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计划
C计划

C计划是一家致力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机构。C计划的C,是指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Civic Education(公民教育)。推广思辨教育,重塑公共理性。

母爱,不该是无尽奉献

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一直被列为经典绘本,仅中文译本就已经销出170万册。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一棵树之间的故事。故事以小男孩的需求为核心运行,树满足小男孩的需求,树就感到快乐。随着小男孩不断长大,需求也不断升级,从要钱、到造房子娶老婆、造船去远方。为了满足男孩的这些需求,树摘下果子、折取枝条,甚至整个树身都被砍伐,只剩一个树墩子。最后小男孩变成了老头子,坐在树墩子上,树再次感到快乐。


希尔弗斯坦将此书起名为《The Giving Tree》,直译为《奉献树》,强调“给予之爱”。作者在绘本内部指代树时用的是“”,但没有具体指明是哪一种关系。有人解读为母子关系,也有人解读为环保问题、朋友关系。不过当当、京东和中国图书网都在导语中标出“看了这本书,孩子会更爱妈妈”,甚至连中文版图书的腰封上都印着这句话。很显然,不少人认为,树与男孩是母子关系,他们之间的联系是母子之爱。


无论是正解还是误读,我们都可以基于这本书提供的开放性,去探讨母子关系。不过,许多销售平台、图书推广和讲解课程大多对书中的“母子”(树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持肯定态度,尤其对树的无私奉献歌颂不已。然而,在我看来,倡导这样无尽奉献的母爱,无论对母亲还是对孩子,都是有害的



封闭、忽视自我的生命无法拓展领地


一棵树就是一个生态圈,从树冠到树根,将无数的生命联结一体,共生共存,互惠互利也相互打打秋风、挖挖墙根。可以说,一棵树就是一个小区或一座城市,换作在作家丰拜勒笔下则成了一个星球。如果我们将这样的比喻对应到一个人,一位母亲,她所扮演的,也应该是这样一个丰盈的角色。她有自己的生活网络,与家庭内外的人都有着丰富的联结。



但《爱心树》中的树是孤独的,它没有朋友,也没有伙伴。没有阳光穿梭叶间,也没有雨露顺着枝干滑行;没有一只鸟唱歌给它听,也没有一只蜜蜂跟它窃窃私语;没有一个虫子来探险,也没有一头小兽来蹭痒;没有一朵云来拥抱,甚至没有另一棵树倾听它的叹息……作为一棵树本该有的开放生活,这棵树都没有。这棵树唯一接触的,就是那个小男孩。它所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奉献出自己的所有,直至一无所有。


这让我想到被贩卖到深山里的郜艳敏,《房间》里的乔伊,带着黄金枷锁的曹七巧。她们的生活是封闭的,以孩子为唯一的中心。而还有许许多多的母亲,因为照养孩子的重担,也实际处于一种半封闭、不断突破自我牺牲的边界的状态。


在东亚文化下,社会对母亲的要求非常苛刻。家有学童的妈妈不仅要“替孩子做手工作业、带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 组织同学间的聚会……还得能下菜场、上课堂、做蛋糕、讲故事、教奥数、改作文,懂琴棋书画,会搜攻略、找景点、提行李、拍照片,很多还得能挣学费、支付得起消费”。最重要的是“扛得住情绪崩溃,熬得过岁月沧桑”。


要满足这些期待,实现这样的母职规范,让女性不得不牺牲大量个人的发展空间来为母职支付成本。许多女性成为母亲后,她的时间和职场空间都受到限制,收入也因此减少。《经济学人》的文章指出,导致男女收入差异的根源之一是女人生孩子:生孩子会显著降低女性这一方的终生收入,这一现象被称为“孩刑”(Child Penalty)。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人倡导母亲应该全职回家,全身心投入孩子的照顾。但当母亲被完全封闭在以孩子为中心的世界里,不仅自身的发展空间更加受到限制,也未见得能给孩子提供更充分的榜样和激励。


美国教育部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了一项“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项目调查了1000所学校,每所学校抽取了20名从幼儿园到五年级的学生作为样本,来揭示究竟哪些因素最后和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相关性。父母学历高、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家中藏书多、母亲在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为30岁或30岁以上——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这些因素意味着父母,尤其是母亲,自己首先拥有开阔的视野与充分的自我发展,对孩子的成长也许更重要。而“母亲在孩子出生后至上幼儿园之前不工作”这一项,则与孩子的学业发展状况没有相关性



然而,在各种压力下孤独而艰难地承担母职的女性,我们又如何忍心苛责:你怎么只知道围着孩子转?你怎么没有自己的生活?


相反,我们要去看到,这种封闭和自我忽视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在最近刷屏的热文《生育中那些没人告诉过你的屎尿屁:是苦痛还是自由?》中,人们发现,大量与生育有关的痛苦从未被言说——它们被视作一种“是女人都会经受的”理所当然,进而被忽视,也得不到应有的理解。众多的母亲在产后抑郁、乳腺、妇科疾病中独自承受痛苦,无处言说。


在“丧偶式育儿”已经普遍到让社会终于开始反思批判的时候,你会发现不仅许多父亲没有为母亲提供充分的育儿支持,社会的支持更是缺位。在中国几乎没有公司会给男性与女性同等的育儿假,以鼓励男性更大程度承担养育之责;而基础幼托市场的发展、监管更是严重滞后;对于“全职妈妈”,也缺乏类似配偶保险等基本的制度保障。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也让教育压力转嫁到每个家庭,尤其是妈妈身上……


