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松
周保松

政治哲學教師。

以自由之名

以自由之名

周保松

我更加料不到的,是在中文大學向胡錫進脫鞋抗議短短個多月後, 2014年的五月,我在微博會引發另一場規模更大,影響更加深遠的抗議行動,而且是以自由之名。

事情緣於廣州中山大學幾個學生社團,邀請我在五月中作三場講座,主題是「論自由與社會公義」。第一場是在15日晚上,到朱健剛老師負責的核心通識課談「自由的價值」。朱老師在中大推動公民社會和公益慈善教育多年,深受學生歡迎,我在2013年曾應邀主講過一次「自由主義與美好生活」,印象深刻;

第二場是在16日晚上,為學生社團「中大青年」主講「思考社會正義:這個社會會好嗎?」;第三場則是在17日早上,為另一著名學生團體「馬丁堂」主持一場穆勒《論自由》(J. S. Mill, On Liberty)英文原典讀書會。

我和中大頗有淵源,每次去都有賓至如歸之感,故此對這三場講座充滿期待,並為此做足準備。中大方面也十分重視,專門設計了好看的海報,並在校園和網絡廣泛宣傳。不少廣州高校同學在微博告訴我,他們會呼朋引伴到中大聽我的課。

5月14日下午兩時,「中大青年」負責人電郵告知,三場活動全部被取消。我知道消息的剎那,真是憤怒難過得久久不能言語。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經歷這種事情。

朱健剛老師其後來電,建議為我在廣州找家書店另辦一場。我認為這樣取消講座已是對我的極大羞辱,再如此委曲求全,實在沒有必要。我要麼堂堂正正在中大講,要麼便不講。朱老師理解我的心情,並不勉強。我也曾想過悄悄跑上廣州去旁聽朱老師的課,這樣最少可以和同學在一起。不過我擔心這會給朱老師帶來麻煩,遂作罷。

當天下午六時,我見中大仍然沒在微博公佈講座已被取消,擔心明天有同學白跑一趟,遂在微博發出如下訊息:「獲告知,所有講座已被取消。各位朋友,莫灰心,讓我們期諸來日。」

網絡一片憤怒。

晚上七時,我再發微博:「『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與各位共勉。」,配圖是《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的封面。八時半,我將我的文章《自由的價值》製成長微博貼出來,並特別強調:「人的生命像一棵樹,要長得健康茁壯,能力、情感、信念就必須在不同領域得到充分開展實現,並在過程中建立自我,獲得認同,並看到生命的各種可能。」

直至十一時,中大那邊仍然沒有消息,我決定在微博表態:「既然別人不說,那我說吧。這是對學術自由思想自由的嚴重打壓,值得嚴正抗議!」我當時覺得,這種正常學術活動在被譽為中國最自由開放的大學都遭禁,如果我啞忍並且連個基本態度都沒有,那實在是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中大。許多中大人轉發並同聲抗議,包括袁偉時先生。

一小時後,中大「公民社會豬腸粉」帳號發出如下訊息:「我們很遺憾地通知大家,我們不得不取消《自由的價值》以及接下來的連場活動。不便之處,敬請原諒。」​​​​帖子配了我的講座海報,並在海報上加了個刺眼紅印,上書“CANCELED”。這張海報讓我感受到,中大同學也憤怒了。

5月15日下午兩時,我在微博宣佈:「各位朋友,雖然今天去不了中山大學,但思想自由和討論自由,還是可以在微博有限度地繼續的(希望)。今晚七時,我在微博和大家自由討論和自由有關的問題。大家隨便提出問題,我們自由交流。」

晚上七時,我在微博宣佈:「各位朋友,這個時候,我本應在中山大學和同學們愉快地討論自由的。既然講座不得已取消了,我們就在這個平台就『自由』這一議題進行自由討論。大家隨便發言,我儘量回答,也歡迎大家互相回應。」

我們從七時開始,一直討論到凌晨一時。再準確一點,網友其實早在當天下午四時已開始提問。換言之,那天我坐在電腦前,作了整整九小時的「論自由」。反應出乎意料地熱烈。單是上面這條微博,已有728條評論,1686次轉發,474萬人次閱讀。至於網友之間的延伸討論,更是不計其數。面對洶湧而來的各種問題,我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盡力回答。

