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洛
渡洛

万山不许一溪奔。

读《王莽传》

《汉书·王莽传》是目前留存关于王莽最为全面也是唯一的记录,塑造了一个善于作伪耍弄阴谋的野心家形象,整个专制王朝时期,很少有人对这个文本提出质疑,究其根本,在于指斥王莽“篡位”、“伪君子”是件十分便利又政治正确的事,《汉书》在史籍中的崇高地位也对有所怀疑的人形成强大心理压力,直到近世,最后一个大一统专制王朝彻底崩溃后,思想日趋自由,史观不断更新,人们开始从多个角度审视,其中最主要的可以举出两点:一是对记录者的怀疑,作为新王朝的史官,班固父子对王莽的记录究竟有多少自我审查成分?二是王莽改革是否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理想,只是由于西汉王朝本身积重难返才导致失败?比如胡适便认为“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甚至提出“王莽一班人确是社会主义者”,由此逐渐形成另一种典型意见:企图以复古改制来解决当时社会危机的悲剧性人物,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1963年版就持这种看法。

抛开功过是非的评价,单从王莽一生行为轨迹看,很难把他当做一个理想主义的改革者——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必然忠实于自己内心,王莽在迈向帝位的过程中有太多权谋应用,他顶多算一个权变的政治家,至于其中多少阴暗有意为之,多少行为不得已为之,恐怕永远也不会有答案。

《汉书》写王莽,分三个阶段,先扬后抑,以成败贯穿终始。上篇讲王莽怎样众望所归登上帝位,从绥和元年(前8年)38岁时以大司马辅政到居摄三年(公元8年)53岁完成登基全部准备。中篇从始建国元年(公元8年)到天凤三年(公元16年),逐一写他的众叛亲离,民不聊生、四夷战乱、亲信离心,上下之途闭塞、官员无所适从,旧刘宗室几次反叛代表着地方上相当一部分势力的意见。下篇是新朝的崩溃,从天凤四年(公元17年)到地皇四年(23年),专写民不堪命引起的地方动荡以及新朝政府行政管理的混乱,不仅效率低下,更在欺上瞒下之风盛行,中央难以控制地方,无法形成很好协作,加以“平叛”的中央军所过放纵,反而造成更大破坏,民间蓄积已久的怒火遂一发不可收拾,到士大夫、地方豪强、刘姓宗室皆参与其事,王莽也就不能不忧惧而败了。

开篇仅用三小段便叙述完王莽38岁以前的经历,这是份专制王朝任何时期都必然备位宰辅的履历表,13岁时姑姑以皇太后身份临朝,因父亲早死无缘权位却安之若素,长期接受良好儒学教育,“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即使并非外戚出身,公府征辟也是意料中事,24岁时执政的大将军伯父王凤病,王莽衣不解带侍奉数月,凤死以莽托太后及帝,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此后声望渐隆,赢得诸父、宾客、名士、卿相、师友广泛称誉,然“爵位益尊,节操愈谦”,即使成为大司马辅政后,仍能一以贯之。

王莽敏锐觉察到西汉仕途的通天之路在于收养名望,无论虚情抑或假意,能数十年如一日地表现给人看,放在当代,也不失为一个政治天才。其政治手段同样高明:一是不遗余力迎合太后,排挤外戚集团其他成员,嫁女平帝为皇后,得以专断朝政;二是聘请贤良,尊礼名臣,扶植亲信把持要津;三是利益均沾,以各种名目赏赐官员、百姓;四是持身谨重,善于操纵舆论,群臣、百姓、四夷争相颂莽功德。

王莽幸运的地方在于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个人,王元后活的够长,汉哀帝活的太短,这是他无法控制的两个偶然因素,此外一切他能做的都做到了。如果王元后死的早,王莽就失去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的最重要依据,不能不退位让贤,让皇帝自由选择辅政对象。实际上由于汉哀帝以藩王继统,这一切已然发生,王莽被遣就国,大概有三四年时间都待在南阳,此时朝堂上反对王氏的一股势力在哀帝默许下已经显露苗头,只是因为王莽声望太高,他们找不到机会发动致命一击,王莽逼中子王获自杀就在这个时期,其罪过是杀了一名奴隶,这是王莽第一个非正常死亡的儿子,我们无法得知王莽此时的心境,但中年丧子无论如何是一件悲哀的事。由于哀帝把朝政弄得很坏,朝堂上王氏的势力也还不至于被骤然清除,元寿元年,王莽被召回长安,过了一年,汉哀帝竟突然去世,被冷落多年的王元后迅速收回皇帝玺绶,将军政大权全部交到王莽手中,这个极具政治敏感性又厌政不愿多与政事的女人最后活到84岁,在王莽代汉而立五年后才死去。

哀帝以后是九岁的平帝,五年后也不明不白死去了,应该不是王莽所为,如果是的话,《汉书》不可能一句不提,而且平帝无论存亡都已影响不了王莽下一步行动,无非换个人实践“摄皇帝”的把戏罢了。如果王莽此时离世,史书里怕是要和霍光、诸葛亮地位相当的。麻烦就在于,王莽要行“尧舜禅让”之事。

自秦统一天下以来,只经历过一次王朝更替,刘邦靠武力夺取天下后,深感“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观点容易引起不好联想,极力为汉王朝统治寻找合法依据,最后归结为“天命”,之后董仲舒、眭弘等公羊家进一步神化,提出“汉家尧后”、五德终始等理论,经长时间、大规模的传播,在朝廷、民间逐渐形成“武力推翻汉家”既不合法又无可能的心理观念。然而这套理论本身存有固定缺陷,就在于汉既以火德始,就必以火德终,为下一个土德王朝取代,王莽遂利用此,宣扬自己为舜后,利用儒生反复宣扬的“禅让”说,终于代汉而立。

王莽的问题在于,比起魏晋南朝习以为常的走过场,汉家“天命神授”早已深入人心,骤然更张并不现实,因此他的新朝也必须“天命神授”才是。王莽利用的是“符命”,成为摄皇帝是井中白石有文“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即真天子位有赖于他人献上的两检铜匮,一曰“天帝行玺金匮图’,一署“赤帝行玺邦传予黄帝金策书”,到始建国元年秋天,竟有“帝王受命,必有德祥之符瑞”四十二篇,于是分遣五威将帅七十二人,宣扬四方,以稳定人心,巩固统治。王莽十六年的统治最后以失败告终,“天命”理论的生命力依然旺盛,光武帝刘秀转而利用“谶纬”登基,一统天下后,尚多以谶决定嫌疑,桓谭表示反对,差点招来杀身之祸,就在于否定图谶就否定了光武得天下的合法性。

王莽的覆亡主要还是改革得罪了上上下下所有势力,改革的主要内容,如限田限奴(王田制)、国家管理(六莞)、货币制度、变更百官州郡名称等等,其积极意义已有许多人阐发,可惜这套制度从来没有被很好地执行,反而造成行政管理的混乱,贪官污吏趁机上下其手,贪残日甚,欲有所作为的一般官吏对此无能为力,加以王莽因专权得汉政,务求事事亲为,有司受成苟且,不敢轻举妄动,朝政于是一天天坏下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上下官吏多以权谋私的腐化局面,王莽发起了一场极其严厉的反腐运动,天凤五年下诏,凡贪污致富者没收财产五分之四,引起的连锁反应是“吏告其将,奴婢告其主”,为乱益甚。当专制政权濒临覆灭之时,为整顿吏治总会开展反腐运动,但既然一开始因为自身管理混乱造成从上到下的贪腐局面,内部各种利益关系早已盘根错节,又如何能够期盼一时的运动收到实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