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计划
C计划

C计划是一家致力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机构。C计划的C,是指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Civic Education(公民教育)。推广思辨教育,重塑公共理性。

MeToo正在扩大化?对,还要来的更猛烈一些

作者:蓝方

资料整理:Kelly、Bunny

编辑:音十悦

#MeToo运动全面升级。

从7月20日,一则指控规则专家袁天鹏性侵的网文开始,已有多名公益领袖、公共知识分子、媒体人陷入性/骚扰、性侵犯的丑闻中。(具体背景和进展,请见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20977569/)

舆论也从最初的震惊,逐步走向分化。

#MeToo运动的支持者们赞扬发声者们的勇气,鼓励更多的受害人勇敢站出来,撕下某些名流大咖道貌岸然的伪装;

另一些人则担忧单方面指控沦为网络时代的大字报,缺乏程序正义的基本保障,舆论被操控,成为抹黑、泄愤的工具。

被指控者有的保持沉默,有的承认过错,还有的全力否认,并对当事人进行荡妇羞辱。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场运动的升级?#MeToo会矫枉过正吗?事态持续发展,将有哪些风险和争议?C计划和你一同梳理。

#MeToo运动的逻辑

#MeToo运动席卷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下的一个共同背景是:针对女性的骚扰、侵犯如此广泛,却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重视,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潜规则”。性/骚/扰、性/侵/犯的受害者普遍面临荡妇羞辱——也就是人们将侵犯的发生归咎于女性自身的不检点。当事人遭遇侵犯后,如果去揭发,不仅面临学业和职业发展受阻的风险,而且举证难、诉讼难,容易受到周围人和舆论的二次伤害。这让受害者在大多数时候都选择沉默,自我承受。

而#MeToo运动的基本模式,便是鼓励当事人站出来指控施害者,说出自己曾经遭遇的性/骚/扰、性/侵/犯。

“说出来”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1)慰藉

对受害者而言,遭遇性/骚扰、性侵是非常不堪的经历。很多人选择自我承担,无处诉说,陷入自责和抑郁之中。而“说出来”,本身也是对负面情绪的释放,让自己内心重归平静。

2)惩罚

#MeToo曝光的侵犯行为,一类涉及刑事犯罪或民事侵权。但当事人当时没有选择报案,或者没有妥善留存证据,导致侵犯者没有受到应有的法律处罚。

另一类行为,本身尚未触犯法律,例如轻微的性骚扰,还没有达到被法律和相关制度惩戒的程度。

通过曝光,让这两类没有受到法律处罚的侵犯者遭到舆论谴责,受到道义上的惩罚。

* 争议点:为何当初不报案?

对于涉及违法犯罪的侵权行为,很多人会质疑受害者当初为何不诉诸法律。

除了上文提到的大背景,本轮#MeToo中很多当事人的遭遇,也提供了直接的解释。

e.g.1 在对zhu军的指控中,当事人提到,在被zhu军猥亵后,她选择了报警。警方提取了走廊监控录像,在她的衣服、头发上提取了指纹,并抽血。但其编导课老师在确认她没有受到实质性伤害后,劝她不要报警,甚至警方也“规劝”她放弃指控。

e.g.2 在对章文的指控中,当事人本身就是律师,她之所以选择不报警,是因为找了一位警察朋友模拟强奸案的询问现场。对性侵细节的来回追问令她精神崩溃。考虑到熟人强奸案极低的立案率和定罪率,她选择放弃。

e.g.3 在对雷闯的指控中,当事人提到被雷闯性侵后,一时没有办法消化。“在当时的我看来,这全是我单独跟雷闯一起徒步的后果,我自己要为这件事负责任。雷闯是个好人,那肯定是我的问题,是因为我是个不好的女孩子,这种事情才会发生在我身上。”

这三个案例,非常典型的呈现了一个女孩被性侵后,诉诸法律的种种障碍——从自我认知、社会环境到司法环境。而#MeToo运动的非常重要的一大意义,就是让这些障碍被看见、被讨论,改变受害者的自我认知,避免社会环境和司法环境对当事人的二次伤害,从而鼓励更多的女孩(包括男孩)在受到侵犯后能够正确认识事件本身,而不是简单地自我归罪,最终能放心的诉诸法律而不用担心受到伤害,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利

3)预防与教育

● 曝光这些侵犯者,是对潜在受害者的预警:保护好自己,远离这些人;

● 当施害者看到自己的行为被曝光,也必然会有所收敛,不能、不敢再去侵犯其他人;

● 对这些行为的谴责,也明确向社会释放信号:公共和私人交往的行为边界是什么,哪些行为是不可忍受的,是一种骚扰和侵犯。受害者们再遇到类似的行为,可以确定的说“不”;所有人也应据此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得逾界。

“说出来”的风险

这种单方面的“爆料”,自然也有风险。#MeToo自诞生之日起便争议不断,例如忧其矫枉过正、制造冤假错案,认为其实质是民间法庭、搞舆论审判。

这些担忧会成为或者已经成为现实了吗?