最難得的,是所有參與者都異常認真。從自由的概念,到自由的價值,到自由的實踐,到自由的界限,再到自由是否適用於中國,從康德、洛克、馬克思、穆勒再到當代的伯林、施特勞斯、羅爾斯和胡適,我們一一談及。參與討論的,有崔衛平、郭于華和劉瑜等老師,還有無數我不認識的網友。我真的沒料到,我們的討論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我在網友幫忙下,兩天後已整理出一篇長達萬字的《微博論自由》,供網友下載保存。

更令人驚訝的,是當天沒有水軍來搗亂,沒有流於發洩情緒的發言,微博也沒有刪帖。一場數以十萬計網民圍觀和參與的哲學討論,竟能在和平理性中徐徐展開,並圓滿完成。那夜到尾聲時,我公開感謝微博,也向所有參與討論的朋友致敬。真的是靠所有人的努力,才造就出微博史上如此難得的一次公共討論。這一夜,我們在微博討論自由,實踐自由,同時在爭取自由。

這還只是故事的一半。

當天下午,微博開始流傳這樣一則消息:「周保松老師在中大的講座《自由的價值》被取消,我們選擇自學。15號晚7點,逸夫樓202,列印一段關於自由的詩或名言或歌曲,在現場朗誦。也可帶一本與自由有關的書,在座位上站起來,捧著書默默閱讀5分鐘。」

當晚七時,二百多位中大同學、校友和廣州公益團體的朋友,自發湧到我本來要做講座的逸夫堂202,將整個課室坐滿,甚至不少人不得不站在走廊外旁聽。講台黑板左右兩邊,貼著用毛筆字寫的對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是陳寅恪先生1929年紀念王國維的文字,而陳寅恪生前是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

我從微博見到,同學們在課室打開電腦,一邊看我在微博和大家論自由,一邊朗誦讚美自由的詩歌,唱著《孤星淚》中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和Beyond的《不再猶豫》,還有同學站出來發表演說,分享感受。

中大同學的行動,很快由學生媒體和參與者傳到微博。整個微博迅即沸騰起來。各種轉發、評論、讚美、聲援,真箇是鋪天蓋地。那一夜,中大那個小小課室,成了整個微博的焦點,也成了爭取思想自由和學術自由的象徵。香港的我,廣州的同學,以及全中國網民,聯成一線,為自由同聲吶喊。

到了深夜十二時,有位中大同學在微博給我留言:「今晚結束後,我們幾十人又到去年您來時去的大排擋吃燒烤喝啤酒,把酒言歡,第一杯就敬給您和自由精神!」辛苦勞累一整天,讀到這一條,我終於淚下。 我在微博作過許多抗爭,但以這場最為難忘。我至今仍然感激當年的中大師生校友,以及萬千微博網友,與我一起打了這場自由之戰。我相信,這是值得寫入微博史和中大校史重重的一筆。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自由。所有為了自由的抗爭,都值得記下來。

我們生活的國度,由於長期高壓,大家對於個人自由被剝奪早已習以為常,即使內心多麼痛苦也不相信站出來對權力說不有任何意義。我不是勇敢的人。可是當我的尊嚴受辱,選擇公開表達我的憤怒,於我是自然而然的事。我很珍惜這種表達,它令我覺得自己還是完整的人。

我也發覺,當我站出來,我不是想像中那麼孤單。身邊許多人,會以不同方式與你呼應,給你支持。胡錫進事件如是,中大事件如是,炸號事件亦如是。這些不讓人感到孤單的力量真的很重要。

是的,我因為這些選擇,付出了代價,有時甚至代價不菲。但我沒有後悔。我做了對的事,盡了能力捍衛自己的權利,也就行了。

再說,我並不覺得一切都是徒勞。我最近在微博重提中大這場抗爭,許多網友仍然記憶猶新,甚至說這件事對他們影響甚深。可見發生過的,並沒有灰飛煙滅。一如此刻我將這段歷史寫下來,讀到的人自然知道,微博曾經有過這樣的故事。

原文:《周保松:自由誠可貴 ──我的微博炸號紀事》,收於《我們的黃金時代》(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9)。也曾刊於《端傳媒》。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