母亲们面临的封闭和自我忽视,不应该被简单地美化与赞颂。母爱,不等于奉献、牺牲、舍己、给予,“母亲”不是人类之外的另一种生物,一种“无我+利他”的奇特物种,没有个体欲望和需求,从不看重个人发展。我们需要从全社会到每个小家庭的努力,去改变很多母亲们的困境。



单向度的生命无法创造爱的回报


《爱心树》中最令人窒息的是,运行于其中的爱,是单向度的,不懂拒绝的。


如果说一开始时,树用枝条轻抚男孩,让男孩攀爬还算是比较正常的互动方式,到摘取果子就带有经济剥削的意味了,而折损枝条、砍伐树身更是致命危害。但这棵树好像被传销控制,陷入讨好模式,丧失最基本的个体边界,让自己成为满足他人欲望的工具、资源。它像个情感乞丐,只要男孩满意,它就觉得“快乐”。哪怕自伤自残自毁,也要让男孩满足。


如果将这种关系解释为母爱,那是多么可怕的母爱:母亲用无边界的奉献,喂养了男孩无节制的贪婪。



男孩可以毫无良心阻力,非常顺理成章地从树那里拿走果实、枝条、树身,转化成金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起初,树是他的玩伴,是他的保护;后来,树是他的资源,是他的财物;最后,树是他情感的保障,是他心灵的港湾。他关注的,始终只有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他没有真正关心过树,也没有做任何对树的成长有益处的事情。


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一次访谈中曾经提到,如果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满足一切要求,这将导致孩子对父母索取无度。当父母不能满足需求时,孩子就认为父母不再爱他了,可能心生怨恨,养成说话做事不懂让步、性格骄横、目中无人等不良性格。


极端自我牺牲的母爱,有可能哺养出极端自私的孩子。


如果将男孩与树的关系映射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将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当他成年,眼睛就没有离开过金钱。他想的做的操心的,全都是为了金钱;让他忧伤的委屈的挂虑的欢愉的,也全都是金钱;他和母亲讨论的唯一话题就是要钱


而书中的树,映射的又将是什么样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异变毫无认知,反而一次次满足他的需求。这样的供养一点都不美好,因为此时男孩需要的是刹车、转向乃至停车,而不是加油。


母亲需要学会对孩子说不,要教会孩子说“不”并接受他人的“不”。能的再多,会的再多,若无法学会区分他人的边界,做不到尊重他人意志,他的所能所会都可能成为伤害他人的武器。而当他受挫之后,不是转向回归母亲,就是毁灭性地剥削母亲来满足自己。


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母亲,也不会因此得到孩子的尊重。《爱心树》中的小男孩,只有在无处可去、无人可找、无家可归时,才会去找这棵老树,向树寻求帮助。在他顺遂、称心、快乐的时候,他则完全忘记树的存在。同样,如果将其解读成亲子关系,其相处模式是:孩子不快乐了才去找妈妈;孩子跟妈妈一起,妈妈才快乐。



这样不对等的关系,不仅毁掉了树,也毁掉了这个男孩。他本可以成为一个植树者、护林者、环保者、树冠生态研究者,甚至有可能在一棵树上写出整个宇宙的故事。他也可能自由地向外生长,探索无尽的可能,吃很多苦受很多累,但他不会将自己无法承担的重轭施加到树身上。这样不健康的关系摧毁了他爱的能力,他占据着索取的位置,对树予取予求杀伐决断。而为了保持这种控制权,他终己一生都未曾真正离开这棵树。当他一无所有之时,他所能做的决定,依然是回到树的身边。


如果将《爱心树》看成是母爱的故事,这样的亲子关系,需要我们的反思和批判。


反复赞颂这样的母爱,不仅是对母亲的禁锢,也是对孩子的摧毁。




童老师母亲节推荐书目


【给孩子】


《妈妈,买绿豆》


推荐理由:家常生活琐碎细节里散发出的烟火味,是妈妈带来的人间气。


《我讨厌妈妈》


推荐理由:即使在还分不清情绪和观点时,孩子一样可以都表达出来。柔韧的妈妈会学着区分其中的差别。


《和女儿谈恋爱》


推荐理由:在血缘上,妈妈给了孩子生命;在心灵里,孩子给了妈妈生命的联结。


《鬼妈妈》


推荐理由:每个人都有两个妈妈,现实版的妈妈会有唠叨、抱怨、心不在焉等各种问题,而鬼妈妈却近乎完美。你会选哪个?



【给成人】


《妈妈值多少钱》


推荐理由:从经济学角度重估无偿家务和育儿劳动的价值。


《其乐无穷的战斗》


推荐理由:哭着打完的亲子仗,可以笑着说出来。


《妈妈的心有多高》


推荐理由:带领你长大的人,自己也在成长。


《我还是想你,妈妈》


推荐理由:战争只会杀死生命,妈妈却能创造生命。

 


参考文献:

1、The roots of the gender pay gap lie in childhood

https://www.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2018/01/26/the-roots-of-the-gender-pay-gap-lie-in-childhood

2、好学校的作用被你高估了,8个家庭因素与考分高度相关

http://www.thepaper.cn/baidu.jsp?contid=1537083

3、轻易满足不懂珍惜 溺爱,孩子家长都受伤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8/1025/c14739-30361847.html



作者:童蓓蓓

C计划导师。曾任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师,教育专业杂志编辑,中学语文报副主编,杭州越读馆小学课程设计者。目前致力于将批判性思维和经典阅读、创意写作相结合。




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文中署名的插图、脑图亦为原创。转载文章或原创插图、脑图,请联系小C(Plan-C2016),或给后台留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