1)捏造事实

在#MeToo的行动逻辑下,完全可能有人以曝光之名,虚构事实,诬陷当事人。

例如发生在私密场合的性侵犯,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有当事双方清楚。一方若凭空指控对方性侵,被指控方根本没有证据自证清白。即便事态不清、双方僵持,被指控者的名誉也将受到影响。毕竟,群众的本能反应还是——无风不起浪,为什么不说别人,就说你?

经常被引为案例的,便是丹麦电影《狩猎》。

电影中早熟的小女孩喜欢上幼儿园男老师卢卡斯,在“表白”失败后“捏造”了卢卡斯性侵谣言。卢卡斯遭到了全镇人的道德审判。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吗?

哥伦比亚政治学博士林垚在其文章《metoo会制造冤假错案吗?》一文中,提出这样的设想:假如现在reddit上(或者“百度贴吧”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匿名帖子、指控某某名人性侵,公共舆论会如何反应?是会不假思索地、不需要任何进一步证据地相信吗?

林垚认为,不管出于媒体的市场需求,还是出于涉事方面及利益相关方的利己考量,还是人们对真相(八卦)的热衷,人们会推敲细节、寻求旁证。不能形成“实锤”的匿名爆料,会淹没在碎片讯息的狂潮中;而帮助传播爆料信息的中介组织,则会出于对自身信誉的考虑,对爆料的可靠性有所判断。

这一假设,建立在对公共舆论“自净”功能的信任之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这样的匿名爆料最终未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它的出现和小范围的传播也会给被指控者带来切实的伤害。这种情况下,被指控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其实,法律为这种情况提供了制衡。被指控者可以诉诸法律,无论是自诉诽谤罪,还是起诉对方侵犯自己的名誉权。在法律实务中,散播言论的人需要证明自己的指控符合事实,有责任提供相应的证据。随意捏造、散播谣言,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换句话说,无论是在公共舆论场上还是在法庭上,匿名、凭空的指控,不具有可信度;被指控者也有路径维护自己的权利,得以为“冤假错案”平反

也因此,#MeToo运动中的指控者,往往需要以下策略,增强其指控的可信度

实名指控。即便不是实名,但提供了足够多的个人背景信息,足以让身边的人知道指控者是谁,或足以让媒体查证到指控者是谁。指控者用自己的名誉背书,以自己的事业、学业做担保;

多人指控。多名受害者同时指控,以应证侵犯者是惯犯,具有一定的行为模式;

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旁证。例如提供事发前后双方微信截屏;章文案中的当事人则保留了被侵犯时的内裤;事发前后走廊监控视频、事发前后有接触者的证言等等(例如章文案中,可以找到多个证人证明当事人处在醉酒状态被章文带走)。

这也是对诸多围观者的提醒。当我们看到一些吸引眼球的指控,并非当事人或目击证人爆料、缺乏具体细节和相应证据,不应轻易相信和转发。在此轮#MeToo的传播中,我看到大量以“听说”开头的截屏。即便一些“听说”的案例最后可能被做实,在看到“实锤”前,我们同样需要对传播、评论保持克制。

2)对事实的不同解读

#MeToo运动可能带来的第二种风险,是因为对事实解读的不同,导致一些人被扣上“强奸犯”“性侵者”“骚扰者”的帽子。

《傲骨之战》第二季第11集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罗恩(Ron)邀请了艾米莉(Emily)来家中看比赛,两人喝酒聊天,相处愉快,逐步开始亲热。但事实上,Emily认为两人发展过快,再三提出“暂停”的暗示,却未被Ron理解。Emily从Ron的一些表达中听出威胁的意味(尽管Ron认为自己本意并非如此),只好顺从他尽快完事。在Ron看来,这是一场完美的约会;而Emily却体验糟糕。她回家后在匿名的曝光网站上写下自己不愉快的经历,认为对方“强来”。这些评价被Ron的老板看到,遂将Ron解雇。

在代理的过程中,律师们意见分歧巨大。男律师们普遍认为这是场正常的约会,如果女方觉得不舒服,应该明确表达;而女律师们则对男权主导的约会文化感受颇深,认为女方的意愿完全没得到尊重。

这个故事并非完全生造。现实生活中,正有这样的案例。

美国喜剧演员阿兹·安萨里(Aziz Ansari)遭遇到一个化名为Grace的女孩的指控。他们在派对上认识,短信交流几次后开始约会。他们在晚餐后进入私密的房间,开始亲热。几分钟后,安萨里拿出安全套,但女方觉得没准备好。安萨里之后又有一些进一步的尝试,包括企图强行进入和亲吻,最后女方表示不适,安萨里帮她叫车离开。

Grace将这场不愉快的经历公开,安萨里因此有四个月没有公开演出。在他看来,这充其量是场失败的约会,一切都是双方自愿;但他在了解到Grace的不适后也向她道歉。

这一则指控在美国引起多方争议。有人认为#MeToo正在矫枉过正,安萨里最多错在“不懂读心术”;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是时候向糟糕的约会文化说不了——男性反复要求性行为时,只注意自己的欲望,而忽略女性的意愿。

但到底该如何确定女性的真实意愿?

