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计划
C计划

C计划是一家致力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机构。C计划的C,是指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Civic Education(公民教育)。推广思辨教育,重塑公共理性。

吴亦凡事件和“阿里门”后,我们需要怎么样的男孩教育?

我们应该教育孩子重视公正、平等、不伤害他人,不是因为这会给他们带来利益,而是因为它们原本就是对的,这是一个文明和良善的社会的共识,是我们每一个渺小的个体,能看到的希望之光。

一个多月前,王思聪事件后,我写了给家长们教女孩的五个建议(点击查看文章),提到“王思聪们”的特点是第一,按主流标准,掌握一定的权力、资源或财富;第二,会物化女性,具体体现在过于看重女性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以及忽略或否认女性的想法、感受或需要;第三,对自身道德要求低,甚至会违反法律。

当时有读者留言说,应该写如何教男孩。

还没来得及写,就出了吴亦凡事件和“阿里门”。他们也有前面三个相似点,只是更加极端。在这篇文章里,我姑且用“吴亦凡们”称呼有上述特点的男性。


/ 都美竹与吴亦凡,图源网络 /

当然,社会文化和各领域制度的问题是更根本的,下面要谈到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男孩才会有,教育男孩和女孩的原则从本质上也没有那么大的差异。但这些和对男孩儿的家庭教育本不矛盾。考虑到社会中目前爆出这类问题的确实是男性更多,我还是写了这篇“给家长们养男孩的三个建议”,给每一位父母共勉。


守法、道德与担责


道德与法制教育,应该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目标。一是因为道德相对主义盛行,很多人认为无所谓道德,认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是更重要的,而这种大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很大,更何况很多家长自己也没有建立起道德观;二是因为社会对男性的道德要求往往比对女性的要求更低,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主的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又没有面临合适的社会惩戒,就更容易成为“吴亦凡们”;三是因为网络社会更加复杂,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压力也给人们带来更多挑战,不道德的行为容易变得更隐蔽、更常见、更复杂,就像以正义之名的网络暴力,以爱之名的强迫和伤害。


自主的道德判断面临两个关键问题:

问题1:自己的言行有没有对别人造成伤害?具体来说,孩子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影响了谁?如何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其中的伤害,反思自己的标准?这除了基于常识,也要求孩子要有同理心。

问题2:如果对别人造成了伤害,但言行满足了自己的欲望或利益,该如何选择?到底是什么因素约束人的道德?“吴亦凡们”未必不知道自己的言行会严重伤害别人,但他们屈从于自己的占有欲和对性的欲望。那约束人的到底是什么?底线是法律。但如果看到有相似做法的人没有得到法律的制裁呢?其次是社会评价和惩戒,例如不道德的行为被舆论谴责,不道德的人在社交中被排斥。

但如果社会,或起码在小圈子中,人们对道德的期待并不高呢?剩下的就是良知和信念。尽量做道德的事,或起码把道德作为重要的决策因素,坚守法律的底线,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我们认为重视道德的人,是好的、善的,而不是愚蠢的、虚伪的,这是促成一个良善的、和谐的社会的必要因素。而要建立这种认知,就需要家庭教育从小的影响,想等孩子成年后自己去反思他的道德观念,那是很难的。

我觉得很多家长还没有充分重视道德教育。足够重视,意味着我们应该反思自身的道德观念,以身作则,应该寻找更好的道德教育的方法,应该利用各种机会把道德教育落在实处,并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你可以:

  • 经常和孩子讨论:这个言行影响、伤害了谁?讨论可以是关于孩子或家长自己的言行、关于社会新闻的报道,或关于书籍与影视作品中的情节。分析影响时,要考虑不同的主体,以及每个主体的物质和精神等不同方面。你可以通过提问,引发孩子思考得更全面,尤其关注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伤害,例如对弱者精神层面的伤害。这里的难点是,家长要有意识地经常发起这种讨论,把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讨论的素材,考虑孩子的具体年龄和理解力,和孩子平等地沟通,不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


