長經驗中,大多遭受過羞辱創傷的孩子,都曾發生過「有情緒的自己」被否定、被羞辱或是被忽視的經驗。

​ ⠀

因此對這些孩子來說,「有情緒的我是不好的」、「我的情緒是錯的」、「我的情緒會造成別人困擾」、「有情緒就代表脆弱與不理性的」……這些想法會一直籠罩在孩子的心中,讓孩子在探索自我的成長過程裡,沒有父母可依賴,也沒有自我的感受可依憑,最後能夠依憑的,只有 #他人的情緒反應與評價標準。

​ ⠀

所以這些孩子會花很多時間努力去做到 #別人希望自己做到的事,甚至為了適應環境,演化出「#虛假的自我」--因為真正的自己、那些靠自我感覺所累積出來的真實自我是不被接納的,於是孩子只好慢慢累積出一個符合身邊的人、社會標準所接納的「虛假自我」,用以為了生存。

​ ⠀

而當我們為了生存,使得 #內化 了羞辱我們的人所給的標準與看法,讓我們都以別人的標準為主,時常懷疑自己的感受、甚至否定自我情緒,這會使得我們沒有機會知道自己的喜好,也沒有機會建立屬於自己的標準。

​ ⠀

​ ⠀

因為,要 #建立自我的標準,我必須以我的情緒感受做為線索,試著在社會中與他人互動,如此才能慢慢地了解:若我要與世界、與他人建立關係,我要把自己的界限設在哪裡,哪裡是不會侵犯到別人、又可以不委屈自己的位置。

​ ⠀

在這個過程中,不可能不犯錯,也不可能不冒犯到別人或不委屈到自己;但若我能夠學會尊重自我的感受,我必然也會尊重別人,那麼慢慢地練習,我就會摸索出自己的界限和標準。

​ ⠀

但若我不能感受自己的情緒,我的心只能用在感受他人情緒時,我自己永遠是空的,而我的情緒,也會因為他人的情緒起伏,不再唯我自己所用。

​ ⠀

因為,心是一個容器,裝滿了別人,就裝不下自己。

​ ⠀

註:關於「虛假自我」,由於是「因應的生存策略」的一環,後面我們會再詳談。

《讀後感想》

這個文件拿終於給我一個一直在尋找的答案!

原來我40多年以來一直在建構「虛假自我」來迎合社會、父母、朋友、孩子、丈夫的需要。近10年內,珮妍的「永遠」表裡如一、真情流露、活在當下、只做自己、活出自己⋯⋯是給我「真實自我」的一個「身教」及「示範」,讓我終於認出「虛假自我」。

雖然兩年前我還未讀到這文章,但似乎生命就是一直在向著「心之所向」繼續變化著。這兩年多的「自主生活」,隨了陪伴女兒之外,也是我開始實踐探索「真實自我」的體驗⋯⋯一直陪伴自己、安撫自己、欣賞自己、疏理自己⋯⋯活在每一個珍貴的瞬間!感謝自己💓「我愛你!謝謝你!」😇🙏🏻





​ ⠀

🌹本文摘自《 #羞辱創傷》一書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