一些场合下,当事人可能有明确的意思表示——言语上的拒绝,明确的肢体反抗。

而在另一些场合,无论是不对等的权力关系或某种社交文化、约会文化下,这种意愿的表达都会变得模糊甚至暧昧不清。

一方认为自己的意愿未被尊重,另一方认为你没有说“不”,一切都是你情我愿。

这种情况下如何判定?可以直接给男方扣上“性侵”“骚扰”的帽子吗?

事实上,这也正是#MeToo运动中,值得我们去更加细致讨论的部分:如何确定不同社交场合中的行为边界。这其实是对某些社会礼仪、规范的重塑。

哪些行为,必须获得对方的明确同意才可以进行;

哪些行为,一方有责任给出明确的拒绝信号;

又有哪些行为,无论对方有没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在某些场合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出现。

我们将据此教育我们的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重构相应的制度安排:

例如在进入亲密关系时,需要密切询问对方的感受,在得到确切的肯定答复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当自己感到不适时,必须明确表达自己的拒绝,学会说“不”;与异性合影(某些场合下也包括同性)时,未征得对方的同意,手应该虚放,不应直接接触对方身体;在存在明显的权力不对等的场合下,当权者必须回避任何性暗示与肢体接触……

#HowIWillChange

面对受害者的指控,被指控者无非三种不同的反应。

1)否认。认定对方诬告。正如上文所述,如果被指控者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完全可以诉诸法律,以维护自己的声誉;也可以在公共舆论场上进行自辩,证明对方诬告。而需要警惕的是,一些被指控者自辨的方式,是攻击对方的可信度,如章文试图用离婚、有多个男友、与有妇之夫交往等理由污名受害者。无论受害者有什么人身背景,只要违背当事人意愿,都将构成骚扰或侵犯。章文的策略是非常典型的荡妇羞辱,需要舆论明确的抵制与抨击。

2)沉默。对被指控者而言,保持沉默并不是一个糟糕的策略——热点更迭频率如此之高,公众记忆如此之短,保持沉默反而能悄然脱身。但当#MeToo的指控有足够的“实锤”,保持沉默,其实是放弃了自辩的机会,将承受不利后果。

3)承认。承认自己的过错,向受害人致歉,并承担相应的法律、道义责任。此前,公益人士雷闯、冯永锋基本持该态度(如何看待他俩的行为和表态?戳这里)

让被指控者认错、道歉、接受惩罚——这些是#MeToo的终极目的吗?

我们应该期望更多。

当#MeToo的标签在twitter上兴起时,其实有另一个标签与之呼应:#HowIWillChange(我将如何改变)。

这个标签由澳大利亚的男记者Benjamin Law创设,呼吁和鼓励男性们作出承诺,尊重女性,创造一个没有骚扰、侵犯的社会环境。

值得欣慰的是,在中国,已经有一部分男性行动起来。在这份男性版的“metoo”里,他们写到,支持性别平等,尊重每一个个体,反对一切物化他人特别是物化女性和任何其他的性别歧视行为;加强自律,管住肢体;纠正周围性别歧视和性别暴力的不良观念、不良人物和不良言行;教育身边的男孩和成年男性,将性别平等这一天赋人权播种进人心;理解、关心并支持遭遇性别暴力的同胞;在力所能及的范围,支持女性和性少数群体的经济赋权,让性别平等在经济、文化、科学、社会、法律等所有领域逐一实现。

(愿意参加联署的伙伴可戳文末阅读原文)

尽管这只是一份宣誓性的承诺,但通过所谓的揭发、曝光,让全社会更广泛的去讨论社交行为的边界,讨论对女性意愿的尊重,在此基础上形成共识,以规范自我行为,制定组织结构中的行为规范,最终重塑我们的性别文化——这正是#MeToo的意义所在。

最后,我还想多说两句的是,这几天的曝光密集聚焦于公益圈、公知圈、媒体圈。很多人为此担心,作为中国社会建设最重要的力量,频发的丑闻无疑将为这些领域的工作者们抹黑。甚至还有阴谋论开始流行,认为这是某种舆论操控,既转移舆论焦点,又打压公民社会中坚力量。

这一轮#MeToo从这几个圈子燃起,不过是因为这里的女性可能有着更强烈的性别意识,也有着别其他领域更便利的发声通道。性骚扰、性别暴力的存在,在各个圈子、领域普遍存在,往往与权力的滥用紧密相连。此时的揭发应该只是一个开始,这一场运动,应该蔓延到更远的地方。

参考文献

[1]http://forgetfulbc.blogspot.com/2018/01/metoo.html

[2]https://babe.net/2018/01/13/aziz-ansari-28355

[3]http://www.donews.com/news/detail/3/2984595.html

[4]https://www.vox.com/culture/2018/1/17/16897440/aziz-ansari-allegations-babe-me-too

[5]https://www.nytimes.com/2018/01/15/opinion/aziz-ansari-babe-sexual-harassment.html

[6]https://www.theatlantic.com/entertainment/archive/2018/01/the-humiliation-of-aziz-ansari/550541/

[7]https://www.theverge.com/2018/1/17/16893896/babe-aziz-ansari-sexual-misconduct-new-journalism-millennials-platform-reporting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