  • 让孩子理解,不能因为对方有过错,而为自己的行为开脱。“我的言行看似不道德,但没什么问题,因为是对方有错在先。”这是很常见的观点,它其实属于一种思维谬误——我错你也错在性骚扰中,要求对方是完美受害者,就是基于这样错误的逻辑。我们该不该做一件事,应该取决于这个行为本身是不是对的、道德的,而不该取决于别人是否有错在先。别人先打了我,不能说明我就理所应当可以打回去;别人做了错事,不能说明我就可以在网络上攻击他;别人答应做我女朋友却很快反悔了,或是说了让我误解或感到受伤的话,不能说明我就可以违背她的意志,伤害或报复她。你可以教孩子识别思维谬误,引导孩子关注自身的言行,用更宽容的方式对待别人,用更理性的方式沟通和解决问题


  • 让孩子为行为承担责任。这可能包括道歉、补偿、解决自己造成的问题,以及避免类似的伤害再次发生。这也要求家长要坚持原则,孩子如果生气或哭闹,你可以接纳和安抚孩子的情绪,表示“爸爸妈妈理解你现在感觉很生气、很委屈,我们在这里陪着你,等你感觉好一些了我们再来讨论这件事”,但等情绪过去,你需要让孩子知道他们不可以逃避责任,而你会给他支持和帮助,你对他的爱也不会因此减少


  • 避免说教、训斥或惩罚,重视平等讨论和以身作则。说教、训斥和惩罚,或许能让孩子在表面上遵守道德,但这不是基于他们内心真正的认可,等成年后他们更可能不受道德约束,甚至采取报复性的、叛逆的行为。当家长自己能以身作则、获得孩子尊重的时候,往往更能促进孩子自律,内心真正认可“要尽最大的努力,不直接对别人造成伤害。”


  • 有意识地鼓励孩子阅读文学作品,这对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很有帮助,它常能让孩子跳出自己简单的生活场景,带入到作品中人物的场景下,去感受、想象和思考。


/ 联合国发起的致力于让更多男性参与的性别平等运动HeForShe /


性教育中的知情同意


越来越多家长开始意识到性教育很重要,但很多家长期望学校能提供性教育,避免家长自己开口的尴尬。学校中的性教育固然重要,家庭中的性教育却也必不可少,因为它能保障和自己孩子更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可以更个性化地回应孩子的疑问,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困惑。


好的性教育,不是告诉女孩儿学会说“不”和要反抗就可以了,而是应该让每个孩子作为个体,学会如何在关系中表达、沟通和协商,并与伴侣共同作出负责任的选择。


“吴亦凡们”眼中的女孩儿,其实是商品,处女是未被使用过的新商品,美女和幼女是稀缺的、更有价值和诱惑力的商品,这些女孩儿的意愿和感受并不重要女孩儿说“不”,他们理解为欲拒还迎女孩儿喝醉了,他们理解为可以为所欲为。即使有的女孩是自愿的,他们也不会站在女孩儿的角度去考虑,那些年幼的女孩儿是否有能力做出判断,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她们在不远的将来,会不会为当下的选择付出代价。


/ “吴亦凡们”的择偶标准类似,图源网络 /


我们给男孩的性教育,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应该包括了何谓安全的性行为、何谓尊重女性对性的观念和意愿、反思性的意义、如何看待拒绝、如何管理欲望,以及充分理解性行为的后果


你可以:

  • 给孩子普及性行为的知识,例如不安全性行为的定义和后果、常见的避孕方式、低龄性行为和怀孕对女孩儿的伤害,以及各国对性同意年龄的规定及其理由和后果(中国的法定年龄是14岁,和不满14岁的孩子发生性行为则触犯刑法)。


  • 给孩子介绍知情同意的概念:在自己想要采取亲密行为之前(包括但不限于性行为、拥抱、亲吻、爱抚、拉手等),主动询问对方的意愿,只有在获得肯定的同意之后,才能进一步采取行动,这也就是”only yes is yes”。而“no is no”则是更基础的、更低的标准,意思是如果对方用语言、行为或表情表示出不愿意,哪怕只有一点点迹象,也不应该主动采取行动


  • 和孩子讨论常见的需要警惕的情况:例如对方未满18岁,对方年龄比自己小很多,自己拥有更大的权力(是对方的长辈、领导或老师),对方处在醉酒或极度伤心的情绪下。让孩子了解在这些不同情况下,处在弱势一方的人可能面临的困境,例如她还不理解性行为的影响,她心中的恐惧可能让她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她接受的教育可能让她不懂得拒绝,醉酒或伤心影响了她的正常判断……你可以用社会新闻作为讨论的素材,引发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提问引发孩子反思。例如,“你觉得这个女孩儿没有强烈反抗,所以这个男领导的行为没问题,但这个女孩儿也没有积极地表示自己很愿意,有没有可能她害怕自己的领导,害怕丢掉工作,所以不敢说出心里话呢?”


重视平等与尊重


人和物品的重要区别,是人有感受、有需要、有思想。但多数人更理解自己,而很难换位思考,去理解和接纳别人。

男孩儿们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男权社会的大环境,容易让人对自己享受的特权不自知,从而难以真正平等地尊重女性。


首先,男女有生理差异同时社会对男女有很多区别对待,你应该和孩子讨论这两个方面,让孩子对现状有更全面和中肯的认知

很多男性会夸大生理差异,却对社会的区别对待视而不见,或不愿承认。例如女孩儿常会被教育要乖巧、听话、温顺、注意仪态,学习中常被认为不擅长理科和逻辑,工作中常会遭遇招聘中的歧视、获得比男性更低的工资和更少的晋升机会,恋爱中常被认为越年轻、越温顺、越没有才华或思想、越漂亮才越有价值,生活中常被认为必须以家庭为重,并承担主要的家务和育儿责任。而社会对男性常常没有类似的要求和评判

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小学时应该让孩子意识到对男女性格和学习中常见的区别对待,中学时则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了解成年人面临的更广泛的区别对待。

/ NBC /

其次,哪些区别对待是合理的?哪些不合理?应该和孩子讨论这些问题,让孩子能警惕那些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现实。不合理的区别对待,就是双重标准,一个关键的判断标准是:这种区别对待到底是因为男女的生理差异?还是因为社会文化的影响?区别对待的内容,和生理差异真的相关吗?


你可以和孩子讨论很多具体的现象:

例如应该允许女孩儿月经期不上体育课吗?女孩儿每个月要来月经,可能痛经,是否能上体育课,就和生理差异有关。

又例如,科学领域的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少招收女孩儿吗?很多人觉得女孩儿不擅长科学,从目前脑科学的研究来看,其实找不到生理上与此有关的证据,相关研究发现,同一个性别中个体的差异,远远大于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我们能找到很多擅长科学的女性,和不擅长科学的男性。反而是很多研究发现,由于女孩儿常常被告知她们比男孩儿更不擅长学科学,有更多女孩儿在小学阶段就会接受这种观念,不愿意在科学方面投入和接受挑战。这时差异就不是因为生理差异,而更多是由社会和文化塑造的


再次,基于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基于对不公正的区别对待的判断,和孩子讨论:哪些是他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例如,应该看到关心他人、聪明、努力等都是很有价值的品质,而不应该只认可外貌漂亮的女孩儿;不该嘲笑胖的女孩儿太丑;不该对女孩儿说,“女孩儿应该学文科,不是理科”,如果看到别人这么说,应该提出自己的反驳……


/ UN Women /

你可以:

  • 虚拟一些案例或场景,或者围绕新闻(例如可以和中学生讨论吴亦凡和“阿里门”)或孩子身边发生的故事,和孩子讨论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男女到底有哪些区别?(哪些是生理上的?哪些是社会对男女的区别对待?)社会对男女的区别对待,有哪些是不合理的?作为男孩儿,应该和不该做什么?


  • 教育孩子用更多元的价值去评价女性或女孩儿,正如我们也该用多元的价值评价男性或男孩儿。


  • 教育孩子在面对性别不平等的问题时,不做帮凶或旁观者,为女孩儿发声,给女孩儿安慰,正如我们应该关心和安慰每一个遭受了不公的人。


每个父母很可能都不希望孩子像吴亦凡这样涉嫌触犯法律,但很多父母可能觉得儿子享受了男权社会的好处,是占了便宜的事。如果社会都没有惩戒男性与男孩儿,为什么我们要教育男孩儿追求男女平等和对女性的尊重?


这是个不易回答的问题。如果公正、平等、不伤害他人,这些对你都不重要,或许我很难说服你。好像我只能说,或许你的儿子以后也会生女孩儿,我们每个人都没法在一个不公正的社会中独善其身。但我还是只想说,我们应该教育孩子重视公正、平等、不伤害他人,不是因为这会给他们带来利益,而是因为它们原本就是对的,这是一个文明和良善的社会的共识,是我们每一个渺小的个体,能看到的希望之光




作者:郭兆凡

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任职高盛集团,后从事地震重建工作和教育创新研究。


▷ 编辑:鱼香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